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延祥 《宣武教育》2006,(10):23-24
1.从全区整体上看,2006年高考取得了三年来的最好成绩 下面,请看我区三年来高考平均分与市平均分对比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也迫在眉睫。借助大数据处理,创建科学的、能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高考质量评价体系是引领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多维度增值评价的学校高考质量评价体系在平均分和本科上线率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标准分的增值和基于等级百分比的增值两个指标,从四个维度评价学校的高考质量,解决了以往评价体系中各校因入口成绩不同而发展空间各异的问题,较为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并提供各校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所需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2006年高考上海语文平均分又在92分左右,这已是连续数年在这个分数上徘徊了,比较其他学科的平均分低了10多分。于是人们要问,上海语文高考到底缘何年年总在92分徘徊呢?我以为,这是缘自命题的不够科学性,缘自命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和学好除法的"突破点"。学生在学习"平均分"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分物品的经验,教师只需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平均分"的过程,从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正确的"平均分"概念。  相似文献   

5.
看分填报高考志愿,容易出现志愿扎堆、断档或缺档,录取时产生"大小年"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笔者根据填报高考志愿经验总结,采用"平均分差均值"法对号人座选大学,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小年"现象。首先,还是解释一下高校录取的"大年"。这是指某校某年在某个省份的录取中,报考考生偏多,造成志愿扎堆,尤其是在高分考生偏多的情况下,导致该校的最低录取分与考生所在省的相应录取批次线(省控线)的分差(差值),比上一年的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基础题份量足,综合题难度大.笔者认为,这也许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因为如此设计可以让大部分学生获得基础分数,保证高考平均分达到一定标准,又可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英雄有用武之地".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曾说,"要想高考获高分,必须重视综合题"已不无道理.事实上,综合题往往知识容量大、能力要求高,能够综合考查数学思想与考生的创新能力.解高考综合题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但可以从把握热点、重视情感、夯实基础、消除定势与适当拓展等方面进行突破,掌握解决策略,增强应试信心.下面结合各地数学高考试题进行简要剖析,以飨读者.1 加强归纳总结,把握"命题热点"2006年与2007年部分省市高考理科试题最后2道题的考查内容如表1.  相似文献   

7.
李万景 《物理教师》2005,26(3):19-20
据2004年8月24日《金陵晚报》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考中的部分考生在高中时丢掉了物理,现在读大学时难以适应理科的教学要求,21位大学生中竟有15位物理考试不及格.2004年江苏高考物理全省平均分明显低于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的全省平均分,这还没有考虑选科学生本身的整体差异.如果再考虑学生平时在这6门学科投入的时间,就会发现物理投入时间最多,  相似文献   

8.
对"平均分"中的两种分法,学生常常不能领悟其实质,尤其是对"平均分成几份"的含义往往理解不到位。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巧设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明理。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很多学校还是通过计算学生的平均分来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这种评价方式至少有两点不可取之处:一是不同学科间偏差较大,不宜横向比较,尤其是文理科之间,试题的难易程度成了制约平均分的重要因素。二是学生数少的班级,尤其是后进生少的班级,往往学科平均分高,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接收成绩差的学生,无形中加快了后进生辍学的速度,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为避免计算平均分带来的不良影响,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我校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教学评价的方法,现介绍如下。设某年级共有学生m人,班级n个。在某次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高考中,我任班主任三年的高三(2)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60分以上7人,645分以上19人,600分以上62人,全班70名同学全部考入重点,班级的总平均分达到626.06分。物理这一科在高考中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超过140分4人,最高分143分,平均分127.1分。杨开同学以总分692分夺得广东省物理类考生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高考结束时我在反思之余,拿了一份高考题给高一的部分中等生做,结果发现,这批学生居然平均做对4题,平均分16分,而高一时成绩处于相同水平的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平均也只得16分。难道多学了2年是白费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卷的理念和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革。2008年高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高三一年对于我们高三数学备课组来说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一年,我们组内全体老师精诚合作,潜心研究,积极探讨,奋力拼搏,经过一年的努力,在2008年高考中,我校数学全样本平均分达123.8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平均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与除法运算、用除法解决问题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教材十分重视平均分物的教学活动对除法概念理解的支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选取、过程经历和多元表征,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帮助儿童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胡国民 《物理教师》2001,22(3):37-38
2000年高考实验题考查了三道题,计20分.从湖北省阅卷点抽样分析看出:实验题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全省考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只有5.3分,难度值为0.27.尤其是第16道电学实验题,满分为8分,全省平均分仅0.54分,难度值为0.07,为历届高考试题难度之最.现将考生对该题的正误解法评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高考的帷幕已经降下,2014年高考备考的帷幕业已拉开。2013年广西的高考语文平均分比2012年下降了7分左右,这引起了各校老师的“极大关注”,有人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评卷的准确性,在网上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参加了广西高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卷,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贵州省凤冈中学恢复俄语招生后首届学生毕业,共76名同学参加高考,最高分为136分,平均分88.47,大大超过全省外语平均分61.61,全县理科状元和第三名均出自俄语生,杜滔等同学因俄语成绩突出考取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说起这几年儋州教育,像开了花的芝麻,一节比一节高;又像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阳光:更像咱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小学毕业率已从98%上升到99.3%:中考平均分和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2006和2007年连续两年排全省市县第二名(仅次海口):高考更是捷报频传。2005年高考首次个人总分突破800分.2006年首次有人考上北京大学,2007年700分以上人数一下子增加到25人.比2006年多了8人。  相似文献   

18.
孙仕满 《师道》2007,(7):31-31
我的一位当教研员的好友曾就某乡镇的教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该乡镇共有1处中心小学和6处村小,连续5年,中心小学的毕业班平均成绩始终高于村小。其中1999年中心小学一个毕业班数学平均成绩达到了95分,平均分高于村小第一名的班级近10分。可是这些学生经历了6年中学学习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9.
孙仕满 《师道》2007,(7):31-31
我的一位当教研员的好友曾就某乡镇的教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该乡镇共有1处中心小学和6处村小,连续5年,中心小学的毕业班平均成绩始终高于村小。其中1999年中心小学一个毕业班数学平均成绩达到了95分,平均分高于村小第一名的班级近10分。可是这些学生经历了6年中学学习参加高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艳华 《师道》2009,(6):44-45
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作文备考与指导方面的文章、专著满天飞,讲座到处开,经验到处传,可是从每年高考考场反馈的情况看,作文成绩却不见进步或提高。以广东高考为例,数十年来,平均分一直在40分以下徘徊(2008年第一次突破40分)。为什么高考作文成绩上不去,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高考作文备考与指导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