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人民教育》2023,(12):22-26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以公平与质量为主线,历经三个阶段的政策变迁,统筹部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集中体现为: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缩小区域间差距;城乡协同、相互支撑,推进教育整体发展;以教师资源配置为抓手推进校际均衡发展;推进不同群体学生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小丽 《江西教育》2023,(17):13-14
<正>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鹰潭市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抢抓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全域一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2年,贵溪市、余江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义务教育“县管校聘”改革经验被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列为教育改革项目;余江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省级评估并申报国家评估认定,义务教育迈出了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步。一、以全域为导向,坚持高位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义务教育师资、经费、设备等办学条件进行考察,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呈现明显的断裂与失衡,而城乡义务教育的分割、分离与分治及其带来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取向则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长期非均衡发展的制度与政策根源。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公平与优质发展,必须打破义务教育城乡分割、分离、分治的制度瓶颈,建立以“共生”理念为基点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丽  张苗妙 《人民教育》2023,(18):51-53
<正>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简称“教共体”)建设。“教共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或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或镇区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的学校发展模式。近年来,宁波全市60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覆盖率达100%。同时,宁波市江北区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海曙区、余姚市经验入选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5.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薛二勇 《人民教育》2022,(20):13-15
<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优质均衡的核心是公平和质量。公平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质量的公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公平的质量也不可能持续发展。[1]我国教育公平发展逐步深入,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逐步提升,实现了“有学上”,但“上好学”仍然任重道远。[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保障,这要求发展适切的教育,其体现为:充足的教育机会、充实的教育过程、充分的教育结果。  相似文献   

7.
天津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软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间及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水平差异显著.实现高位均衡发展目标,重点在于解决影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源问题,创新以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龙头机制,培植城乡一体、区域创新、学校特色的内生发展机制,形成以一带三、全面提升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娇 《教育导刊》2011,(10):5-8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强调的是优质、均衡两个价值旨归,其价值追求本质上体现了实现教育公平、追求卓越的当今国际义务教育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力资源储备、建构稳定社会的要求。在追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葆有理性地规避追求“优质均衡”过程中的认识、实践误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延安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使每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延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义务教育历经扩容增量、重点建设的教育普及,达成固本增速、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进而要转向改革创新、质量导向的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优质均衡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和结构上的优化与升级,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优质均衡的实质是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其学校实践框架是:实现学校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文化、德育工作、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学校治理和学生评价等要素的协同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操作策略包括:明确优质均衡导向,落实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创新多维协同模式,以学校变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坚实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县域在推进城乡师资均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优质教师均分,而是要追求教师整体优质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师资优质均衡,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可以通过专项培训等工作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最终达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湖南冷水江市主动实践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在全面调研分析该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基础上,从投入不足、城乡教师队伍不均衡、城乡学校课程实施不均衡三个方面指出了造成教育不均衡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投入、改善待遇,城乡统筹提高队伍素质,城乡统筹配置和培养师资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历经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两个阶段后,当下工作重心正向优质均衡阶段推进。国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均衡发展战略确立了法理基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义务教育举公平之旗、走均衡之路的阶段目标和关键举措。国家通过“撤点并校”和“全面改薄”优化学校布局并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了“以县为主”和“转移支付”为核心的经费保障机制;推出“特岗计划”“国培项目”等举措助力教师队伍提质增量;以“集团办学”“学区管理”等举措缩小校际差异;出台“两免一补”“就近入学”等举措重点关注弱势群体,以坚守均衡底线。文本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往20年经验得失,以期对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2023,(22):20-21
<正>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基础工程。近年来,重庆市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基本市情,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以推进公平发展、质量提升为中心任务,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进、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总体思路,坚持优先保障、政府主责、补齐短板、改革创新,着力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郝新峰 《河北教育》2023,(Z1):36-37
<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着力推进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继“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教育民生政策。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近年来,鹿泉区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以“五个持续”工作思路为抓手,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梁春晓  蒙嘉林 《教育信息技术》2009,(12):F0004-F0004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26号)中“实施优质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精神,有效推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11月12日上午10时,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在广州联合举行“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暨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7.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08,(12):10-13
义务教育的“免费旋风”令人欣慰地从贫困县刮到农村再到城市,可以预期,当所有未成年人都能无困难、无障碍地接受义务教育之时,公众的视线将转向每个人所受教育的质量是否均等。如果说,保障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那么,着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则是学校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从“起点”到“过程”直至“结果”的分步推进,每前进一步则意味着公平内涵的递进。均衡发展理念中的“均衡”,是有差异的均衡,是追求优质的均衡,也是动态的均衡。就东、中、西不同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来看,大致有如下类型:(1)不断提升底线的“成长性均衡”;(2)强势弱势不断互动和共建的“分享式均衡”;(3)将差异不断转变为发展资源的“有效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洪泽县作为江苏省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示范区之一,在扎实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有效做法:优化布局调整,使教育资源整合趋于优质均衡;加大经费投入,使城乡办学条件趋于优质均衡;完善共享机制,使城乡师资配备趋于优质均衡。  相似文献   

19.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深化我国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是立足于新起点的"高位均衡",需要明确目标内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的潜能,促进其内涵式发展,并要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得外部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两基”人口得到全覆盖,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日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我国仍面临涵养义务教育质量文化生态、精致化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差异配置、农村学校优质师资可达性以及农村学校信息化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要推进认知更新,涵养质量导向的教育生态;要体现积极差异,实施尊重多维特征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三个课堂”融入性应用模式;要坚持全员关注,建立增值教育评价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