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学军 《教师》2010,(30):118-11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工作职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尊重学生,微笑面对学生;平等地、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孩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爱充满孩子们的心田,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刘学军 《中学教育》2004,(12):12-13
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素质就越高,规则意识强弱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规则给我们创造了幸福,是一种可以被自己和他人共享的幸福,因此,尊重规则就是尊重自我享受幸福的权利。让规则意识引领孩子走近文明,就是引领孩子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教育生涯中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起因是班上一位同学因为科任老师拖课而引发的争执。我教育这位学生时,被动地阅读了《上帝为谁流泪》一文,从而生发出很多感触: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解读儿童语言的"密码"。在教育学生时,时刻记住——先让孩子学会做人。孩子的学习态度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尊重是双方的,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别再让上帝为人类的不会思考而哭泣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争取教出更多会思考的学生,别让上帝为我们的孩子而流泪了。  相似文献   

6.
爱是无私的给予,是心的接受与付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心,学会爱孩子、尊重孩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作者深深地体会到用"心"爱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把孩子装在心里,像妈妈一样爱护、关心、照顾他们,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待每个孩子都公平、公正,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真心,相信他们会用最灿烂的笑容、最无邪的童心爱我们。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觉创造生命的本体,用真情实感去爱学生,让孩子体会到被爱和尊重,自觉产生自主性学习要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育路上,践行尊重的教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宽容学生不成熟的错误言行;平等对待学差异生;留给学生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真正把尊重落实到"孩子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班主任的教育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班集体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作为班主任,在心理上要接受一切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9.
巧用竞赛组织课堂,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让课堂变得活跃有激情;尊重、关注每个孩子,用爱和信任去对待和感化孩子,让课堂充满人情味。  相似文献   

10.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要努力  相似文献   

11.
朱素清 《考试周刊》2012,(85):84-84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正确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对待后进生,要以启发和鼓励为主;对待优秀学生,要引导他们戒骄戒躁.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浩瀚无崖.应保持一颗积极探索的求知心去拼搏,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2.
今年又将是一个特殊的春节,疫情当前,春节期间必须要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人员居家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契机。笔者倡议“一陪一玩一悟”,让学生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一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今年的春节,要居家减少流动,这给了家长较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陪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讲讲过去的这一学期或一年里感觉最有趣的事,聊聊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讲外面的世界,以及在外打工的辛苦,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家庭在外吃苦,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课堂又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学习是一种享受,我们该还孩子一个享受的科学课堂。享受科学课堂,意味着自由,它总是引导感情自觉地投入,鼓励心灵自由地飞翔;享受科学课堂,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享受科学课堂,意味着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4.
尊重式管理既在于学校的管理者尊重教师,也在于教师尊重学生。“馈人玫瑰,手有余香”,尊重给了他,也等于给了自己。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去接纳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1.尊重生命,关怀孩子,愉快学习,幸福生活。美国教育家克洛威尔认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站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和新的常态上,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思维去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待一个个渴望自由和快乐的孩子,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在校园里,享受人生花季雨季的真意。在这个前提之下,立德树人,促进发展,让他们学会求  相似文献   

16.
送一份赏识给孩子,放大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送一份尊重给孩子,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送一份爱心给孩子,以心灵曼挟心灵。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给孩子足够的"重要感".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孩子就会发奋图强,朝气蓬勃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张翠芬 《成才之路》2010,(1):I0008-I0008
对待学生,要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教师要巧设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20.
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没有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教师应学会欣赏、尊重、宽容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