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概括性强,重于说理,疏于记事。在教学中,力求:1.走进教材,缘事悟理。明白一个人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件,就足以证明他的伟大。2.超越教材,读人悟情。通过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体验、理解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2.
《竹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4单元)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课文。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多数是"以事为本",即以"看人影""画人影""画竹影""论国画"等几件有趣的事为主线展开教学。"以事为本"地解读教材,固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教材的编著者也有意让大家"以事为本"地展开教学——课文的题目是"竹影",显然指向的是"事";课文  相似文献   

3.
“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第九册第二组课文是培养读写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好教材。 本组教材由《黄河象》、《落花生》、《小青石》,“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组成,重点训练项目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测重于写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写文章怎样才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并能联系学生的习作,克服不会取舍材料,平铺直叙,详略不当,没有重点的毛病。教学本组教材怎样围绕训练项目,从整体入手,培养读写能力呢?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材浅析 本组的三篇课文,都是以物做题目,但文体不同,《黄河象》是一篇结构严谨的科学小品文。《落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5.
杜惠芳 《读写月报》2022,(12):48-52
<正>[文本、教材分析]《爱莲说》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的第二篇文章。此单元的阅读主题为“修身正己”。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才能“修身正己”?要善于学习榜样的优良品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单元所选的其他几篇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陋室铭》,都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课文所写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6.
《阳阳在家里》学法指导与教学设计潘博(抚州地区教研室)一、教材特点《阳阳在家里》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写了阳阳在家里自己叠被子,自己洗碗以及自己整理书包的事,教育小学生要做自己能做的事。这篇全文注音的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相同,都是...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 ,以识字为主 ,同时进行品德教育 ,并包含各方面知识。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 ,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 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 ,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是对《史籀篇》的发展。汉代 ,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 ,取名《仓颉篇》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 ;史游作《急就篇》 ;李长作《元尚篇》 ;杨雄续写《仓颉》 ,取名《…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编排概况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保留了现行教材课文23篇(其中有5篇是从六年制教材调入的),新增选了9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和太阳比赛早起》、《我不能忘记祖国》、《雷锋日记二则》、《杏儿熟了》、《在金色沙滩上》、《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家还缺啥》、《五彩池》、《画杨桃》。32篇课文中包括讲读课文24篇(内含4篇看图学文),阅读课文8篇。另外还有4则读写例话,8个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9.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它是关于儒家"舍生取义"美德的一篇短论。文章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设喻生动,气势恢弘,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一、让课文撞击课文教学单篇课文时,利用撞击效应就是有意把同一册教材或不同册教材中的某一篇甚至几篇同该课文结合起来,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辨识,从而得出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在教高一课文《石钟山记》时,就注意把该篇同本册教材的另一篇课文《游褒禅山记》结合在一起“撞击”。两篇课文,虽然同属于游记,但是它们在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代表的周秦教材,以《急就篇》为代表的汉代教材,相传相袭,发展至唐代,蒙学教材不断完善,基本趋于成熟。到了宋代,蒙学教育流行于民间,几乎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科书的雏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童训》、《十七史蒙求》、《训蒙诗》、《名物求蒙》等重要蒙学教材。到了明清,教材内容更趋完善,分科教材的出现,教授方法的规定,是这时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我国蒙学教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普及中小学义务救育,编纂中小学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八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7篇,阅读课文7篇;保留了现行教材中的17篇课文,新选了9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中国石》、《旅行家树》、《峨眉道上》、《苦柚》、《电脑“管家”》、《她是我的朋友》、《争吵》、《开演之前》和《全神贯注》。全册课文分为7组,每组之后设基础训练。这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达生》认为生命是形、精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精两个方面。但在形、神二者中,神重于形,养神重于养形。“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的原因在于“神全”,“神全”则“形全”,可以不受外物伤害而得长生。《达生》篇的生死观、生命观和养生论都与《庄子》内篇不同,而与《管子四篇》相似,是受黄老学派影响的庄子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册第四组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成都陈键若愚本组教材由三篇课文、一篇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构成。讲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的是作者目睹战友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事。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依据“战斗目的”、“潜伏山沟...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22,(1):22-28
通过考察敦煌类书《籯金》写本《储君篇》和《诸王篇》录事与叙文的关系,对比《籯金·诸王篇》与《语对·王部》录事可见,现存《籯金》写本《储君篇》"诸王"之后的"帝子、天孙,大王风、小山桂,瑶枝、琼萼,派裔五潢,祚土、分茅,猿岩、兔苑"等事当属《诸王篇》。《籯金·诸王篇》与《语对·王部》在录事上相似性很高,这说明唐代私修类书在编纂实践中或已逐步形成一些常设部类,部类内或已逐步凝聚了一批核心事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组“父母之爱”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按照顺序观察读懂每一句话──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新疆石河子市第二小学张蔚霞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两篇看图学文《八角楼上》、《艰苦的岁月》,一篇讲读课文《赵州桥》,一篇阅读课文《帐篷》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这一单元教材排在本册教材之首,...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将于1998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册教材,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指导思想,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第十一册教材共有课文20篇,保留了原教材中的13篇,新选的7篇课文是:《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奴隶英雄》《镜泊湖奇观》《长征》。全册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2篇,阅读课文6篇。20篇课文分为7组,每组课文之后,安排有“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在第十册学习了《…  相似文献   

20.
《加了一句话》是人教版第七册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法国巴黎街头的一件事。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了解诗人在乞讨牌上加了一句话前后,盲老人乞讨的不同结果,体会诗人的善良,同时感受美好的语言能产生极大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一句或几句话。因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