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南斯拉夫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合作委员会,为一九七七年九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三十七届国际教育大会准备的正式文件。它系统地介绍了南斯拉夫学校教育制度,简要地叙述了一九七四年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了解和研究南斯拉夫的教育经验有所俾益。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南斯拉夫学制为了弄清楚目前的状况,也就是说对将要过时的学校体制有一个了解,先有必要对南斯拉夫学制的发展作一简短的回顾。南斯拉夫学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从根据凡尔赛和约南斯拉夫建国起至一九四一年;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斯拉夫,即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第三阶段——一九四五年至今。今天的南斯拉夫人,把第一阶段看作是南斯拉夫教育史上一个落后与黑暗的阶段。那时,文盲的实际数目相当大(根据今天南斯拉夫的估计,当时文盲占50%)。当时的南斯拉夫王国,就普通教育的水平而言,名次是列在欧洲最后几位之一,尽管各地区情况有很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南斯拉夫进行的中等教育改革,导致了南斯拉夫全国中等定向教育体制的建立。该体制的特点是:①取消了原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完全中学、中专和职业学校),将上述学校统一改组为中等定向教育学校.②所有中等定向教育学校均采取分阶段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作法:前二年全体中学生都接受内容相同的普通中等教育,后二年根据学生所选职业实施职业教育,以便使学生作好升学与就业的两种准备。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长期的异族统治和连年的民族抗争延缓了高等教育在南斯拉夫的兴起与发展。十九世纪下半叶,当欧洲许多国家通过改革确立了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之时,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些王国仅创办了授予专科教育的学校:萨格勒布大学堂(1669)、贝尔格莱德大学堂(1863年)。二十世纪初,这些学校才逐步升格为正规大学。南斯拉夫早期创建的一些大学受欧洲著名大学影响颇深,其中尤以柏林大学的影响为最。如,1905年根据塞尔维亚王国“大学  相似文献   

5.
1941-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期间,我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曾连续报导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德、意法西斯的英勇战斗,去年8月,华国锋同志访问南斯拉夫时,又转达了毛主席生前说过的话,南斯拉夫是打出来的,奋斗出来的,是英雄的国家.今天我们回顾一下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仍将获得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75页《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列出13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有南斯拉夫。在这幅图上方正文中,课本说至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12个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其中没有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不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内?按说课本应该在此给予解释。然则不知是何缘故,课本此处未置一词,直到第97页才在小字及小注中涉及这个问题。至于具体情形,则语焉不详,给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造成困难。为此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把南斯拉夫不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原因略述于后,以供师生参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共产党(布)和南斯拉夫共产…  相似文献   

7.
南斯拉夫的历史虽然并不算长,但在它短暂的历史上却数经风霜,三度离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南斯拉夫诸民族均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王国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国家联合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实行君主独裁统治,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被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占领和瓜分。第一个南斯拉夫解体.为反对法西斯的统治,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响应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号召,举行武装斗争。各族人民在战斗中加速了联合并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1945年5月,南斯拉夫全部国土得到解放,同年11月宣布成立联邦制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二个南斯拉夫。1990年后,在苏联东欧剧变风潮的冲击下,南斯拉夫宣布实行多党制,各共和国纷纷独立,第二个南斯拉夫解体。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被称为第三个南斯拉夫。本文不揣浅陋,拟对第二个南斯拉夫(以下称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做一剖析,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社会,已被普遍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自五十年代初实行“工人自治”以来,自治的理论不断发展,自治制度也处在进一步完善之中。目前,以联合劳动为原则的社会主义自治已成为南斯拉夫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基础。在自治原则逐步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也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调整。其中,1958年和1978年的教育改革及1986年的调整,在南斯拉夫学校教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几次教育改革使普通教育在学制、教学内容及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谈谈前几次普教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以引起读者对我国普教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实陈传金1992年4月2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第三南斯拉夫)的成立,标志着第二南斯拉夫(1945年建立)的彻底解体第二南斯拉夫解体以及后来的民族战乱的根本性原因是民族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南共联盟的解体及南斯拉夫的严重危机 南共联盟成立于1919年,起初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1920年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苏南冲突后,又把党的名称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简称南共联盟。南共联盟是第一个从苏联的辐射圈中摆脱出来的工人阶级执政党。自1948年始,以大党自居的苏联共产党,利用其操纵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发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围攻南斯拉夫的内外政策,并横蛮地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这时,南斯拉夫国内又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中期以前,南斯拉夫的中等教育结构及教学教育工作的组织基本上与我国目前的情况相同。1974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根据日益深入的社会改革和广大人民的要求,提出彻底改革中等教育。要求消除中等教育阶段双轨制残余(即完全中学毕业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中享有各方面的特权),实现中等教育的民主化;消除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脱节的状况。要求在全南斯拉夫建立统一的中等定向教育学校,以便使全体青年都享有继续升学和就业的同等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07,(5)
科索沃谈判推迟了当时,由于在贝尔格莱德没有手机,联系十分不便。随着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23日,使馆出面为我担保租用了南斯拉夫电信公司的一台手机。然而,这台手机刚刚拿到手还没等我拨弄一下,从法国传来消息说,科索沃和谈当天暂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谈判,3周后继续在法国巴黎举行。有了手机方便多了。我加紧和南斯拉夫外交部进行联系,希望我们上周通过中国使馆所提出的采访南斯拉夫外长伊万诺维奇的申请能够尽快得到安排。24日上午10点30分,正当我在塞尔维亚总统府门前为当天的《新闻联播》出镜报道科索沃和谈推迟举行的新闻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王辅国在电话里通知我说,南斯拉夫外长伊万诺维奇表示,愿意在半个小时之后,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这既是一个好消息,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有关科索沃谈判的进程推迟到3月15日,南斯拉夫高层肯定有话想说,这是一个极好的采访机会。不巧的是,再过  相似文献   

