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对发布政务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认真分析政务新媒体普遍面临问题,结合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政务新媒体工作经验,探究和分析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机制和策略,为政务新媒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让传统金字塔式社会结构更趋扁平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促使了网络监督新模式的产生;政务新媒体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但发展中存在媒体发布语言策略及新闻发布欠周全、舆论导向能力有限、人性化及服务性不足、推送和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影响力,政务新闻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播方式的创新,始终保持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泰州发布”“微泰州”为例,分析和探究了新媒体政务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新趋势,"微传播"日渐成为大众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碎片化的微传播,为党委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发布和安徽政务发布两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抢占舆论阵地、改造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超 《新闻世界》2013,(8):238-239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意见表达平台。本文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为例,分析政务微博运行特点及规律,并对提高政务微博传播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7.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政务新媒体作为官方机构自主开展新闻传播的模式,如今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影响力日益增强,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品牌。对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如何借助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实现政务新媒体的高效传播,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传播模式,传递服务型政府的“政”能量,是融合传播背景下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荣获2022年度“山东政务微信影响力50强”的政务新媒体运营和传播特点,探索新时期政务新媒体应如何“破圈”发展,打造更有传播影响力的政务新媒体。  相似文献   

9.
吴幼祥  李慧娟 《传媒》2018,(4):48-50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及新闻APP这些新媒体平台组成新的"微舆论场",在社会"安全阀"这个角色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社会中,政治力量、媒介技术与民间社会力量三方在不断的博弈,为舆论与社会情绪寻找最佳的减压机制与疏导平台,其中,政治力量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更承担着社会舆论引导者与平衡者的核心角色.经历了初创探索期和遍地开花期,目前各级政府的政务新媒体进入平稳发展期,并突破了"两微一端"原有格局,政务APP与微博、微信的数据联动成为发展新态势.截至2017年3月,全国范围内的政务微信已超14万个.与政务头条号、微信城市服务、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平台上的优质政府账号渠道互通、相辅相成,打造为公众服务的多级联动一站式智慧城市平台.  相似文献   

10.
杨冉 《采.写.编》2021,(6):127-128
教育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务新媒体的重要子板块之一,在宣传教育政策、传播教育动态、引导教育舆论、展示教育成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连续四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为依托,以数据解读陕西省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宏观情况,梳理陕西省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总结陕西省教育政务新媒体五年发展,为持续研究与发展作出前期回顾.  相似文献   

11.
李林 《传媒》2016,(13):49-51
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新浪微博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的《2015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政务微博平台的数量已经突破15万个,微博已经成为政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一大核心平台.2015年政务微博发布数量高达2.5亿,阅读量近1120亿.当前,政务微博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强化政府与公众互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高如 《东南传播》2016,(3):82-83
"两微一端"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问政、施政的重要平台。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构建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陕西政务新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信息发布理念滞后,舆情导控整体乏力,体制机制不健全,运维投入不足,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等现实困境,对此从运营理念、运维制度、队伍建设和具体操作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同 《采.写.编》2021,(6):115-116
在互联网环境中,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互动、传播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功能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政务新媒体所具有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从政务新媒体宣传推广、受众互动、内容生产与传播以及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四个层面,对政务新媒体运营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类信息、政务类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这些信息具有利益相关性、信息形象性、话题争议性、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等特征。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不能把评论量和转发量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权责标准、效益标准和受众关注三个因素。本文以"@北京发布"为个案,探讨政务微博传播的内容特征和发布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迅速,成为政府机构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部分政务新媒体存在一些问题,需从树立用户思维、优化信息发布、规范运维管理等方面加强内容和功能建设,提升政务新媒体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6.
陈昕瑜 《青年记者》2020,(12):62-63
2019年5月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一些地方政务新媒体出现"关停潮",众多地方政务新媒体账号发布"停更公告",如何看待此轮"关停潮"?地方政务新媒体又该如何突破运维困境?晶报政务新媒体矩阵"阳光号"的融合创新实践,为运维困境中的地方政务新媒体提供了突围困境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深入推进以来,我国政务新媒体建设和政务传播能力呈快速发展态势,向融合创新、提质增效的成熟阶段迈进。政务短视频是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之一,指政府相关部门在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的传播政务信息的短视频。2018年4月,首批政务短视频账号在抖音推出,截至12月政府部门拥有政务抖音号5724个,共发布25.8万个视频,累计获赞43亿次,被称为“政务短视频元年”。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政务新闻?笔者认为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根据报道内容,政务新闻可分为领导活动类新闻、政务会议类新闻、政务权威信息类新闻、政策法规类新闻等。政务新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有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5)
政务新媒体近年在发布、运营、管理等环节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对移动互联网舆论引导有了新的经验和模式。本文探析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三个主要方面的梳理,就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彭兰 《新闻前哨》2020,(4):17-19
本文选取了广东省珠海市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务微信"珠海发布"在新冠疫情中的信息发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务微信更应注重发挥主导作用;应注重新闻时态,以人为本,应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度,发布关键帖引导舆论;要坚持受众本位的发布理念,彰显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