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农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与领导力量。当前农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依法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党与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 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一切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现在为了更好地肩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历史责任,必须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努力把党建设好。党的建设搞得怎么样,党的战  相似文献   

4.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迎来了伟大的党80周年诞辰。回顾风雨历程无不体现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得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更是教育国全党和全国人民,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国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核心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  相似文献   

5.
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为确保党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人》党刊中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实践探索,为把党建设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启示主要有:以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来坚定政治信仰;以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来加强政治领导;以严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来提高政治能力;以打造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伟大历史实践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何政党都有其作风。作风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党在新时期的这种历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靠每个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要靠党的每个基层组织起战斗堡垒作用。因此,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进一步健全政治生活,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用自己的力量主动解决本身建设中各种矛盾的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对危及肌体的病毒的“免疫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1月 12日— 14日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有关党的建设的一次大会 ,从严治党再次被提上党的议程。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工农兵学商 ,党是领导一切的。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的总体战略、乡村治理的历史发展和实践逻辑决定了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取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政治制度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和城乡共同富裕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这些核心议题决定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推进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乡村自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彼此促进、协同推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党委领导下的乡村"四治"新体系,提升乡村善治能力;构建和优化共同富裕治理机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厚植乡村治理社会资本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铿锵有力地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这与我党90年的风雨历程不断加强自身科学化建设密不可分.在党的科学化建设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