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球迷骚乱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认为在球迷骚乱群体中,球迷个体与球迷骚乱群体的存在目标、存在属性无关的社会属性已经消失,但其个人的"存在"并没有消失,确证个人的"存在"仍然是左右球迷个体行动的驱动力.球迷骚乱群体中仍然存在着心理竞争,这种心理竞争是球迷骚乱群体中愤怒等情绪得以相互传染、情感得以相互强化的根源.在静态的层面上,球迷个体同时受到生存本能和球迷骚乱群体的原有心理联系的影响;而在动态层面,球迷个体同时受到生存本能和球迷骚乱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5,(3):50-56
球队认同是球迷研究领域中一个较为成熟的议题,对理解球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梳理球队认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球迷心理健康、球迷忠诚和球迷暴力等方面。其中有研究证实了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的相关关系;球队认同与球迷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对球迷应对球队成败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包括与球队战略性的联结、偏倚的归因、偏倚的回忆和预测,此外球队认同—社会心理健康模型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球队认同与球迷忠诚、球迷暴力的正相关得到证实,但由于研究立意不同,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存在着矛盾性。未来研究应明确球队认同的建构方式并与球迷动机的研究紧密结合,考虑球队认同与其它变量对球迷行为的协同影响,改进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最后,在反思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球队认同本土化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6,(3):94-99
球类运动赛事在整个历史中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娱乐性,但与之伴随的球迷非理性乃至暴力行为一直存在且层出不穷。球迷非理性局面如果失控,就有可能导致"流氓化"甚至违法犯罪的产生。近期发生的"四川球迷与辽宁球员斗殴"事件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从法社会学层面来说,球迷可能基于支持球队的的认知机制,形成笃信和偏执的情感依附;这也说明球迷群体的亚文化属性,以及球员和球迷情绪共鸣和渲染的可能性空间。从法哲学层面来说,球迷非理性行为与球类比赛内在强烈的"竞技性"相关联。在法治理念引导下,有效协调多部门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作用,并深度剖析规范层面中球迷在明确其规范性定位的前提下,协调对于足球运动赛事中多重细节的情绪依附,有助于从根本上推进球类赛事安全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曝光     
《网球》2010,(3):21-21
2010年澳网赛场再次传来球迷滋事的消息。1月18日,在斯特潘内克和卡洛维奇的澳网揭幕战中,捷克和克罗地亚球迷发生冲突,最终,11名球迷被逐出球场。Ⅸ太阳先驱报》摄影记者在对滋事球迷进行拍摄时被扇了一记耳光。20日,在智利名将冈萨雷斯和土耳其球员伊尔汗的比赛中,酗酒的智利球迷点燃了私自携带入场的焰火,最终35名球迷被赶出球场。  相似文献   

5.
张宾 《新体育》2020,(2):111-111
2020年第一天,江苏肯帝亚主场与辽宁的比赛中,爆发了主教练贝西诺维奇与球迷的肢体冲突。前者被当值主裁判驱逐出场。放眼职业体坛,主队教练与主队球迷爆发肢体冲突,类似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一般来说,客队人员与主队球迷发生冲突的概率更大。2015-16赛季,辽宁球员与四川球迷爆发冲突,便是例证。  相似文献   

6.
万文博  王政 《体育科研》2017,(4):16-21,2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球迷越轨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治理我国球迷越轨行为的规避策略。研究认为,我国足球联赛中球迷越轨行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产生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因素、球迷自身心理因素,也有组织管理的不足以及媒体过度渲染等。治理足球球迷越轨行为不仅应注重球迷道德教育与引领,而且要强化足球联赛职业道德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司法介入,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球迷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球迷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提升球迷赛事参与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强化球迷的认同感与满足感,构建CBA球迷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模型,运用bootstrap、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球迷价值共创显著正向预测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获取使用、风险共担维度对组织认同的影响中,满意度、情感体验起调节作用。2)球迷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风险共担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获取使用、透明度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满意度减弱与情感体验增强的条件下,组织认同对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呈增强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俱乐部提升球迷主观幸福感的操作性建议:1)CBA俱乐部可以服务主导逻辑为出发点,将球迷引入赛事全流程中;2)CBA俱乐部可通过营造体验情境、优化互动方式促进球迷的价值投入。  相似文献   

8.
疯狂的代价     
《当代体育》2008,(4):47-47
“小皇帝”詹姆斯一直都是球迷心中的偶像,在与尼克斯的比赛中,詹姆斯的出色表现使得球迷更加疯狂。当两队的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名17岁球迷为詹姆斯的表现所折服,他情不自禁,直冲向詹姆斯,向他心目中的英雄表达敬意。球迷的举动让保安措手不及,好在他们的身手过硬。很快将球迷制服。这名17岁的球迷将以过失犯罪被控告,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9,(1):90-96
职业篮球球迷暴力具有典型的社会学意义,不具有个体病理学特征,是球迷带有强力感情依附,与他人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交流方式,可分为球迷与球迷、球迷与裁判员、球迷与运动员、球迷与教练员、球迷与保安等五种类型。尽管从"赛场管理"和"职业管理"的角度对规制职业篮球球迷暴力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成效,但缺少对其实践逻辑的阐释。根据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惯习—场域"论对我国职业篮球球迷暴力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惯习是球迷暴力形成的内化图式、篮球场域内构建了球迷暴力的集群行为、篮球场域间提供了球迷暴力的实践空间,建议通过摆脱消极惯习,培养球迷正确的竞争观和得失观;加大法律干预,加强篮球场域的反球迷暴力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对体育场域的良性影响三个策略来规制我国职业篮球球迷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球迷写歌是许多文艺工作者多年的夙愿,如何写好球迷?如何表达球迷的心声?音乐工作者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然而,好的球迷歌曲还是太少了。《啊,球迷》是从作者创作的三十多首球迷歌曲中选出的一部分,三位作者都是狂热的球迷,他们熟悉球迷的生活,熟悉球迷的感情,《啊,球迷》较好地反映出球迷的风采。作者尽管很少写歌词,然而,为了抒发球迷那火热的情感,为了表达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他们终于奉献出这组球迷的歌。歌词还不够成熟,还显得粗糙、单纯,甚至不像歌。我们热切希望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批评指正,并为歌词谱曲、演唱,在传唱中再作反复修改,使中国球迷通过这些球迷自己的歌曲表达心声。  相似文献   

