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是由两上意义相对相反或相关相类的词素组成。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另一个词素的意义在偏义复合词中不直接表现出来,只作为一种陪衬,偏义复词见于典籍不晚于周代,根据古汉语偏义复词的要领可以把偏义复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偏义复词能够表示一种经委婉的语气,还可以使语句对仗、音节和谐,已有不少偏义复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之中,被广泛地使用着。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指的是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的双音节复合词.换言之,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中的某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凑足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4.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双音词中,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另一个词素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类词语在古汉语中叫偏义复词,这种修辞方式叫复合偏义。例如:  相似文献   

5.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往往是用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组合成词,在句中使用时只采用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作为陪衬存在,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使用非常频繁。通过对"利害"单个词语的出现、作为偏义复词的形成以及词义的演变和最终现代词义定型的整体过程进行梳理,能够理清该词语义演变过程中各类语义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从而填补单个偏义复词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7.
1.“存亡”、“异同”都是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个词素有意义。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相似文献   

8.
所谓“偏义复词”指的是这样一种复合词:从形式上看两个词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是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对于准确理解古文文意,研究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以及深刻认识现代汉语的偏  相似文献   

9.
有些古汉语著作提到一种“偏义复词”。各书给这种词下的定义大同小异,较典型的说法是“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第79页) 复词而“  相似文献   

10.
谢薇薇 《文教资料》2010,(25):32-34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偏义复词是古代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对其性质要正确认识.在分类上,偏义复词可以按其组合的词素意义来分,也可按词素的词性来分.对偏义复词的辨识,可考虑:事物的情理和语法关系,联系上下文,着眼于逻辑关系,对句式作分析.在语言交际中,偏义复词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荣勋 《现代语文》2006,(12):15-16
一、引言 在探讨偏义复词为什么也是一种积极修辞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偏义复词.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偏义复词。理解和掌握这种复词,对于正确领会词义和讲清句子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偏义复词形式上由两个单音节的近义或反义的词作为词素组合而成,实际上却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只具备一个意义。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一词,词义偏在“异”而不在“同”。此句意为:“奖励善与处罚恶不应因人而异、有所不同。”“昼夜勤作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似文献   

14.
古今汉语中有一类复合词,它由两个意义上相关或相反的单音词作为词素并列组合而成,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只由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表示这个复合词的词义,另一个词素只是在形式上起着构成复合词的陪衬作用。我们把这类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作  相似文献   

15.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两个语素只有—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个语素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临时陪衬的作用。正确理解偏义复词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言语句的含意。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偏义复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词组成联合式双音词时,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就是偏义复词。这种现象出现很早《,易经·系辞》“:润之以风雨。”“风”是不好润的“,润”的是雨“。风”字的意义已隐退和消失,只起形式上构成双音词、和谐音节、舒缓节奏的作用。文言文中偏义复词不少,要善于识别、正确解释。“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只指“作”“,我有亲父兄”(同上)中的“父兄”只指“兄”,因为刘兰芝的父亲已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同上)中的“公姥”只指“姥”…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有所谓“偏义复词”的名称,指两个并列成分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义已经消失。如“兄弟”指“弟”,“兄”义消失;“窗户”指“窗”,“户”义消失。又如“好歹”、“利害”、“是非”、“吉凶”、“缓急”、“祸福”、“兴亡”等使用时往往意义偏于消极的一端,积极的一端意义消失。我个人认为这类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称作偏义对举词比较恰当、贴切。复词或复合词的范围过广,它包括除单音词、单纯词、派生词(由词根与词缀合成)以外全由词根合成的一切多音节词。而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往往由相对仗的两个语素组合成。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偏义复词的结构看,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其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对古代汉语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进而增强其驾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中的“暗礁“是偏义复词,往往给初学古诗文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它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构词的陪衬作用。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国家“,词素虽由“国“跟“家“组成,但是已经没有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偏义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另类。它是指两个意义相近、相对、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合成的复音词。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本文探讨了它的构成途径、另类特点和消长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