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读者对新闻信息的传递方式与传递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我国新闻报刊业龙头的各级党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形势下,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抓住机遇,拓宽思路.改革版面,是党报办报者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新闻摄影以其突出的形象性优势,成为党报克服办报困难,办活办好报纸的一个有效举措,加强党报新闻摄影工作也因此成为一种共同的呼声。因此,在新的形势面前,改革办报思路与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党报必须解决报纸如何面对读者的问题。现代社…  相似文献   

2.
1942年整风运动中,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革,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新闻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改革对党报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创造性地提出"全党办报"的办报思想和方针,成功践行了"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理念,期间所形成的新闻传播体制、新闻文本风格,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饮水思源,温故知新,以期烛照当下,为党报新闻改革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报新闻改革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讨的话题。尤其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党报受到了都市报、晚报等生活类报纸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为了保持主流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吸引读者和广告,各地党报的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一些党报仍然在传统的运行机制下固守着传统的办报模式,“眼睛向上”,  相似文献   

4.
党报是具有最鲜明的指导性、政策性的新闻载体,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监督作用和服务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党报从领导体制、办报模式、编采范围、发行渠道以及经费筹措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规划和推进党报工作的改革,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突出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武器,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努力做到如下五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祝贺创办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办报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为我们今天从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肩负舆论引导工作的报纸必须“讲政治”。因此,办报“讲政治”,是摆在广大新闻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须臾不可忘却和松懈的头等大事。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讲政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党报,面对迅速变化的媒介生态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很多党报仍然面临着发行下滑、读者减少、经营亏损等困难。很多业内人士开始不断追问: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导致党报的影响力不断下降,陷入边缘化的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平衡点在哪里?主流新闻怎样能够贴近读者?党报的运行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知难而上,在1995年、l999年和2002年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改版,创新办报理念和管理机制,对上述命题做出了出色的回答:压缩“一厂一店一村一校”的微观工作经验报道;倡导精选新闻信息,改革版面编排,锁定主流读者;明确提出内容结构上要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并在体制上予以保障,从而有效提升了党报在报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党报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主力部队,即专职新闻队伍,一支是地方军,即业余新闻队伍。所谓业余新闻队伍,就是党报的通讯员。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中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党报就是人民的报纸,并且依靠全党、依靠人民办报,这就使我们党的新闻事业有可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离开这条道路,以为只有象个体经营或同人经营那样办报才算‘民主’那就很不恰当了。”所谓“依靠全党、依靠人民办报”的问题,在当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报改革呼声日高,探索实践不断。去年迎接十六大、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的党报新闻创新实践和今年“两会”召开以来的新闻改革举措,使党报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受到很大鼓舞。党报改革是一个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形成党报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 党报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在应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以不断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闻传媒日趋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应当以怎样的对策求生存、求发展,在新的世纪再创新的辉煌?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抓好。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实转变党报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层的办报观念,这是新世纪振兴党报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0.
新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通讯员有较强的报道意识,为新闻单位采写高质量的报道和不断地提供新闻线索,而且还要求通讯员具有情况意识、评报意识、发行意识、监督意识。情况意识——是通讯员的首要意识我们的党报,既是党委机关报,又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报纸。党报的办报方针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党报的通讯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办好办活党报的依靠力量。因此,反映情况,反映社会动态和群众心态,是党报通讯员的首要意识,也是其光荣的责任和义务。许多老通讯员认为,稿件能见  相似文献   

11.
张明 《新闻前哨》2001,(10):44-45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报的群众工作,194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至今都是各级党报的指导思想。党报的群众工作在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和工作任务,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群众工作如何为办好党报发挥作用,这是一个亟待作出回答的问题。 党报的群众工作是办好党报的一项基础性的重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党报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准确及时地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各级党报逐渐走向市场,参与媒介市场竞争。作为市场主体,党报必须按市场的要求运作;而作为新闻媒介的党报,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因此.在党报新闻改革中,应该统筹兼顾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不可顾此失彼。一、在党报新闻改革中运用市场规律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对党报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制约作用。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后。亲历了这种深刻变化的党报.切实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在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而且也必将引起上层建筑包括新闻传媒的深刻变革。但是,有的同志认为,党报是党的喉舌,是舆论工具,不能把党报推向市场。身处市场经济大包围中的党报究竟怎么办?这成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党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发行有公款摊派订阅,职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张基层党报,在办报运行机制上是实行编采合一,还是实行编采分开?承德日报的实践表明,在目前办报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读者需要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情况下,实行编采分开机制,更加符合新闻规律,也更加符合新形势的要求。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报办报的客观环境有了新变化。一方面,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报的报道应当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以娱乐性和刊发社会新闻为主的早报、晚报、都市报及互联网等新的媒体迅猛发展,对党报市场形成了冲击。新的变化,新的挑战,要求党报必须作出反应,在保持党报…  相似文献   

15.
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这是哈尔滨日报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党报工作进行的探索。 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是党的传统,其核心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当前,我们强调政治家办报,就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国家法律和政策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引导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一、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强化党性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哈尔滨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新晚报、城乡时报是哈尔滨市委领导下的两张党报。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自觉地服从于党的根本利益,必须旗帜鲜明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决不能以资产阶级的新闻观来指导我们的新闻工作,更不允许自做主张,各行其是。自觉地服从、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应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同样的办报救国治国理念,不一样的新闻传播理念与从业实践:一个高举商业化、大众化旗帜,极尽负面揭丑、煽情之能事;一个恪守新闻党性原则,视典型报道、正面报道为毕生追求。这是中国媒介巨擘穆青与美国报刊骄子普利策分别在各自国家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后半叶所演出的新闻活剧主调。探赜索隐,不同的社会体制与历史文化传统使然。本文通过"大众报纸与勿忘人民"、"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媒介经营管理和党报体制下的新闻事业管理""、负面揭丑与正面宣传"五个方面等对穆青与普利策的办报理念与实践等诸多异同进行较为详尽地梳理,以期对当下中国新闻业的改革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党报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传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加突出,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考验更加严峻。在新的形势下,党报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始于去年8月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党报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现实路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推进"走转改"过程中,既受益良多,又感触颇深。"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为党报办报理念注入了新内涵"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当今时代,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但党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问题”。改进发展党报新闻评论,在于坚持“三贴近”,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评论服务”。为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强度,增加活性。党报新闻评论是有位的。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这成为了办报的规则和指南。但是,多年来,这一规则在党报实践中打了折扣。而时下,又分明要求把这一规则坚决贯彻到位。有位应当有为,有为方能有位,这大抵就是新的传媒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的现实处境与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市党报竞争之中创特色熊庆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党报尤其是地市州盟级党报会经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出路何在?创造鲜明的特色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之一。重复建设的企业,重复生产的“大路货”,产品必定无市场,企业也会倒闭。办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其中三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并就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它的作用、功能以及对办报人员的要求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新闻思想(主要是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它对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有着巨大的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新闻工作也同样有了空前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新闻实践的改革、创新,新闻理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探索,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今后的实践。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需要对毛泽东新闻思想作出科学的历史的评价,对他的一系列论述进行具体分析:哪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