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马克思对现代化的解读来看,其物质生产、价值旨向、领导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性为特征、和平发展为原则的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迈进。  相似文献   

2.
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百年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在过去一百多年历史进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几十年社会发展方向的瞻望和期待。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承担着历史赋予的考验,并力图汲取西方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进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视域下重新确定自己的历史方位。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的选择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考察这一道路的发展历程,能够促使人们不断通过反思来把握历史的规律,进而推动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外的各种思潮轮番冲击我们的价值领域和文化阵地,但是我们依然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依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国家发展理念上的一次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价值导向的继承和发展。人民中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价值导向。从客观历史实践经验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从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史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深化成熟起来的;从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看,以人民为中心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思想保障,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以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由科学理论指导、历史经验反思、实践发展检验和国际道路比较等构成支持系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干扰、倡行实干兴邦和遵循建设规律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政策思想。这些科技政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体系。文章简要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风险社会始终站在时代和理论的风口浪尖,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未来风险困境进行着前沿性地研究和解读.风险的内涵、性质、分配机制与治理构成了风险社会的理论逻辑.风险社会的理论逻辑启示在社会治理中应当增强风险的预见性,最大限度的降低人造风险,落实风险的责任主体以及减少因风险规避逻辑而来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三大旗帜,使党的事业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践成果。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挖掘提炼1921年以来百年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概括为“理论基础-战略目标-实施策略-评价体系-伦理责任”五位一体的思想体系。研究结论可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提供理论启示和参考,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事业的认识和信心,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提振创新创业干劲。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的回顾自从人类有史以来,和平就成为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尽管和平不时地被冲突.暴力、战争所打断;但是,始终有无数和平的捍卫者与探索者在关心着人类的和平及命运。在人类文化的摇篮——东方,两千年前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人类大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已深深地根植于汉民族的性格之中。孔子的名言“和为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解决内部冲突的原则和口头禅。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翟曾提出“非攻”的和平思想。这种思  相似文献   

12.
从我党80年成功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面向21世纪新的伟大征程的政治高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江泽民总书记围绕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和根本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改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九岁致读者     
1999年,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年份,全人类翘首企盼的世纪之神已近在咫尺,我们已经感觉到她的呼吸声。她的光临向人类昭示,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21世纪的太阳喷薄欲出。历史是走过的历程。历史是无言的,无言的历史告诉未来,告诉人们无穷无尽的新东西。20世纪人类走过了一条战争、和平与发展的艰难道路,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捧回  相似文献   

14.
陈芸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2):133-134,14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已从原本的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会计则愈发的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推动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向更深入、更广泛的领域发展。试从人力资源的逻辑起点出发,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结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面对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向大众化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基础。目前,农村人口理论素养还有待提升、生活环境还有改善空间、教育观念尚需提升,这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带来一定的挑战。文章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角度,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站稳人民立场,建设素质过硬的宣传队伍,创新传播形式,构建立足农村实际的话语体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坚强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П.В.科普宁是苏联时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积极倡导“科学研究的逻辑”,从而开创了富于特色的“基辅学派”,为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规定了基本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7)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坚决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成为党的理论渊源,并且同时借鉴和吸收了列宁建立和治理苏联共产党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提出的,是对"从严治党"的理论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是共产党在实现小康的全面建成、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下党的建设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重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提出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命题,再到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又到胡锦涛提出自主创新理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领导核心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内外不同的形势和历史任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强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切实贯彻这些重要思想,对新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进步的主题,能否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它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和共同的责任。作为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是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