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雄 《新体育》2006,(11):12-13
10月3日,意大利都灵,中国击剑品到了22年来久违了的胜利快感,那一天,在世界击剑锦标赛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上,上海剑客王磊以6比5险胜葡萄牙选手乔奎姆,夺得中国男子重剑历史上首枚世锦赛金牌,成为自1984年栾菊杰夺得奥运会女子花剑金牌之后,又一位站在世界剑坛巅峰的中国剑客。 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将这次胜利视为新一代中国剑客对中国击剑创始50年的伟大献礼。  相似文献   

2.
以重剑交锋制胜规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访谈、文献和逻辑分析法,对重剑结构和作用进行解析,认为:击剑点、击剑线、击剑面为三个基本技术要素;接触武器交锋与竞速是重剑交锋的两大制胜规律;破坏与关闭击剑线是重剑交锋接触武器的主要形式;运用力学原理是控制和改变格斗点的关键;非武器接触在目标选择、角度变化等方面是交锋竞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击剑运动开展的历史虽短,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无论在击剑理论的研究和运动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击剑运动冲出亚洲,立足世界剑坛作出了贡献。然而,我国各剑种之间的水平发展不平衡,男、女花剑已具世界一流水准,男子重剑却难与世界强手抗衡。造成男子重剑这种落后状况的原因很多,关键在于对击剑“以我为主,积极主动,以攻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理解还不透,对重剑“快、狠、准、变”的制胜因素认识还不清,以致训练缺乏实效。因此,重剑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在充分理解击剑战略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重剑的制胜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重剑的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快缩短我国男子重剑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本文着重对重剑的“快、狠、准、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6年击剑世锦赛王磊夺冠的心理、技术和战术等重要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男子重剑的发展规律及制胜因素,旨在为提高中国男子重剑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击剑是斗智斗勇的技能项目,不但要求运动员有过硬的技术能力,更要有把全面灵活的战术应用到实战中的能力。冲刺技术在重剑比赛中运用得非常多,这是由重剑比赛的特点决定的。利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冲刺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和在实战中有此特有打法的运动员进行了简单的个案剖析。通过对冲刺技术的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击剑多变的战术,使中国击剑运动水平能够早日达到世界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中匈两国女子重剑队技战术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中国健儿经过顽强拚搏,夺得了男子花剑和女子重剑团体亚军,以及女子花剑第3名。这个各剑种全面突破的局面在中国击剑史上前所未有,尤其是女重团队更是不畏强手,闯人冠亚军决赛,尽管最后惜败于匈牙利队,但她们的战绩是中国重剑队夺得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1999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的烽火早已熄灭,但是对中国女重与匈牙利队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全 《体育科学》2005,25(8):33-38
研究了信息量与决策风格对不同水平和性别的击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以及江苏省现代五项队重剑运动员,共89名。用MANOVA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水平和信息量是影响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优秀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在决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远远快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员,而且也显著快于普通高水平组运动员。信息量主要影响击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但对花剑和重剑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认知风格影响花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认知风格和性别共同影响重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提示,决策速度可以作为高级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也是普通高水平运动员在向优秀级迈进过程中的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8.
2003年全国击剑冠军赛从3月份第一站开赛,到8月份总决赛结束,历时5个月。根据2003年度中国击剑协会的竞赛规程安排,这次冠军赛由3站分站赛及1站总决赛组成。男子重剑在这次冠军赛中参赛的人数和队数最多,个人赛和团体赛进入前8名的人次和队次也最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男子重剑竞争日趋激烈。本文根据冠军赛各分站赛及总  相似文献   

9.
对2010年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我国男子重剑技战术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重剑在世界剑坛上再创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重剑刺手前置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海  李维仁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40-40,41
根据2002年和2003年全国击剑冠军赛重剑比赛的临场观察、技术统计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阐述了重剑刺手前置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李达 《体育博览》2014,(4):16-25
击剑的起源与发展 击剑运动起源于欧洲,早在1896年希腊雅典第1届奥运会上就有击剑比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分为花剑、重剑.佩剑三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世界击剑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制胜因素,根据对世界优秀左右手重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进攻和防守反击技战术的实施情况和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他们的攻守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我国重剑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希望能够为缩短我国重剑选手与世界高水平重剑选手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重剑的快速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 1988年,全国击剑锦标赛的女子重剑冠军,是北京姑娘吕健。她身高1.78米,也许由于身材瘦俏的缘故,看上去显得颀长而秀丽。她的击剑动作敏捷,手握重剑,浦洒自如,风采动人。二她步入剑坛四个寒暑,刚满17岁。要说她能成为击剑名手,确实没人想到,就连知情的街坊四邻,也不曾相信。吕健小时候是个小病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击剑项目前三名成绩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奖牌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大洲击剑发展的格局,对男女每个剑种的发展情况加以具体介绍,总结了历届奥运击剑项目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奥运会击剑项目由早期的欧洲独强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亚、美洲有实力与之抗衡的竞争格局;意大利和法国在男子花剑和男子重剑占有绝对优势,匈牙利是男子佩剑的王者,女子花剑的强国是意大利,女子重剑和女子佩剑各国之间差距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震城 《体育科研》2007,28(6):72-74
通过对上海击剑队男子重剑项目的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从而提高击剑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为我国击剑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对于我国国内击剑运动的发展,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赵传杰在我国击剑运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击剑运动虽然人数上不断增加但是各剑种之间发展不平衡,男子花剑,重剑,女子重剑发展的比较乐观”,由于男子佩剑在08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异军突起,给了我国击剑新的活力,而女子花剑的发展相对有所减弱。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制定法规和科学的赛制,提倡科学化训练为途径,加强培养后备力量,提高裁判员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击剑运动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击剑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技术动作,以剑的技巧来完成进攻或防守的运动。有悠久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武士时代。击剑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今天已遍及世界各地。根据武器不同击剑分花剑、佩剑和重剑三种。  相似文献   

18.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击剑队表现优异,雷声获得男子花剑个人赛冠军,女子重剑团体则在世界之巅绽放最灿烂的"中国笑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击剑在中国仍是一个潜优势项目,基础还很薄弱,无论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数量,还是裁判员的水平和科研人员的服务意识,都需相关从业者认真思考,以促进我国击剑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1奥运会击剑比赛选拔办法与赛制特征奥运会击剑比赛的选拔制度和比赛办法,给非欧洲运动  相似文献   

19.
杜震城,这个名字对于一名普通体育爱好者或许略显陌生,但在击剑这个领域可谓名声赫赫。这位曾经驰骋剑坛多年并为上海取得过骄人战绩的剑客,如今早已褪去战炮,加入了少帅行列,成为中国重剑实现立足世界强队行列这一目标的中坚力量。杜指导言语不多,给人感觉比较内向,只有当你将话题转移到击剑或者他的爱徒时,他才会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03,(10)
击剑起源于欧洲,由古代决斗演变而来,分为花剑、重剑、佩剑三大剑种。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男子花剑和佩剑列为比赛项目,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增加了男子重剑项目。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列为比赛项目。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增设女子重剑。2004年奥运会女子佩剑将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