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的市场本质,是产业利益的博弈。中国高铁“走出去”,悄然改变了全球高铁市场的格局,打破了日本、德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垄断世界高铁市场的格局,触动了高铁巨头的奶酪,必然引起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和包括运用知识产权等手段在内的竞争遏制。面对发展迅猛的全球高铁市场,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传统的高速铁路强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的重大影响,高铁"走出去"不仅是国人的期待,更是世界的召唤。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着重讨论了在新时期下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及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一条条高速铁路的修建和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的引领者。高铁俨然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率先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的背后,是一个个勇于拼搏、敢于创新、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贾利民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铁轨道板技术领域,国内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占有较大优势,当务之急是抓住有利时机"走出去"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开始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轨道技术、车组技术和列车控制技术三大部分,而高铁轨道技术是这些技术中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专利质量的关联因素和测度指标文献分析,构建面向产业安全的专利质量测度体系;选取高铁四大关键技术体系的全球793个PCT专利族为样本,结合层析分析法和专利指标计量实现专利质量量化测度,并以中国高铁为例检验专利质量测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高铁各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法国、日本等国家往往通过较少量的高质量专利对他国形成有效遏制;中国高铁存在数量多而质量低的产业风险。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专利质量的"均值-方差"产业风险识别模型,提出将专利质量融入关键产业专利战略及其专利预警体系中,以及开展"小而精"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点穴式"布局,以应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专利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8.
韩小红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12-117
从高铁技术输出海外过程中国际技术转移战略视角出发,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历程,对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从国际技术转移的战略主体、国际市场定位策略和国际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策略三方面进行补充,并根据技术转移相关理论指导,结合国际技术转移战略的内容,解释了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情况,为今后高铁技术跨国转移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实力不断增强,全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5%。中国从高铁产业的规模到建设速度,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结合这日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项目的签约,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肩负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当前关于高铁技术的专利争端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潜在风险。本文基于短期资金偿付能力、长期资金偿付能力、需求国意愿、中国意愿、既有专利数量5项标准,将国际高铁市场划分为招标型、预期盈利型、远期利益型和战略型,并针对四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提出进攻、防御、调控等相应的专利策略,最后从整体上对中国高铁的海外专利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地理环境对我国高铁桥梁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已在高铁桥梁领域很多新技术、结构以及材料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03年,我国开始了对高速铁路的自主规划和建设,到2011年,已有近1万km的高速铁路逐步开通。预计到2020年,我国200km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km,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海外跨境高铁投资风险因素结构关系,有效管理海外跨境高铁项目投资风险,对相关文献及海外高铁投资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建立海外跨境高铁投资风险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新加坡-马来西亚高速铁路(简称"新马高铁")项目投资风险因素体系进行层级划分,绘制风险因素结构关系图,找出"新马高铁"项目投资中的直接风险、源头风险以及过程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揭示各风险因素间的结构关系与影响机理,与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赋予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新的含义,即高铁产业的"走出去"和进一步"引进来"外商投资。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城市数据和中国高铁网络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高铁发展会轻微抑制我国FDI的流入。进一步引入交互项探究二者的关系发现当引入我国各地级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行政能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财政支出时,高铁发展可以改善我国各地级市FDI流入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铁的发展不能促进我国FDI的增长,但是可以通过我国政府合理规划高铁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来减轻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肩负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当前,关于高铁技术的专利争端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潜在陷阱。文章基于国际市场细分概念准则,以短期资金偿付能力、长期资金偿付能力、需求国意愿、出口国意愿、市场专利数量五项细分标准,将国际高铁市场划分为招标型市场、运营型市场、资源型市场和战略型市场。针对四种类型的市场制定了相应的进攻、防御和调控策略,并使每个市场的各种专利策略相互配合。最后从整体上对中国高铁的全球化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铁企业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知识产权是我国高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为敏感的问题,全球高铁市场迅猛发展,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还是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高铁"新兴成员",都对高速动车表示出浓厚兴趣。为使我国企业了解高速动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全球专利布局,本文以高速动车技术领域全球专利文献为基础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对中国高速动车技术专利布局给出建议,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进行预警,以便相关企业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自提出高铁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同时,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也排名世界前列。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受到社会各领域的极大关注。接触网是保障高铁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促进高速铁路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铁路出行需求,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高铁接触网安全角度出发,分析提高接触网可靠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有个体化的反遏制机制和标准化机制之争,但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基础性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进而发展成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当前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路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到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速度在300千米每小时以上的京津高速铁路。高速铁路运行速度的加快改变了原高铁桥梁的建设,增加了高铁桥梁的建设难度。为了建造出适应现今高速铁路运行的桥梁,必须对跨高铁桥梁建筑的设计施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借力高铁的有益启示,展望了抓住高铁建设机遇,加快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铁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给民航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高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高铁对民航业的影响,提出未来民航业应对高铁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