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技法阐释】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是"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试题再次选中了书信体,五个备选"任务"中竟有三个直接锁定为书信体:任务(2)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任务(3)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任务(5)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  相似文献   

2.
正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京高考结束后,语文没有出现满分作文,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较少,36分以下的三类作文数量增多。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先生直言,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情况非改变不可。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确实存在作文教学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为了高考得到高分,在套路上下功夫,于是出现了病态的"高考体"作文,致使千篇一律充斥考场,有个性的作文越来越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书信体作文的选材十分广泛,通常你会想到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写一封信,本期"作文大考场"中《你会原谅我吗》等就是这一类优秀作文。当然,你也不妨将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一些,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们也一样可以成为写信的对象,《我们共同的心声》《给印度小朋友的一封信》等作文就别开生面,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高分作文。无论你的选材如何,需要记住的是:写好书信体作文,关键是要情真意切,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4.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制的新材料作文,是追求开放与限制有机结合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较之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文本"意识更强烈,更强调读写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安文军 《教师》2010,(16):65-65
书信体作文具有传统作文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书信体作文模式,并在运用这种作文模式的过程中,遵循学生为主的命题原则、尊重学生的保密原则、形式多样的批改原则、解决问题的实践原则、形成习惯的过渡原则,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6.
王坚 《语文学习》2020,(4):57-60
书信体是高考写作大家庭中的常客,每隔几年,便会在全国或各省高考卷中露一下脸,近5年来,就已出现两次,分别是2015年的全国I巻——给小陈、老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2018年的全国I巻——写给2035年后的自己。因此,书信体写作一直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在考场上频繁选择的文体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仍可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更符合素质教育精神,它扩大了开放性,增大了自由度,便于考生发挥才华,展示个性。但2003年已经有了小变,估计2004年会把这种小变坚持下去,而且使其更为合理、成熟。二、避开热点问题和道德题材避开热点是为了防止猜题;避开道德题材是为了防止因限制学生思维而迫使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甚至宿构抄袭。三、倾向于议论和思辨打开高考优秀作文就可以发现,在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散文和记叙文占绝大部分,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尤受青睐。但学生今后从事文学工作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更多的是运用议论的知…  相似文献   

8.
<正>高考虽然已经落幕,但是高考作文仍被大家津津乐道。杭州二中学生李豪逸,因被提前录取,没有参加高考,但看到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后(见刊中各省高考作文题),他有感而发,随性练笔,写下了一篇名为《书生》的作文,顿时走红网络,被誉为"高考满分作文"。还记得2014年那篇在网上盛传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门和路》吗?其实,这  相似文献   

9.
书信体作文具有传统作文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书信体作文模式,并在运用这种作文模式的过程中,遵循学生为主的命题原则、尊重学生的保密原则、形式多样的批改原则、解决问题的实践原则、形成习惯的过渡原则,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更为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以"三大文化"为载体的价值导向。在这一价值导向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优化提示性材料、写作指令与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表达。面向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应进一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价值引领功能;同时应创设更为复杂的文化情境与更为真实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1.
循规蹈矩     
文体分类 师:作文常见的文体有哪些? 生:记叙文(写人为主、叙事为主)、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有时还可以写戏剧、小说. 生:还有实用文体,如启事、书信体、病历书、报告、寓言故事等等,例如高考优秀例文《"吴诚信"病情报告书》《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等.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11)
2007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又有一批考生因作文偏离题意而成为心中永远的伤痛。作文审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考生。笔者曾针对材料作文总结出了一套"六步审题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好,在此不揣冒昧,原呈现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正>一、命题意图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两套试题的作文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因此,许多学校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评分的"趋中率"问题更为突出,与命题技术存在关联性,命题的能力指向发生一定偏离,考查意义偏离正确方向.基于此,有必要实现作文命题技术的三个"回归",即回归材料作文题的命题原点,回归写作能力的认知原点,回归高考考查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全国高考共命制了17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16道。17道文题可谓既"统一着装",又"仪态万方"。为帮助广大考生探究命题规律,备战来年高考,现对17道文题作如下三维透视:一、题型:主打新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17道文题中,有16道采用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1年高考的9道/17道的比例相比,今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的权重已不仅仅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2010,(16):36-41
2010年的高考结束了,高考作文自然又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也因首次出现了关系型作文,而更受到社会的关注。现特编发一组北京籍考生的作文,以便大家交流,并了解同学们高考时的创作思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时评类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最为规丽的风景线.2008年江西省高考评论"洞庭湖鼠灾"的作文、2009年江西省高考评论"兽首拍卖"的作文、辽宁省评论"明星代言"的作文都是这类作文的典型,2008年全国卷"汶川地震"材料作文其实也可算作时评文.它向我们传达出了一种信号:2010年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时评体将成为高考作文一种新方向,也应该成为我们平常作文重点训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体创新是使作文获得青睐的途径之一。新颖活泼的文体无疑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为取得高分打下基础。中考中常见的创新文体有以下几种。一、书信体书信能让人备感亲切。使用书信体作为应试文体,往往能给阅卷老师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同时,因为书信有一个假定的阅读对象,所以更便于写作者抒发感情,写起来也更容易。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作文教学应当是"鱼与熊掌"兼得,高三学年的作文教学还承担着直面高考语文卷挑战的现实任务。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作文教学,在高三这一年紧紧抓住"倡导个性色彩""重视读写沟通""突出‘细部’剖析"这三个着力点,以促进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眼睛盯上了高考满分作文. 我也是. 高考过后,我总习惯性地驻足书摊浏览大大小小的晚报,看有没有披露来自阅卷场的"满分作文":高考阅卷一结束.我总习惯性地翻阅书摊上大本小本的<××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年高考满分作文特辑>、<××年高考阅卷标杆作文>之类的图书.以便为备战下一年高考的学生支招:新高三的第一堂作文课,我也总习惯性地拿出几篇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读给学生听,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