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以下简称“青编赛”)对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分析2017—2020年举办的青编赛设计方案,结合问卷调查,由青编赛获奖选手判识优秀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状态,分析赛事对编辑人才培养的作用,以期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群像分析提供借鉴。【结果】青编赛设计特色明显,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语种期刊编辑之间的交流。赛事内容设计兼顾专业与现实境况,组织形式严谨且不失活泼,青年编辑踊跃参赛。青编赛获奖编辑是编辑行业中的精英,展现青年编辑的风貌和实力。他们是具有活力、有较高职业认知度、有明确职业规划的群体。【结论】青编赛为青年编辑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台,是发现并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赛事对编辑出版的水平和实战能力是检验,对编辑的素养提升、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进而助力世界一流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深入了解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需求,优化培训活动设计,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包括培训内容、形式、时长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共收到215份问卷调查结果。贴近办刊工作实际的培训内容,如科技期刊数字化、创新办刊的理念与实践是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需求;大型专家讲座是接受程度较高的培训形式。多数学员更愿意参加为期1天且能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培训活动。【结论】 调查结果反映了科技期刊编辑的普遍培训需求,相关培训部门在组织与设计继续教育活动时可以此为参考,优化培训活动的组织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通知为分析对象,为优化培训方案设计和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2年中国公开主办的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相关通知,通过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从多方面调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供给侧特征。【结果】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随着出版行业新技术、新需求的出现以及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变化而出现积极的转变,但是仍存在内容同质化、培训方式较单一、培训对象较宽泛、考核形式化等特征。【结论】建议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培训方案,不断引导培训机构创新培训形式,为不同培训对象定制、丰富培训内容,以满足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多元化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有效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措施和形式,更好地服务于青年编辑职业发展。【方法】 调研青年编辑培训需求,分析总结国内外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青年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遴选跨科技期刊界、跨编辑界的教员队伍,融合青年编辑发展、科技期刊办刊实践、新媒体操作等内容。【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估,跨界融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得到参训学员认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应系列化、持续化,可在此次培训基础上延续开展,帮助青年编辑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及效率,提出化解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的对策。【方法】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入手,运用系统分析法,通过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可能产生编辑职业焦虑的原因。【结果】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源自两方面:一是编辑日常工作焦虑;二是期刊竞争引起的焦虑。从心理学视角和人力资源视角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编辑要重视内功修炼和进行自我调节,以减轻自身的职业焦虑;管理组织部门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消解编辑职业焦虑。【结论】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降低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焦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总结全媒体时代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策略。【方法】 以优秀的科技期刊为例,结合理论探索,分析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结果】全媒体时代,期刊可通过内容提升、借助大众媒体、微信公众号以及组织专业特点鲜明的特色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条件,学习精品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及建设方法,培养期刊的品牌价值,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以期提升同行评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同行评议客观、高效和良性发展。【方法】首先,从期刊的作者、编辑和专家的角度分析同行评议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其次,结合同行评议的目标和需求,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出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的举措。【结果】利用大数据大、多、快的优势,提出构建“广、快、全”的评审专家数据库并实行阶梯式动态管理、建立同行评议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互动反馈评审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加强编辑与专家的协同与沟通等优化措施。【结论】通过采取大数据技术,可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加强同行评议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从科技文摘到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为我国科技期刊精品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中国光学》为例,从加强编委会建设、突出品牌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建设精品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精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结果】卓有成效的办刊思路与模式,使《中国光学》CJCR影响因子连续两年蝉联学科第一,入选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结论】通过探索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在新形势下,强化集群化办刊模式,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的优势,将促进精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编辑科研化的可行性,以及专职编委化目标的可达性,讨论适合中国国情的编委办刊策略。【方法】 从工作形式、内容、环境、要求等方面比较科技期刊编辑岗位与教学科研岗位的异同,以教学科研岗位为参照设计编辑岗位改革的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岗位与教学科研岗位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并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为例说明了相似于教学科研岗位的制度设计可以促进编辑科研化。【结论】 编辑科研化的道路是可行的,编辑专职编委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编委办刊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全面分析编营分离出版模式利与弊的基础上,为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编营分离概念的提出、特征属性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编营分离在理论上解决了科技期刊的属性之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反而造成了编辑权的分解,同时加剧了产业垄断,造成了学术交流信息不畅。