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Web2.0技术在教育技术培训中曾被视为一个热点去深入研究,但以往的研究是理论探讨远多于实践探索,且多关注Blog的应用,对整合多种流行Web2.0元素缺乏系统的实践,故无法真正发挥Web2.0的优势。开发基于Web2.0的网络支持平台,实现Web2.0所倡导的"参与、创造、共享"的价值理念,引领教师在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中体验教育技术的精髓,正是本文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2.
Web2.0互联网技术,以人为核心,因其倡导"参与、协作、共享"而改变了教育教学的设计理念.结合Web2.0网络技术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Web2.0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型,依据该模型对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共同体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学习技能:新媒体素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为特征的Web2.0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要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必然要求用户具有新的媒体素养.通过Web1.0与Web2.0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参与"是Web2.0媒体的本质体现和要求,在这种媒体环境中,要着力建设参与性文化,培养以参与素养为核心的新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Web2.0到Web3.0的发展视角,研究终身学习平台建构。建构一个能体现Web2.0和Web3.0的学习理念,真正体现学习自主化、个性化、互动性、多样化及资源高效共享的特点,实现智能检索、快乐学习的终身学习平台,是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Web 2.0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个性化、社会性、开放性"的鲜明特性,为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知识共享的视角审视,Web 2.0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实质是学习者借助各种Web 2.0工具,经由寻求知识、供给知识、互通知识、享有知识等活动建立起的关联与交互。为顺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迫切需求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知识开放共享环境建设"的发展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索构建支持知识共享的Web 2.0个人学习环境,尝试依托课程学习深度剖析Web 2.0个人学习环境中知识共享方式与策略,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验证。研究发现,为实现对知识共享的支持,Web 2.0个人学习环境需要从学习者、学习共同体、学习工具、知识库等基本要素出发进行整体构建;交互是支持知识共享的核心机制。由此,促进Web 2.0个人学习环境知识共享的方式与策略主要有三种:连通性交互、传递性交互和认知性交互。个案研究表明,这三种方式与策略对学习者的知识共享文化与态度、知识获取与整理能力、知识表达与传递能力、知识内化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挖掘Web2.0优化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美国的开放网络课程、英国开放大学网络课程、中国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及其他网络课程为研究样本,对Web1.0与Web2.0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方式、学习模式、学习评价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Web2.0可实现网络课程资源的师生共建,可实现网络课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社会化协作学习、开放式研究性学习和全面的评价主体多边的形成性评价,最后提出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Web2.0时代下的社会化批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页批注是指用户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可以对Web页面的内容进行批注。笔者将Web2.0的理念引入网页批注,提出并定义了社会化批注的概念,探讨了社会化批注的现状和应用,认为社会化批注将成为一种新的Web2.0应用,有较大的教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难题。近些年来,Web2.0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互联网格局,同时也给教育方式和手段带来了变革。本文在分析个性化学习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师范院校公共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介绍如何利用Web2.0环境建构个性化学习创新模式,以及在该模式下对学习路径、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设计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Web2.0的突出特点是动态性、交互性、参与性和可控性,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理念。其功能强大、操作简易,再加上免费开源,为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大大降低了门槛,使教师能够减少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有特色的网络课程并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Web 2.0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互联网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这一理念而产生的各种应用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关注.结合基于Web 2.0环境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平台建设实践,分别从课程平台设计思路、Web 2.0技术的教学应用进行探索,总结经验,以期对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是多媒体CAI课件与Web技术的结合。本文通过基于网络的《高等数学》中的教学课件实例,对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优化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一价动词"跑"后出现宾语,形成"跑+NP"结构。"跑北京"的D-结构中,"跑"采用语义"为某种事物或利益而奔走"。作为"奔走"语义解释的二价动词"争取"授格给NP,使NP满足其承担题元角色的可见条件;介词"为"给NP分派"目标"题元角色。"跑"是"奔走"的语音解释。对"跑北京"中"北京"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跑+NP"中的NP。"跑+NP"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3.
"开采沉陷学"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针对其知识面比较广、学时不断缩短的情况,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并开发制作了用于本课程的教学的CAI课件。该教学课件对"开采沉陷学"课程的整个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语“你想死我了”和“我想死你了”主宾位置相反却表达相同的意思,都是“我非常想你”之义.能进入“X+死+了”句式的词语还有不少,但只有“想类动词”有这种特殊现象.本文试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探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这与“会话礼貌原则”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运用语义语法最基本的原则“词语组合的双向选择性原则”,对“大+V”一类结构的语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进入该结构的大部分V在语义上都是不自足的,并提供了一些对语义自足进行补救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发现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强的系列魔幻电影,它采用"项链式"叙事结构,从第一部到第七部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这便是"项链链条",然而每一部又有各自鲜明的叙事结构及叙事事件,犹如"项链珠宝"和"金银配饰"。七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上的"项链链条"按照"社会契约+违背+抗争×n+社会契约的重建"的方式拼接,每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上的"珠宝"则按"βγδεηθABC↑DEHFRs↓"这一排列顺序展开、衍生和变化。同时每颗"珠宝"周围布满了"突变"与"悬念"的别致配饰,这些配饰经过导演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恰当地营造出契合观众心理的观影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设计集"看、听、模仿、练习"四位一体的人机互动式英语音素教与学模式。展现FLASH技术创作"学习英语音素"课件的探索,把英语48个音素发音的口形、舌位、声带的运动过程与教师的发音要领讲解、发音示范通过动画手段同步展示给学生。课件还设置了"跟读演示"和"单词练习"键,人机可互动交流。另外对在FLASH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为使用FLASH软件丰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来+V(P)”句存在两种不同的语义,其一表示连动义,成分间关系松散;其二取整体义,框架中不宜插入其他成分,“来”语义虚化(学界称“来2”),重音在“人称代词”。本文认为,“人称代词+来2+V(P)”具有构式地位,构式义与“责任”义有关。本文以人称代词“我”为例,考察了“我来1V(P)”句大量真实语料,认为“我来2V(P)”的典型构式义为言者主动承担责任,非典型语义表示言者对行为/话语权的宣示。其中,V(P)的语义特征受到构式整体义的制约。在构式整体语义中,“来2”是起关键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