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范德中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5-175,299
英语词汇量虽大,但构词方法却有章可循。掌握了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也就找到了扩大词汇量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构词法与英语词汇记忆之间关系的分析,设计出种种方法,这对英语初学者扩大词汇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词缀的含义,去猜测出陌生词汇的相关意义。对于学习英语者来说,通过词根、词缀来记忆单词等于寻到了“源头”,才是睿智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颖 《科教文汇》2009,(27):177-178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成为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分析式记忆法,即运用英语的词根和词缀对单词进行分析。首先是介绍了词根和词缀构成单词的几种基本模式以及前缀和后级的变体,同时阐述了单词的意义与词根意义和词缀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有限的词根和词缀,运用分析式记忆,就能更好地记忆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成为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分析式记忆法,即运用英语的词根和词缀对单词进行分析。首先是介绍了词根和词缀构成单词的几种基本模式以及前缀和后缀的变体,同时阐述了单词的意义与词根意义和词缀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有限的词根和词缀,运用分析式记忆,就能更好地记忆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4.
李广升  许薇 《科教文汇》2009,(21):154-155
词缀规律的研究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词介绍了以M,N结尾的词头字母组合后接辅音字母的词汇构成规律,并对不符合此规律的例外词的词源进行追踪、剖析、归类总结,旨在帮助英语学习和教育者掌握构词规律,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词缀规律的研究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词介绍了以M,N结尾的词头字母组合后接辅音字母的词汇构成规律,并对不符合此规律的例外词的词源进行追踪、剖析、归类总结,旨在帮助英语学习和教育者掌握构词规律,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莫佳 《科技广场》2006,(5):109-110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计算机科学的词汇正以迅猛的速度增长和刷新。本文试图从计算机英语词汇的分类入手,探讨了计算机英语词汇在词义转移、缩略词、词缀法、混合法以及复合法等几个方面的构词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以简单有效地方法更好地掌握好计算机英语的规律特点,并更好的理解应用。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搭配的学习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利用英语词汇搭配,可以扩大词汇量,掌握单词的正确用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词汇搭配,词汇搭配的重要性以及英语中词汇搭配的教学实践,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和语言。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从高中的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有规律的掌握单词,找到适合学生自己记忆词汇的方式,并进一步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厉欣 《内江科技》2009,30(8):44-45
英语词汇贯穿英语学习的始终,能否很好地掌握词汇习得技巧并及时将其准确运用在现实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英语词汇难记,英语交流困难和过分依赖英语词汇汉语意义现象,本文将从音形对应、词缀词根、英文阐释、形象联系、文化追溯的角度进一步解析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0.
高婷婷 《科教文汇》2014,(25):155-156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搭配的学习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利用英语词汇搭配,可以扩大词汇量,掌握单词的正确用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词汇搭配,词汇搭配的重要性以及英语中词汇搭配的教学实践,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和语言。  相似文献   

11.
杨家丽 《科教文汇》2011,(2):105-106
在英语学习中彝族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及其文化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彝英语语言文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正负相关性,以及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指出彝族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从而使彝族地区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2.
张文甫 《科教文汇》2014,(5):128-130
部分初中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和学习英语,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了解不够,对系动词和实义动词的区别和用法混沌不清,从而导致他们容易犯系动词和实义动词不当混用的错误,这影响了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利于其英语思维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此类错误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相关英语语法规则的了解,按照英语的语言规则做出正确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法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规则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能力在自然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3.
史传龙 《科教文汇》2011,(1):132-133
本文首先探讨了英语商标词类别,继而以陕西中国驰名商标英译构词为例,指出了陕西中国驰名商标英译构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商标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策略,以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传播效率。[方法]检索我国和美国20082011年三个理科学科的权威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对比分析复合式标题的使用频率、形式结构、句法结构及常用表达。[结果]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使用频率低,形式结构不灵活,句法结构类型单一,过多套用某些词汇表达模式。[结论]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缺乏吸引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15.
王丽榕 《科教文汇》2013,(10):123-124
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函电撰写的重要原则。一封遣词造句严格遵循礼貌原则的商务英语函电,可以使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融洽,进而促成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词语和句型两方面举例,浅析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梁婕 《科教文汇》2013,(16):131-132,140
本文从形态、语音和结构格式等方面对英汉复合词进行比较研究,其结果表明:英汉复合词在以上三方面都存在异同。对英汉复合词进行比较研究,在词汇、翻译和教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概念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概念的映射进行研究,建立优化的汉对英有序映射模式,并采用基于谷歌距离的语义相似度算法进行实验,计算英文词之间的语义距离,导入原有汉英映射信息。通过实验分析,获得了按相似度排序的汉英映射模式,实现了多个英文词汇与汉词的对应并由高到低排列出来。该方法获得的排序结果基本满足要求,部分词语需要人工修正。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 《科教文汇》2013,(19):136-136,140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音标是记忆英语单词的基础,是英语单词的灵魂。英语音标就和汉语拼音一样,一个汉字,只要有拼音,我们就能把它拼出来,英语音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之间的对比,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简单化、兴趣化、趣味化、实用化,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英语单词,加快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巳炜 《科教文汇》2011,(2):122-124
人们常用动物词来描写人物的特征,然而许多动物词在英汉语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生搬硬套。本文从文化重合、文化冲突、文化移植与归化及文化空缺四个方面对英汉动物名词文化内涵的异同进行比较,同时研究其翻译策略,这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和冲突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Technical terms and proper names constitute a major problem in dictionary-based cross-languag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LIR). However, technical terms and proper nam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often share the same Latin or Greek origin, being thus spelling variants of each othe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two-step fuzzy translation technique for cross-lingual spelling variants. In the first step, transformation rules are applied to source words to render them more similar to their target language equivalents. The rules are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using translation dictionaries as source data. In the second step, the intermediate forms obtained in the first step are translated into a target language using fuzzy match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ique was evaluated empirically using five source languages and English as a target language. The two-step technique performed better, in some cases considerably better, than fuzzy matching alone. Even using the first step as such showed promis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