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对于期刊的引用和管理的影响及这种互动与科学传播体系的关系。【方法】 以实证手段分析中国媒体报道科技论文与科技论文引用率的相关性,并从科学传播体制层面探讨媒体与期刊的互动。【结果】 中国媒体报道与期刊论文的更高影响力具有相关性,但我国科技期刊在系统性利用科学传播资源方面尚显不足。【结论】要从中国科学传播系统出发,充分考虑科技期刊、科研工作者和科学新闻的不同需求及论文的新闻发布对各方的不同影响,制定基于论文成果的开放科学传播平台与战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2013年与2012年相比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贡献因素,以期为各期刊顺利完成"提升计划"提供借鉴。【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探讨不同类型文献、Top20%高被引论文等不同因素对这些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结果】大部分期刊2013年影响因子较2012年有所提升,综述类文章对期刊影响因子贡献较大,高被引论文、国际论文比以及中国作者论文影响力有待提高。【结论】当前应从挖掘多文献类型、加强评审关、注重欧美论文、争取高影响力论文等4方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的封面论文和非封面论文在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上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4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450篇封面论文和821篇非封面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4种期刊的封面论文在下载量、总被引频次、被核心期刊引用频次、被非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引用频次等方面的表现均普遍显著优于非封面论文,下载量与各引用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封面论文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新闻传播学期刊应重视选择封面论文,增强封面整合设计,努力拓宽封面论文传播渠道,加大社交媒体传播力度,探索全媒体融合出版,以提升封面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专题传播策略和影响力提升方案,为专题成果的有效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了提升期刊专题传播质量的新思路,指出最具传播力的期刊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系统总结期刊专题传播的途径与形式。【结果】 《煤炭科学技术》在策划初期、出版中期、刊出后期3个阶段对所策划的系列专题进行系统的宣传与推广,而且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宣传方案,同时采用4种业务拓展方案以提升专题传播力。应用以上宣传方案后,该刊专题论文的来稿质量大幅提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明显高于当期非专题论文,且该刊影响因子由2010年的0.239提升至2016年的1.231。【结论】 全方位的传播方法以及相关的业务拓展可全面提升科技期刊专题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中国药理学报》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为例,对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的意义、方法与努力方向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了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的66篇科技新闻,总结《中国药理学报》推荐科技新闻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结果】此项工作对于科技期刊科普大众、服务作者、扩大期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新闻的选题必须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发表前后做好与科学家沟通工作;新闻撰写重点突出医药特色;处理争议性议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商业利用科技新闻要公平公正。多媒体、多渠道、多语种的新闻发布是我国科技期刊扩大国内外影响的努力方向。【结论】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报道科技新闻是科技期刊发挥科普功能、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自身科学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 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 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 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SCI期刊的计量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我国的SCI期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路径。【方法】 以2012年JCR收录且有指标值的127种我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从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排序、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排序等四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通过指标比较,发现相对于我国的SCI发文量,我国的SCI期刊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可从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完善审稿、扩大开放、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打造中国顶尖学术论文展示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比较并分析SCI收录的综合性化学通讯类期刊,为不断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做积极探索。【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查询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的基本情况,分析2009-2013年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文献类型和稿源分布以及中国作者的论文对这5种科技期刊的贡献。【结果】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载文量最高的是Chem Commun,其次是Org Lett, Chin Chem Lett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提升最大。Chem Commun和Org Lett稿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而Chem Lett和Chin Chem Lett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引用角度看,中国作者的论文质量普遍高于期刊的平均质量。【结论】要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除发表研究论文外,还可以发表高质量的综述类文章和述评;不仅要追求稿源国际化,还要发表国内高质量的文章,建设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出版集团,建立集群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国际及国内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进行分析对比,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信息搜集、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等手段,对国际科技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我国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比差异,作出总结和思考。【结果】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为代表的我国科技期刊在COVID-19报道中有许多优秀表现,但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在学术影响力、栏目多样性、国际科技及大众媒体影响力、医学领域优质稿源竞争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应对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断补齐短板,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JCR收录期刊的IF、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项目资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探讨稿源国际化对论文被引的贡献。【方法】 从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期刊和论文的信息,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论文、非中国论文、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不同论文被引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度内,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比例略高于中国论文。