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人物性格展示的一面镜子。成功的语言描写首先在于传神,即语言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等,使读者看了人物的语言,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就是说,成功的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当是个性化的,是能够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孙犁的《荷花淀》中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几句对话,真是  相似文献   

2.
周洁 《中文自修》2024,(9):40-43
<正>鲁迅曾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可见,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旨都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2008,(13):68-69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鲁迅曾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处,只摘录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  相似文献   

4.
李娇 《辅导员》2015,(5):47-48
辅导点拨:本文的作者能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把“新妈妈”对“我”和蔼可亲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突出了“新妈妈”幽默风趣的个性。另外,作者还能适当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让“新妈妈”给人以朴实、勤劳、干练的印象。其中“愣”“笑眯眯”“乐呵呵”的神态描写很传神。小作者描写细腻,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新妈妈”对自己浓浓的亲妈情,读来很感人。  相似文献   

5.
人物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鲁迅先生曾说过:"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点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即能看出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为了使人物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在进行语言描写时;常常要对人物内部情绪、外部表情、体态动作、声音色彩等加以描绘。这就是语言描写中的情态修饰。情态修饰有三种类型。其一,直接表现神情。这种修饰常选择一些能直接表现思想情绪的词语,如“高兴”、“热情”、“沮丧”、“冷漠”等,或巧用形象的比喻,如“斩钉截铁”、“如获至宝”等等,对“说”的神情进行形容。如: ①“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澹然的回答。②“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嫂  相似文献   

7.
谭芳 《广西教育》2012,(10):45-45
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语言描写是最能够展现人物个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白。描写人物语言,也是有“秘诀”的。1.提示语里要有描写。要不惜笔墨把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心情等,在提示语中作出准确、鲜明的描写。例:①他摇头晃脑地,嘴巴像机关枪似地劈里啪啦地说了起来:“我叫王林,王家祖先有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唐代诗人王勃、王维……”②蒋伟先清了清嗓子,再摸了摸脑猎人打了个呵欠说。(《大森林的主人》)③“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3.描写人物的语言要富有个性。描写…  相似文献   

9.
欧阳健平的《灵犀》是一篇写得非常有特色的作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表达藏而不露的真挚情感的。古人云:“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不仅能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灵犀》中的父亲的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完成的。父亲所说的话儿虽然不多,但每句都透着威严,有时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冷漠,然而其中却有着一位父亲望子成龙的那种急不可耐的期盼。寥寥数语,一位典型的严父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我”的形象塑造则是通过心…  相似文献   

10.
一 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心灵辩证法”的艺术大师,同时他亦是描绘人物肖像的世界级大师。 所谓肖像找描写,就是“用生动、精确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人物外在形态的各个方面的特点”,①如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饰物、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动作等。肖像描写有多种多样的手法:有人物相对静止时的描写,也有人物活动过程中的描写;有正面  相似文献   

11.
写人要写出个性,把人写活。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于漪老师曾打过个比方,说文章好比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要想把人物形象写得生动鲜活,离不开描写。下面谈谈描写:(1)外貌肖像描写展示人物外貌特征。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尤其要竭力刻画眼睛。鲁迅描写祥林嫂“眼睛间忽一轮,”曹雪芹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都是极好的范例。(2)语言描写揭示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一是要直接描写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曾这样说过 :“文艺作品不是陈述概念 ,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同进入文化界的青年突击队员谈话》)这句话主要指文学作品要描写活生生的人物和景物 ,但也可采用它来说明语言的形象化问题。要使语言形象化 ,就在于使你的语言能活灵活现 ,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人物和各种环境 ,给读者一种仿佛可触可摸 ,人物景象历历在目的感受。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一、充分调动头脑中平时观察到的那些“形象储备” ,让这些“形象、图画”转化成文字形式。如写“幼儿园” ,只说“幼儿园是一座美丽的乐园”远远不够 ,这只是干巴…  相似文献   

13.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14.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就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自我流露,读者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体察他们的思想脉搏,情感流程,并能推知他们的身份,地位。因此,笔者以为:描写人物应精心选择和提炼能表现个性的语言,并使之具有立体感。由此可见,只有恰当地驱遣人物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立体感,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没有谈话对象时人物的自言自语。古人说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肖像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相貌、穿着、神情等的描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好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写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写人呢?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如《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多次描写,《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等。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衬托,使人物更形象,更鲜明。常用的侧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景衬人,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人物心理;一是以人衬人,就是通过其他人的反映,从侧面来衬…  相似文献   

18.
人物肖像描写,亦即人物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面貌、身材、表情、服饰等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辅助手段,恰当的肖像描写有助于反映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地位、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等。正如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所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不少中学生朋友来信问我:“我写写人的记叙文,既考虑了选材的典型,又注意表现人物的个性,可作文写得并不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写写人的记叙文,不仅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且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描写,但文章写得也不成功,这到底又是为什么?”“我写写人的记叙文,自己读起来感觉还可以,可就是感动  相似文献   

20.
要把人物写具体、写活,就得让人物说话,即对人物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人们常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正是人物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心灵表述,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所以,语言描写就成为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描写首先要注意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等,要有个性特点,避免“千人一腔,众口一词”。其次,要选择与话题有关的语言来写。写语言不是有话必写,而是要选择与中心话题紧密相关的内容来写,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写。再次,要写清楚人物到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