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意识地理学是继行为地理学之后的一门全新学科, 它弥补了传统行为地理学的不足, 从根本意义发挥了人文关怀的当代学科优势, 继而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的根本和谐作出贡献。文章在深入研究潜意识地理学这一新学科的核心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指出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其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地理学自20世纪30—40年代产生以来,只有少数人对它进行过断断续续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少数人对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任务与内容、方法与意义等进行了探讨。而对于实践方面,教育规划、学校布局、区域教育发展、地区教育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多。可见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研究者数量极少,兼具地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微乎其微,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论文对教育地理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当把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明确划分为研究"是什么"认识问题的教育地理学和"怎么做"操作、实践问题的教育布局学两方面,并对教育地理学的出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者,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文章阐明了可持续发展与高校教育的关系,并介绍了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调整着我们教育观念,使我们把为人的发展服务与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统一起来,从而将人的发展推向了教育的中心位置。人是以生命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因此,教育就应当承担起引导生命发展方向的责任。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生命教育,关注教育与生命的关系。今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年一2014年)的第一年,这是一项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旨在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影响决策和人们的行为。其实,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一种关于价值观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要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罗明东的又一部新著《教育地理学》( 2 6万余字 ) ,在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师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下 ,于 2 0 0 3年 1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和“十五”规划两项课题 :“云南教育区域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教育地理学研究”一系列成果的集中展现。该书从研究教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 ,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又以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 ,再从教育学的角度着重研究了教育区域和区域教育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与对策 ,是当前国内第一部…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三点内容:一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来源,了解我们团队现在所做的工作;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演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优质教育;三是全球行动计划,这是我们工作最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共同规划的未来。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我在1985年曾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但是很遗憾当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及意义,论证了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地理学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本文阐述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合作的目的.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手段、途径或者工具,而且表现在它在丰富"人"的含义和扩展人的价值方面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当今全球的共识.因此,"人的发展"和"教育"这两个术语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我们每个人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这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教育必须贯彻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地理学科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在当前形势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1-132
近些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自杀或他杀等极端行为屡有发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孝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孝道观念,还是孝道教育,无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当代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尖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便有了发展问题.古代社会,人类自给自足,对自然界的索取造成的危害还不大,自然界完全可以以自身的补偿能力来弥补人类对它的索取.  相似文献   

14.
所谓绿色教育,即对人的大脑的正确开发、保护与利用。绿色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 所谓绿色管理,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它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物质资源利  相似文献   

15.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教育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转换之际,我国政府已正式确立了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略。其中以谋求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自然涉及到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教育这种维系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提出了重大的变革要求,从而拓展了当代教育的思维空间。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优先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发展模式,它所关注的核心是人,这就必然使有识之士重新考虑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挺  刘幼昕 《教育导刊》2001,(15):13-1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上千年,它促进不少人成长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精英,但在常规操作中,如何对更大层面的学生实施这一理念却是困扰我们上千年的一个难题。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你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人的情况进行教学,这不仅要求老师有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者,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天人合一”的起源与发展“天…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是对人的素质教育,它包含科学知识、道德规范、现代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拥有这种基本素质,就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如何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平常的各科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呢?又如何让他们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使人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呢?现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补强法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本世纪初提出的,曾被誉为“是行为控制理论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理论。”补强法则的涵义是:能得到满意结果的行为将重复出现.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感到满意,他便想重复去做那件事。人们在具体行为实践中已充分证明了这一法则不但对塑造动物行为有用,而且用它来塑造人的行为收效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