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臻 《新闻窗》2007,(6):65-6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内容,贵州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也向媒体表示,要“加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那么,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宣传“生态文明”呢?  相似文献   

2.
郑士炎 《新闻实践》2014,(4):116-117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贯穿2013年全年的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精心策划,联合宁波广播协作联盟成员台,先后推出《美丽宁波行》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市行》两大广播新闻行动,以广播特有的豪迈和责任深化“走转改”、贯彻十八大,积极为“美丽宁波”建设传递主流声音,凝聚起强大的广播新闻力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媒体进行宣传的一个热点。因而,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新闻媒介。比如关于生态文明传播里的主要媒介形态;关于新闻媒介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功能作用。然后阐释了中国环境报人物报道的特点。比如增强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讴歌正面典型,引导舆论,让公众参与,践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4.
二十多年前,很多媒体都把跑环保、生态和能源的记者分在科技或科教部门,能源环境生态新闻也大多报道和技术相关的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多媒体把能源、环保口划在经济部门,甚至很多专业财经媒体也把能源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板  相似文献   

5.
赵兵 《新闻战线》2022,(1):40-43
<正>把更多的正能量变成网上的大流量,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新时代主流媒体占领主阵地的“主攻方向”。要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强化思想引领,重视年轻受众,拓展服务功能,构建起“新闻+政务服务”的全新网络生态,让网络空间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的精神家园、丰富的信息枢纽、有用的服务驿站。  相似文献   

6.
地方媒体生态报道与决策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观念。作为地方媒体,又处于生态环保重镇,《兰州晚报》多年来的报道实践,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媒体报道与政府决策形成互动,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与解决。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作为广播媒体,如何运用自身特点加强对生态文明问题的关注,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更好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并提出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说.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一科学发展的“大动作”、牵动社会舆论关注的“热议题”。不仅为党报环境新闻报道注入“活水”.也给创优创新党报环境新闻报道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媒体都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改革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媒体融合不仅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生态文明教育而言,媒体融合对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消费习惯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与媒体责任的内在关联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本身的进一步重视与尊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媒体肩负起历史责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让我们的报道多一点人性的光辉,这应当成为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一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门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向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淮安日报历来把“三农”报道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加强“三农”报道,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成为淮安日报的报道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文龙杰 《中国记者》2023,(10):15-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扩大景深,以更广的视角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2017年8月11日到9月11日,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环保督察工作。地市党报作为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履行保持...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来,武汉本地接连发生“跳楼”、“跳江,,等极端事件。作为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大众的舆论工具,如何着笔才能让报道不在读者中渲染负面和不良的情绪反应?作为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媒体,除了要在和谐化的正面报道、良性报道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内容艺术地、高明地“正”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方炜杭 《中国记者》2023,(10):23-2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眼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动我国正在进行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多山多水多绿的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14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8月,福建再升级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电视媒体第一次在本土对世博会进行直观的报道。电视媒体秉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报道主题.从“中国元素”和“国际视野”的报道视角出发,充分展示了世博会“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英芹 《大观周刊》2011,(22):105-106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田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既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也蕴含着浓厚的实践基础。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对于树立人们的生态文明先进理念,并使之成为其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中,工业生产和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影像形式,能通过对生物、环境等重现,展示完美抑或破坏的生态,①是承载"生态文明建设"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