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动物词汇除了具有字面意义代表动物本身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异同,来探讨英汉动物词汇的翻译,认为动物词汇的翻译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徐海霞 《考试周刊》2012,(69):89-90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动物词汇,然而由于各国气候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不同文化的动物所代表的具体寓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翻译相关动物词汇时,必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拟从汉英文化中动物的寓意入手,分析汉英动物词汇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该文首先分析了动物词汇谚语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动物词汇谚语翻译中的词汇冲突现象,最后论述了四种动物词汇谚语的翻译方法,以期能够对动物词汇谚语的互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翻译的基本理论出发,以词典中动物词汇为例,展示了各种翻译策略在词典翻译中的运用。从语言和文化两者关系的角度,提醒译者在处理有文化差异的动物词汇时,要以用户为中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为用户提供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5.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重要反映。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汉英对应动物词汇的概念和联想意义的异同,总结了动物词汇的五个特征。并以习语为例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处理这五种动物词汇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南玉祥 《成才之路》2009,(21):60-61
英汉动物词汇翻译存在着对应与非对应现象,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具体阐述英汉动物词汇翻译的非对应现象.目的是让读者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应更多地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背景.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的动物词汇蕴含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反映出各自民族特定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特征。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动物词汇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内涵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掌握其文化内涵,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处理。  相似文献   

8.
动物词汇除了具有字面意义代表动物本身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独特的历史传统、地域环境、审美心理和语言发音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动物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翻译又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交往行为,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雪晶 《海外英语》2012,(8):166-167,176
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作为中国的代表文化,十二生肖的翻译不仅仅要考虑动物词汇自身的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传达出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文章通过语义上和文化上,初步探讨十二生肖在英语中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有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不同: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似或相同。根据以上不同的对应关系及相关翻译原则,在翻译含有动物词汇的英汉短语时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形象替换法及意译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都含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但由于两个民族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它们的词义、文化内涵及应用都有相同或不同之处,这给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带来很多不便。本文主要归纳了一些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并给出了一些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而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的情况。因此,英、汉语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异同,以便正确传译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吴熙 《考试周刊》2009,(32):34-3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动物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不同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不同的含义及联想。文章以汉语“四灵”文化为例.对英汉动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旨在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语义内涵的影响.以提高译者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汇,其隐喻涵义也相当丰富。本文通过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的异同对比分析,从动物隐喻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带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动物名商标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英、汉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汇产生不同的联想,同一动物词汇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因此,英、汉语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异同,以便正确传译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大自然界中,动物是人类长期依存的伙伴。人类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动物词语。由于各民族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中的动物词语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以英汉动物词汇为例,从对应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同、对应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异、不同动物词语对应相同的文化内涵义以及对应词汇只在一语中有文化内涵这四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是准备把握翻译的关键。文章在对照和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四种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解释法和替代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带有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但由于两大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习俗,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经过历史积淀而成的这些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上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仍存在很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有关动物词汇时,就需要我们了解相应的文化内涵并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静希 《海外英语》2014,(9):145-14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的背后蕴涵着独有的文化内涵。动物词汇也不例外。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各自的拼写形式,而在语言背后则是文化内涵的差异。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龙、凤、蛇为例子,探讨同一种动物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翻译的同时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在彼德·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具体的翻译方法,辅以例子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反映文化,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其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以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汇、植物词汇、颜色词汇为例浅析其联想意义的差异,并简要探析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商业品牌和文学作品翻译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