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鹏飞 《考试周刊》2009,(31):203-204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制度诞生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我国国家政权刚刚建立,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就是教育的首要任务。1952年教育部规定,在高校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61年和1965年,教育部相继颁发文件规定: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学生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196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辅导员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对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职责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已经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步人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辅导员制度受到了重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被遣散,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取消。文化大革命后,各大高校整顿教育秩序,辅导员制度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准 《吉林教育》2008,(16):13-1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的建设目标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实现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必须对辅导员的历史发展轨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笔者根据对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察将辅导员制度历史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2年-1966年,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制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素质教育,密切高校党团组织和青年学生关系,有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与孕育、确立与初创、停滞与混沌、恢复与反思、探索与加强以及完善与成熟这六个阶段。事实证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新形势下,仍应坚持且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国60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沿革进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初创、初步形成、停滞、恢复、加强以及科学发展这七个阶段,历经半个多世纪,走过了非同寻常的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梳理其沿革进程,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对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初创、初步形成、停滞、恢复、加强以及科学发展这七个阶段,历经半个多世纪,走过了非同寻常的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梳理其沿革进程,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对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经历了萌芽、初创、确立、低潮、恢复、发展和专业化、职业化七个发展阶段.在我国高校中逐渐探索出一种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纵观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历程,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培养要求始终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原动力与落脚石.辅导员队伍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专门化向职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职能化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综合反映了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78年到1989年的前职业化时期;1989年到2000年的职业化准备期;2000年至今并正在持续的职业化时期。30年来辅导员制度的主要经验有:对辅导员身份的明确界定为辅导员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专职化建设的起步为辅导员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高校在辅导员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科研以及辅导员相关制度的试点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主要不足在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速度较慢,辅导员职业化水平较低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综合反映了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78年到1989年的前职业化时期;1989年到2000年的职业化准备期;2000年至今并正在持续的职业化时期。30年来辅导员制度的主要经验有:对辅导员身份的明确界定为辅导员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专职化建设的起步为辅导员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高校在辅导员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科研以及辅导员相关制度的试点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主要不足在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速度较慢,辅导员职业化水平较低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制度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引导高校意识形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以三个变迁逻辑,经历了萌芽和探索、继承和发展、完善和创新三个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应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在继承根据地办的抗日军政大学中设立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借鉴前苏联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其产生和确立大致经历了萌芽、确立、低潮和发展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