不论是中国还是非中国论文,高被引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发现中国和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2012—2014年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和美国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出现在共51种期刊上,且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比所有论文的平均水平更高。【结论】 办刊者要辩证看待国际稿源的重要性,既要争取国外的优质稿件,更要把国内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到我们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同时,应该重视争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的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判断使用次数是否可作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新推出的“文献级别用量指标”,对《中国天然药物》高使用和高被引论文的使用次数和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研究整合替代医学学科论文使用次数对被引频次的表征意义。【结果】 被引频次、使用次数及使用次数(180天)三者之间互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014年和2015年高使用论文获得高引用,表明期刊可以利用论文发表2年内的使用次数预测其未来是否高被引;年代越久的高被引文献,也可能带来后续使用次数的二次提高。【结论】 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未能形成定论,时间跨度的选择可能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但二者呈正相关,使用次数可作为论文影响力早期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论文视角对我国期刊出版研究基金项目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网络分析等方法,以2012—2021年期刊编辑人员发表在11种出版类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及其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评价各类期刊出版研究国家级项目及我国各行政区地区项目的成效,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推动我国期刊出版研究的“核心基金项目”,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高于非基金论文;从论文数量看,江苏省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项目的论文产出量较多;从篇均被引频次看,河南省项目、辽宁省项目等地区项目支持的论文被引频次较高;国家级项目的中介中心度显著高于地方项目。【结论】基金项目在促进我国期刊出版高质量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项目在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方面差异很大,国家级项目对地区项目的带动作用较强,而地区项目容易产出高被引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排除发表时间影响后论文传播引用的真实情况,从而为各期刊能够针对性地邀约到高质量的文稿、保持办刊特色、创办精品期刊提供参考。 【方法】 以加权被引频次对5种林业科技期刊近3年发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月刊在发文优势上带动了加权总被引频次的增加,但不应忽视重点学科、重大课题发文。对加权被引频次TOP20的论文分析发现,主要以森林生理生态方面论文为主,其中森林碳汇研究、林权制度改革等切合当时研究热点类论文被引较高,而综述类论文特别是由资历丰富的专家执笔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同时,排名20以内论文的较高他引率说明其刊载内容更易被广泛传播,有利于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此研究也是限于在国内数据库基础上的分析,有些外文论文在国外数据库中有可能已被引用。 【结论】 吸引优质稿源、保持特色对于期刊影响力至关重要。缩短出版周期,专家综述以及结合研究热点可显著提高被引频次。此方法有待在其他专业领域、大型数据库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48-1053
【目的】 比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影响力提升计划”)对其第一批资助的SCI收录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 依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年和2016年数据,对2013年11月被“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的非新创办的SCI收录期刊和未受资助的SCI收录期刊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的变化及分区提升率。【结果】 受资助期刊和未受资助期刊TC、IF、篇均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标准化特征因子、CI、国际他引TC和国际他引IF均显著提升(P<0.05),且受资助期刊被资助后AJIFP同样提升显著(P<0.05)。除即年指标和标准化特征因子的增幅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受资助期刊上述指标的增幅及分区提升率均显著高于未受资助期刊(P<0.05)。不同资助额度的受资助期刊间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资助期刊在资助前后可被引文献数增加并不显著(P>0.05),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共6种(14.6%)。但未受资助期刊可被引文献量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占35.8%。【结论】 “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资助效果显著。大部分受资助期刊影响力指标提升显著,但个别期刊影响力指标不升反降。受资助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增加并不明显,有些期刊可被引文献量下降明显。不同资助额度对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国外代表性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为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根据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特点筛选出3种国外代表期刊,通过分析载文量、文章出版后2年内的被引频次、会议论文和专辑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探究推动影响因子提升的关键因素。【结果】 期刊在发展早期采取“先质量、后数量”的发展策略,待影响因子有效提升后实现文章质量和数量同步增长。高质量会议论文和专辑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期刊影响因子,而加强质量控制、减少零被引论文比例是稳定期刊水平的关键。【结论】 期刊发展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期刊特点及发展阶段。对我国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而言,现阶段可适度控制载文量,增加高质量专辑的出版数量,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力,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策略。【方法】 以2016年ESCI收录的我国31种英文科技期刊为样本,从出版周期、国际出版社合作和其他数据库收录、国际编委比例与引文影响力4个方面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申请ESCI收录的策略包括创刊时采用季刊或双月刊出版;与国际出版社合作,采用国际投审稿系统处理稿件等。在申请ESCI收录的同时,多数期刊也在寻求被其他重要数据库如Scopus收录。国际编委会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注重文章被引频次的积累,从而提升竞争优势,争取被ESCI收录后能快速被SCIE收录也是多数期刊采取的重要策略。【结论】 建议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借鉴已收录期刊的经验,重视ESCI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学核心期刊新媒体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地学核心期刊应用新媒体现状,为推动地学核心期刊新媒体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统计对比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2013年度地学核心期刊核心影响因子及核心被引频次及相关地学核心期刊网站新媒体应用数据。【结果】应用新媒体的地学核心期刊主要评价指标(核心被引频次和核心影响因子)总体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结论】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地学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地学期刊新媒体化将成为今后地学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