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非理性管理是时代的发展和对人的主体意识研究的产物。它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符合教师的心态和劳动特点,学校领导要重视非理性管理的探索,重视对教师情感、心态的管理和校长形象的感召,挖掘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等管理作用外。也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的意识.通过群体共感和共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等管理作用外,也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理性占主导地位,非理性起着诱导,补充,调节和推动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精神领地,要重视非理性管理,以人为本,理为基础,以情为主,情理相融,激发培养成员的非理性因素,挖掘其潜能,创设学校化场,促使人人积极、创造性地工作,追求“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管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复杂机体,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态,因此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6.
浅谈以柔性管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管理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人的主体意识研究的产物。它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符合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高校管理要重视对柔性管理的研究与探索,重视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柔性因素的管理,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当前学校管理的实际,我们发现,现在学校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用科学的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定量评价。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因素。把极富于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为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划分,教师的工作变成机械操作、统一指令。在学校管理中,除了理性、科学之外,还有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在发挥作用。 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回归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 “非理性”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它认为人除去其躯体外,还有各种心理需要,而这些心理需要充满了非理性成分。人际间的磨擦、碰撞、调节…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 ,理性占主导地位 ,非理性起着诱导、补充、调节和推动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精神领地 ,要重视非理性管理 ,以人为本 ,理为基础 ,以情为主 ,情理相融 ,激发培养成员的非理性因素 ,挖掘其潜能 ,创设学校文化场 ,促使人人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追求“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寻求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必须进行一场“管理革命”,非理性主义于是应运而生。可以说,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值得我们研究。非理性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纵观当前学校管理的实际,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学校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定量评价。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未随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教师的水平也未能因课题、论文等定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少的学校管理者只重视学校管理中的理性因素,只相信严密的组织结构、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将理性作为学校的全部本质属性,进而人...  相似文献   

10.
人本化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它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中心,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终极目标。人本化管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具体地说,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要树奇“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它强调人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实行管理活动。由于人本管理使学校的人文环境更加宽松,人与人之间更容易沟通与合作,因此,学校管理中应该更多地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面主要围绕学校领导者应该如何对教师进行人本管理谈几点想法。一、尊重和理解教师尊重和理解教师是搞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只有尊重教师才能理解教师和重视教师,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者一定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满…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化因素在管理中影响力的加重,传统以理性为主的科学管理模式与现代教师的多种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非理性成为教师管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柔性管理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人的主体意识研究的产物。它以人为本、以情为主 ,符合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高校管理要重视对柔性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重视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柔性因素的管理 ,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今,人本管理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始渗透到学校的管理细节中,其实质就是对管理对象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较高层次的管理。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之路,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性得到完善发展,使学校工作获得最大化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汤干文 《红领巾》2004,(2):46-48
柔性管理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人的主体意识研究的产物.它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符合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高校管理要重视对柔性管理的研究与探索,重视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柔性因素的管理,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人本化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它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中心,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终极目标。人本化管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具体地说,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人本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贵,…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学校管理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而教师参与式的学校管理构建,对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更是举足轻重。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1.教师参与管理能够促进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学校参与式管理不但考虑了教师的心理因素,而且注重强化人本的管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人是发展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管理:现代教师管理的新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的教师管理集中表现为单一的、机械的理性管理模式,其弊端是有目共睹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昭示着非理性管理的价值。现代教师管理呼唤温情的、关心人的非理性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树立“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改革教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实施人文主义管理等实现对现代教师管理中非理性管理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要素包括人、财、物,而财与物的管理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人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校管理要全面创新,就必须以人为本,围绕“人”来做文章。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泉。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坚持以教师为本,时刻把教师放在心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管理者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的新趋向: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管理工作随之也面临着新的抉择:是继续以“物”为本进行理性管理,还是以“人”为本进行非理性管理,是广大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经济体制的特点和竞争的现实决定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强调依法管理、按章行事。实行科学的理性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人过分强调竞争和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