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六、大力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7.中等职业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德育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2.
黄辉  张丕芳 《教育科学》2004,20(3):27-30
通过面向全国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它相关材料的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我们提出了农村学校人事任免权的几点建议。认为农村学校校长的任免主要由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农村学校中层干部任免的基本权力归于学校校长、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使必要的否决权,教师的聘任主要由学校校长负责。在实行这些基本制度的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意义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求学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人,负责整个管理工作的规划和实施,肩负着重要使命。可以说,教育质量是校长的管理核心。一、帮助教师转变角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新的课程改革引起教师角色的变化,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完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在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校长不仅是施令者,也是探索者,更是促进者、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很多,学校制度的引领作用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而校长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很多,学校制度的引领作用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而校长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为具体办学实践的重任,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起着引领作用。进入21世纪,社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对学校发展和校长专业水平带来考验。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特别提出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在  相似文献   

7.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中学校长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呢?经过6年的任职实践,我们感受是: 一、忠诚教育,讲严求实 教师要“为人师表”,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生的楷模,是教师的带路人。校长这特殊作用能否显示,取决于校长是否具备忠诚教育、讲严求实、甘当公仆的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甘当人民公仆,我认为必须具备“二心”。 一是事业心。职中校长肩负着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能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完成此使命,必须热爱职教,这是办好学校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校长在学校中具有一个核心的地位 ,在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和更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的人 ,校长的角色是多重的 :他不仅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 ,更应是一个教育者 ;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 ,同样是教师的教育者。笔者认为 ,在校长的角色系统中 ,教师教育者应是校长的核心角色形象。一、作为教师教育者的校长的角色职责作为教师教育者 ,校长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师教育策略 ,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具体的学校情景中 ,校长最终采取何种策略取决于他所处背景和所拥有的条件。最佳的教师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现有学校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难以评价校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难以科学地对学生及教师发展做出诊断性评价。学校教育水准体系的核心思想在于:以问题诊断和发展指导为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等级评定参照系功能;在提供评价标线的同时,亦提供一个以标线为基点上下延伸的水平梯度序列。建立学校教育水准体系意在使学校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有可供参照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有据可循,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学校间均衡而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效的发展。建立学校教育水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影响学生的所有“节点”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切教育理念和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作为校长,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引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始终如一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职业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承载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石。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在民族复兴伟业中承担使命,并非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必须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用严谨治学的师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德育人,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这一崇高历史使命,无愧于“为人师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贡献。师德培养应该在教师培训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西部一乡镇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学校开发所在社区课程资源是在落后条件挑战下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调查显示乡村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学生也有一定需求,教师也已有意无意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同时也存在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已有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学校与社区联系少等问题。为此,校长增强课程意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是乡村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3.
师专毕业生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他们能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关心尊重学生;业务上精益求精.但也有问题与不足选择职业的心态存在不良倾向;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够等.因此,建议加强对师专毕业生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师专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职业选择与评价的教育;实施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发展是师范生培养的基本出发点,而在其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业伦理培养是关键。目前,师范生专业伦理培养面临技术主义倾向、知行断裂以及教育方法灌输式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师范生的培养和未来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为此,应在师范生专业伦理培养中以专业伦理课程提升专业自主性与自律性,以实践训练加强师范生专业体验,同时以渗透式教学内化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从而推动师范生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合理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中师和小教大专;处理好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Principals’ written assessments of 50 high school teachers whom they judged competent for full registration and 32 whom they judged not yet competent and in need of an extended period of provisional registration were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used to describe and determine beginning teacher competence. It was found that principals consistently refer to a narrow range of characteristics when describing competent beginning teachers and focus on an even narrower range in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full registration should be granted. Characteristics that describ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re used most often in this regard. While the majority of beginning teachers possess an adequate knowledge base in their subject area, success in the first year of school experience hinges on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such knowledge and concepts to students. The need for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 appraisal proces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for principals,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how teachers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construct enthusiastic student learning and what part school principals play in that development was carried out in four primary schools serving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in Beirut. In the absence of rich research in Lebanon on this topic, western literature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eachers’ identities; collaborative cultures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leadership, power and school cultures. Drawing on a social interactionist epistemology, in each case study school, the views of about 10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principal and some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analysed thematically. Emerg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llaborative cultures, predicated on helping students to engage enthusiastically with learning, sponsored by assertive school principals led to teachers develop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ositive identities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培养合格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证。教师只有坚定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断加强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炼,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笃学的师德规范,始终保持对事业、对学生的博爱情怀,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19.
以回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伦理责任视域,探索合作研究的责任共负机制,从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体层面厘清二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伦理责任。即从确保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性,创建学习型学校,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等方面拓展组织功能,从形成专业伦理责任的正确认识,主体发展,立足校本,生成实践知识与智慧和对学生发展承担伦理责任等方面凸显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伦理诉求,以此担当专业伦理负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学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道德失范情况普遍,在对教师失范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道德失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在人格品性诸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人格养成,需从教师职业道德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