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控制,即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制约性的社会行为。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主要指拥有优势文化地位的教师对暂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学生所施加的一种制约性课堂行为。教师通常被奉为社会代表者,这预示着教师文化地位上的优势,也宣告学校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实。“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控制之下,……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1]学校对学生施加的这种“可控性”影响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于是有学者说“控制乃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2]规范,是对人的行为在范围、方向…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质量控制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制约性的社会行为,存在于知识的获取、传送、交换、加工、储存和输出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控制是拥有优势教育信息的教师对暂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学生所施加的一种制约性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社会身分与文化知识的“极差”(教师是成人与文化高位者,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文化低位者)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地位“极差”(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学生是社会学习者),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社会化过程必然要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自教师的课堂角色。而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正式权威,其社会角色的一个主要范畴便是课堂角色。  相似文献   

4.
曾勇  黄芳 《四川教育》2001,(3):20-21
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是指学校德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始终认为:学生应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中应居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学校课堂中,绝大部分的交往都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而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又存在于正式的教学过程之中。为此,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对于研究整个课堂中的社会交往,就具有重要的价值。师生之间的交往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的交往行为是其代表社会对学生实行控制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主要手段,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方面,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占有极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参考》2014,(20):F0004-F0004
正嘉善县干窑中学创建于1960年9月,原名嘉兴市第十七中学,1961年9月更为现名。在悠久绵长的窑文化孕育下,学校秉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发扬"朝‘干'夕惕,扶‘窑'直上"的学校精神,践行"立德、弘志、求真、广识"的校训。搭设四大平台。即"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改革平台,形成互动合作的课堂文化;"实践、体验、反思"式教师成长平台,形成敬业善教的团队文化;"实践、体验、感悟"式学生德育平台。形成勤奋进取的行为文化;"实践、体验、创新"式综合  相似文献   

7.
一所学校的学生没有特长,教师没有个性,学校没有特色,这是教育的悲哀.有特色,有风格,才有风采,才有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打造学校特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宁都县第三小学坐落于宁都县梅江镇瑶江村,东临梅江河,西眺翠微峰。校园占地面积23.9亩,建筑面积6461平方米,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品牌特色突显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宁都三小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打造‘情智教育'流派,构建‘生态课堂'模式"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做亮"生态课堂、开放课程、雅行德育、情智文化"四张名片,以"情智和谐"为主线,不断落实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健全教育。  相似文献   

9.
曾勇  黄芳 《四川教育》2001,(2):20-21
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和教育”;客体是指学校德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始终认为:学生应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中应居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在这个促进过程中 ,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中 ,由于教师的社会要求的代表者、文化的传承者、成人这三重身份 ,因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 ,教师多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 ,并对学生进行控制。教师的控制方式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恰当地运用控制方式 ?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一、显形控制方式与隐形控制方式自从社会赋予教师这个角色 ,他就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责任 ,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使学生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实际是…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作为特有的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利用自身文化与环境优势,实现对教师、学生的最优化教育.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校园文化工作的论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与学校文化离不开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认为"以人为本"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理解和实践新课标过程中出现大面积‘走偏'的现象.比如讲<祝福>,有的教师要求学生组成‘侦探小组',分头搜寻加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课堂上热热闹闹,但用于学生感悟语言、感受文章底蕴的有效时间不多.在教师的‘启发'下(无非是告诉学生要拓宽思路,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指出<背影>中的父亲攀越站台是违反了交通规则……我认为,语文无论怎样改革,也不应脱离文本,而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语文是训练学生吸收、加工、输出语言的根本.不能把‘语文'讲成‘非语文'."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精神所聚,而课堂文化是学校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文化自觉为引领,涵养"教师文化",凝炼"学生文化",打造"课堂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的自觉,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它源于对文化、对人的理解;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它源于对课标、对教材、对人才观的理解;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它源于对学习目的、对价值观、对未来发展的理解. 回望课堂,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教师充分利用课上每分每秒进行知识的讲解、学法的指导与应试训练,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很疲惫.这样的课堂,知识的气味过于浓重,文化的气息却踪迹全无,文化自觉也就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们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我们更要追寻教师那种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崔老师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真实才是课堂的生命.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从自主探究中感受真实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教师无疑应认真地做好教学预设,以保证课堂运作的有效进行.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教得流畅,而很少会思考学生怎样才能学得主动.真实的课堂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媒体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 ,大众传媒已成为超过家庭和学校的又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和社会化的手段 ,对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教师权威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传媒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使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的制度权威受到挑战。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被社会赋予了强制性的高权威地位 ,社会将需要接受教育的学生交给教师 ,赋予他们对学生施加符合社会要求影响的重任 ,并给予法律的保障。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必须将社会主流文化向学生传播 ,以保证学生的信念、价值观、观念及行为方式等符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学校的扩招,使其在教学和管理上压力很大,面临的新问题较多.有些教师在谈论学生时,往往把一部分在某些方面行为比较落后的学生称为"差生".这其中有的学生是学习成绩差;有的是调皮不听话;有的是违法违纪受过处分……因此,被说成‘差生'的学生,其‘质'的差异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学历史课堂如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笔者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和主阵地,探索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历史课堂"分组活动"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正高职院校课堂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趋向和良好情感品质的场所。一位优秀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课堂管理者,而管理课堂必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情感体验,必须合理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才能更加机智地去施加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有效管理课堂的目的。一"课堂管理"及"情感动力"的界定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的适宜行为的各种措施,包括教师试图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几种社会因素对教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之一,又是课堂文化的主体之一,既受制于社会因素,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探讨社会文化传统,职业社会地位,职业控制方式等社会因素对教师文化包括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及行为方式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教师群体的存在状态及教师文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