【结论】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采用编营分离模式发展产业化,要全面分析其利弊,并完善适合国情的多元化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展望科技期刊发展未来图景,加强科技期刊的理论建设。【方法】从作者、读者、编辑三个基本要素入手,对科技期刊发展动力进行哲学分析。【结果】 作者、读者与编辑三者的矛盾运动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动力, 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的动力, 科技期刊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直接动力。【结论】未来科技期刊更加重视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和读者的信息获取倾向,传播技术高度整合,科技信息服务更加精准,期刊出版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剖析江苏省科技期刊人才结构和办刊资源现状,为深入研究办刊能力等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统计分析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1—2015年期刊年检数据。【结果】 江苏省科技期刊人才结构以编辑为核心,编辑学历层次不断提升,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完备;主管、主办单位普遍多元化,出版单位以非法人编辑部为主。【结论】 应当进一步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引进专家,推进科技期刊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产业发展角度来审视和解决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大力量。【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内容分析等明晰中国科技期刊全产业链的内涵与构成,以此为基础从资本、组织、技术等方面阐述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中国科技期刊全产业链的构成覆盖科技期刊内容的供应、编辑、出版、传播和应用,出版产业在组织、资本、技术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结论】科技期刊全产业链不仅突破将期刊产业链局限于编辑、出版环节的桎梏,还从市场客观需求的角度来架构和调用一切要素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链的功能作用。以此高度来审视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薄弱环节,需加强科技期刊政策供给与创新、激活和优化链上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建构基于全过程的技术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杜绝影子编校对期刊质量和编校团队的不良影响,探索防止影子编校的方法,以期为更多刊社提供预防和纠正影子编校的方法参考。【方法】从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主要流程和特点入手,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剖析产生影子编校的原因及影子编校对科技期刊的影响。【结果】产生影子编校的因素主要为编辑素养欠缺、职业倦怠、情商不够、工作量过大、晋升受阻和制度缺失。影子编校不仅给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涣散编校团队。【结论】必须消除影子编校。可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贴心的人文关怀以及继续教育四项策略杜绝影子编校。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作者群分析的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基于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探寻提升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方法】 从作者群的角度出发,讨论分析作者群的方法,并结合《分析测试学报》的实际情况,阐述期刊编辑对作者群的构建与管理之道,探索提升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举措。【结果】 结合期刊的实际情况,利用作者群,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扩大作者群、吸引高质量稿源、编辑与作者保持有效沟通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版深度融合下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的职业认同及发展路径,为全面促进新媒体编辑的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运用文献调查、概念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演绎等方法,从概念界定、职业认同演进、政策激励、评价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新媒体编辑自我提升等方面研究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的职业认同及发展途径。【结果】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职业认同及发展可通过以下路径得以实现:定义新媒体编辑,界定岗位职责和工作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标准谋求政策确认,使新媒体编辑职业得到认同;通过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业绩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衔接,以及“三个坚守”与“三个突破”自我素质提升等全方位、多途径地推动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职业发展。【结论】受传统出版思维的局限,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作为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职业,其职业概念和定位尚未明确,地位和待遇与其他编辑不平等,这不利于国家出版融合战略的实施。目前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职业逐渐得到认同,但其职业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参与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与演化趋势,为促进编研结合、推动研究型编辑队伍建设和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18—2022年优秀论著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数据,对优秀论著的来源期刊、作者分布、基金资助、合作关系、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趋势等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优秀论著261篇,主要发表于《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238篇,占91.2%);按第一作者来源区域进行统计,排名前3位的省域依次为上海(30篇)、江苏(29篇)和广东(28篇);论著的基金资助比为72.8%(190/261);跨机构合作较少,作者多局限于机构内小范围合作。近5年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参与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建设、科研诚信治理和媒体融合发展,且热度持续时间久。【结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遴选的优秀论著立足工作实践、紧扣办刊热点难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编辑出版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未来应加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加大基金资助力度,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影响作者投稿的主要因素以及有利于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改进措施,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页面,通过检索以及逻辑关系式高级检索,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按照一定标准对每条文献内的相关数据进行累积统计,并通过归一化评分方案和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统计了31项影响因素,前5位依次为期刊品牌、主题相关度、影响因子、发表周期和编辑素质。共统计了32项改进措施,前5位依次为提高时效性、设置特色栏目、拓展稿源、组约稿件和建立发挥作用的编委会。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发展的改进措施与作者投稿影响因素的排名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统计项的重要程度,可为科技期刊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科技期刊有针对性地改进办刊思路,可吸引作者投稿,防止稿件外流,从而形成正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