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AS理论视角,明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图,找出组成该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流程及惯例,并阐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与此同时,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化的遗传算法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扩散对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有显著增强作用,而产业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惯例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迭代计算中起到显著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比较管理的视角,通过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间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进行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分析中国与美、日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差异,以期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与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一定理论基础,提供管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评析及对常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平台搭建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常州产学研合作工作深入开展,加快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TRIZ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建设目标与原则,探讨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各子平台的功能,以期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提供具体的思路,加强学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学研各方尚未形成真正的合力,技术创新要素分散、交叉、重复,没有集成聚焦于产业持续创新链上。针对这些问题,从产学研合作模式入手,深入剖析合作模式与合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找出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纬度提出改进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医疗器械行业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并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析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文君 《科教文汇》2007,(10Z):219-220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一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体围绕江西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分别讨论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平台的实现有助于各类主体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江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产学研合作组织中存在着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联盟性质、联盟内知识产权契约、产学研联盟生产知识的属性等因素。从促进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集群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绩效与官、产、学三方互动配合的契合程度高度相关.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理论及吸收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中低技术集群中学研机构的作用,分析了企业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以90家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集群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中低技术集群中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包含了复杂联系机制的系统:并非所有的集群企业都可以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学研机构的知识资源,其根源在于企业吸收能力制约着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选择行为及创新效率.综合研究成果,探讨了中低技术集群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努力方向及对政府集群政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学研合作是日本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重视产学研合作,并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共同研究”和“委托研究”制度的发展及原因入手,研究日本企业参与两类合作研究制度的特点、实施结构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在分析日本产业界对创新认识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日本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企业视角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首先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然后利用江苏229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学研合作内容涉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利用、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联合开发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委托开发和咨询也发挥重要作用、但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处于比较次要位置等基本结论;接着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剖析,形成了不能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产学研合作应由基于成果的合作向注重能力的合作转变、加快提升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是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科学关联度出发,将我国31个行业划分为基于科学的产业和基于技术的产业两种类型,并采用改进的信息熵模型对两类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及创新质量进行了差异和时间演化分析,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我国基于科学的产业的发展困境提出政策性建议。结果发现,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科学关联度不高,且不同行业间产学研合作发展状况存在失衡。基于科学的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强度较低但创新质量更高,基于技术的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强度高但创新质量低下;基于科学的产业受环境动态性的影响较大,合作重心的逐渐下移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整体质量难以提升;我国两类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征已经形成聚类效应,并且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探询其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联盟政策及推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成效,在组织构架、规模和布局、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根据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基本要求,应加强联盟公信力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优化联盟结构和行业布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地区和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地区和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值均超过大型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小企业在安徽省17个地市中的技术创新效率位于生产前沿面的地区是合肥市、芜湖市、淮北市和六安市,在18个行业中技术创新效率位于生产前沿面的行业是皮革毛皮羽毛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尚未凸显,安徽省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促进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降低和消除政府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等措施对改善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尽管面临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科教资源,湖北省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状况并不理想。对影响产学研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缺乏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较少、利益分配不合理、缺乏理论创新与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最后分别从着重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选择和着重于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学研模式选择两个方面提出其合作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是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一种常见形式。本文认为在不连续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各不相同,因此提出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并对数字电视和电动汽车的产学研案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它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合作主体在享有独占收益的同时为产业技术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影响着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的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多赢离不开对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考虑.分别按照收益的独占性共享性、风险的可控性及可防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管理风险实现更多收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