11.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全世界有着最多的球迷,他们创造出了各种球迷文化,球迷文化是作为主体的的球迷与作为客体的足球运动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实体层面、行为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特殊文化。这些球迷文化或积极或消极,并且总能给球队的成绩带来一些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足球球迷文化与球队成绩是否存在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引导中国球迷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为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提供良好的球迷文化,促进其水平的提高以及在赛场上的成绩,争取早日实现男足再入世界杯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谁是赢家     
央视与中国足协就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问题终于达成协议了,从球迷终于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甲A联赛这重意义上来说,球迷确实是这项协议的受益者。但是,对某家媒体把球迷视作该协议的惟一受益者的说法,我很不以为然。央视与中国足协在这之前为什么口咬脚蹬,谁也不肯退让?那是因为他们都想从这份协议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并没有考虑多少球迷的利益。否则,便不会让“广大球迷”干着  相似文献   

13.
姜涛 《新体育》2008,(2):51-51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足在一场比赛中以2比3负于客队,大量主队球迷认为是裁判误判导致失利,迟迟不肯退场,并与客队球迷大打出手,现场一片混乱。200名武警官兵迅速到达事发现场,将闹事球迷强行冲散,将挑头闹事分子擒住,迅速带离现场。闹事球迷被向两侧驱散,事态得到平息  相似文献   

14.
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的中英足球球迷文化进行比较,认为:集体认同是球迷产生自我区隔、群体效应以及球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集体认同视域下英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对骑士精神的继承、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认同以及忠诚的球迷等方面;中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足球场上民族主义和战争隐喻的体现、功利性以及球迷认同的多元性等方面;球迷的情感个体与群体认同程度差异,足球文化的内涵与继承主体差异,球迷文化的倾向性差异,球迷构成的主体和认知差异是中英球迷文化的主要差异。研究进一步认为促进球迷文化的组织化、规范化、提高球迷的集体价值认同和整体素质,发展和繁荣足球文化,促使中国足球文化由过去的模仿、盲从走向自我回归和蜕变,繁荣足球文化产业提高足球文化赋值是未来中国足球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叶婉 《乒乓世界》2014,(8):126-127
巴西世界杯结束后,真球迷、伪球迷们都不用为再熬夜看球松了一口气。而在乒乓球的世界里,却很少有真球迷和伪球迷之分,也许是因为作为国球的乒乓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或者是乒乓球于中国人来说,早已深入人心、融入所有球迷的生活中了。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4,(5):59-62
本文从仪式和宗教的理论视角入手,依靠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球迷狂热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现代运动项目经历了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保留了仪式性的隐喻,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寻找平衡并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互动仪式是球迷实现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基础;足球项目具有宗教性的表征,这给球迷的崇拜和痴狂提供了动因;球迷对球星的崇拜来源于赢球崇拜情结和多元因素的共同作用;情感上的狂热和行为上的偏执是球迷文化的共同特征;作为社会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球迷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一线球迷的行为表达更为痴狂,二线和三线球迷的行为表达方式相对温和。  相似文献   

17.
在广大球迷的支持与帮助下,肯尼士球迷俱乐部越办越红火,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园地“升级”为深受大家喜爱的专栏。肯尼士公司为答谢球迷朋友的厚爱,将给部分优秀读者赠送新年礼物,并提醒球迷朋友注意:有疑问,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要交友,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想抒情,找肯尼士球迷俱乐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足球主场看台球迷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主场看台球迷群体呈现出职业多样性、队伍年轻化等特点,球迷对主场门票价格认同度较高,对南昌队忠诚度较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球迷群体,但球迷在整体素质上、对自身权利与义务认识上偏低,赛场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并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江西省足球良好主场看台球迷氛围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和发展江西省足球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集群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集群行为整合模型分析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结果表明:(1)对354名足球球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足球球迷具有鲜明的集体身份认同,球迷暴力行为是情绪与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与van Zomeron与Thomas的观点一致;(2)由集体身份认同、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意愿形成的路径是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的情绪通路,集体身份认同、集体效能和暴力行为意愿形成的路径是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的认知通路,两条通路在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对于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心理过程,集群行为的社会认同理论模型(SIMCA)和社会认同封存模型(EMSICA)都具有一定的解释性,但是SIMCA模型应该更加适合具有群内相吸、群外排斥特点的足球球迷群体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队长卡西利亚斯高高举起崭新的德劳内杯,2008欧锦赛在西班牙球迷的狂欢中落下帷幕。随后,在决赛最佳球星的颁奖典礼上,由欧锦赛合作伙伴嘉士伯邀请的中国球迷为西班牙队的托雷斯颁发了最佳球星奖杯。该名球迷出人意料地穿着印有四川雄起的 T 恤亮相,让本届欧锦赛划上了饱含中华民族情感的句号。这位来自上海的外企职员金先生,正是此前嘉士伯与央视联袂的阿尔卑斯行动节目在全国观众中抽出的惟一幸运儿。他实现了无数球迷梦寐以求的理想——现场近距离观看偶像队的决赛并把奖杯亲手颁给最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