13.
南斯拉夫从一九五○年开始实行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今天,南斯拉夫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国家了。南斯拉夫的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已达二千美元,比起战前的一九三九年的一百美元,提高了二十倍。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份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它是以劳动者直接控制生产资料为特征的。为了了解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必须对社会所有制作一概括的了解。本文仅就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问题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是南斯拉夫继续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规学校共同保证青年和成人在基础教育后享有不断接受教育的权利。南斯拉夫成人教育较之欧洲其它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六十年代初期以来,成人教育对提高全国人民的教育水准、改善就业者的劳动素质、满足公民日益增加的对专业技术、文化艺术、个人爱好等多方面的兴趣与需求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5.
在南斯拉夫,自治原则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各类高等学校,即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根据自治原则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各类高等学校拥有下述权力: 1、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管理机构,有权自行制定学校章程;通过各系的教学计划,选任校级领导干部;审议学校数学科研工作政策及干部政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一个曾经响亮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南斯拉夫影片《桥》曾经风靡一时,印象中那部战争题材的片子有着颇为轻松的风格,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则有点像咱们的《游击队之歌》,表现军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视死如归的精神。另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则使萨拉热窝这座南斯拉夫城市在中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南斯拉夫的体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三大球,在NBA打球的迪瓦茨、斯托贾科维奇,在意甲踢球的米哈伊洛维奇、米托贾维奇,在英超切尔西踢球的凯兹曼,中国前足球教练米卢、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男排冠军都是南斯拉夫人。可如今,战争和分裂毁了南斯拉夫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1日和2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塞尔维亚科学技术文化合作局局长、教育部长助理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秘书长向我们介绍了南斯拉夫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发展概况,下面对此做个简要介绍。一、发展概况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国家,有6个成员共和国和2个独立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共有3所高等学校,知识分子多是在奥地利等国学成回来的,战后幸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教育界普遍认为,关于技术、工艺、生产的组织及经济、以及人类的劳动等知识,是现代应用科学最基本的知识。普通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识能力有区别地授予学生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技术教育是青年一代参加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必要前提。早在1958年教育改革后,南斯拉夫政府就将技术教育作为现代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列入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使其为青年一代的劳动教育和劳动训练服  相似文献   

19.
提起巴尔干半岛,人们就会与“火药桶”这三个字联系起来,然后就会聚焦到一个敏感的地区——原南斯拉夫。岁月如洗,曾经的“欧洲后花园”巴尔干半岛已经黯然失色,而饱受战争摧残的原南斯拉夫也已经四分五裂。一切又归复于平静,和平的主旋律又回荡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在这一时期来到塞尔维亚留学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可以不受时局动荡的影响安心求学。初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这座首都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比我预想的要好。作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贝尔格莱德在过去的百年里经历了5次轰炸,以及上个世纪90年代近10年的经济制裁。在这样…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界对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57年至1960年代初基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立场,将南斯拉夫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想归类为修正主义并从政治层面上对其予以批判和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年间对南斯拉夫实践派文艺美学思想持续的学理化讨论。我国学界对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却又在两方面需要继续深化:从内容上来说,需要对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接受和研究;从研究方式上来说,需要变纯粹的学理研究和将南斯拉夫与中国进行比较的类比研究为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