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塞缪尔·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是英国历代散文中的名篇。国内学者们多从文风和修辞的角度对此文进行分析。本文尝试从主述位系统的主位推进模式视角对塞缪尔国·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一文进行解读和分析,认为作者对主位述位的选择以及利用主位推进模式对篇章的构建更能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隐含意图。  相似文献   

2.
华莹 《考试周刊》2012,(65):13-14
塞缪尔.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是英国散文史上的经典名篇。这封信语言优雅精美,对仗工整,看上去彬彬有礼,实际却处处讽刺。但对译者而言,原文越精彩,翻译就越困难。作者对辜正坤教授和黄继忠先生译的文言文版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认为两个译本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实属难得的佳作,且通过对比能更好地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英国散文家、文艺评论家、词典编撰家塞缪尔.约翰生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可谓书简中经典之作,然其中译本为数甚少。罗珞珈女士和高健先生的译文各有所长,然笔者拙见,罗译用词稍过,偶有误译。高译略显拘谨。笔者针对此书简翻译中的重点难点,比较分析两者译文,并试译之。  相似文献   

4.
塞缪尔·约翰逊在英语历史上极为重要,但在中国主要以字典编撰者闻名,文学成就多被忽视。《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是英语学习者很熟悉的作品,也从许多视角获得了有价值的评论。但是严格说来,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约翰逊的生平,文章的修辞手法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批评。通过分析《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中的七项话语建构,可以见出约翰逊的文学天赋及语言力量。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其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框架出发,对杜甫诗《登高》及其不同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分析对译文进行评价,并且探索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以及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其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框架出发,对杜甫诗《登高》及其不同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分析对译文进行评价,并且探索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以及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使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原著以及它的其中一个简写本,以验证及物性理论探讨语篇异同的可行性,并揭示简写本的特征是如何通过及物性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潘方方 《海外英语》2011,(8):310-311,313
该文试采用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作为文体分析模式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朗费罗的《奴隶之歌》,分析及物性六种过程在诗中的分布以及各过程对展现奴隶形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朗费罗诗歌研究视野,同时也希望《奴隶之歌》能够得到更多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出发,对中国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本文希望能够对原诗及不同英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并且试探性地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手段,从而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出发,对中国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本文希望能够对原诗及不同英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并且试探性地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手段,从而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篇的宏观结构、主位结构、衔接与连贯、及物性结构和语域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温斯顿·丘吉尔——他生活的另一面》文章进行了分析,以此验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一种适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运用及物性分析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望岳》及其两则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和鉴赏,以此尝试着以一种较为客观的视角分析古诗英译,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古诗英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三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研究认为,对于词的及物性过程的划分应以整句、而非小句为单位;不能单纯地根据及物性过程的数量及分布特征来判定译文的忠实度;对词的多种理解方式影响译文及物性过程的选择;及物性分析能反映译者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就是用于语篇分析,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目前中国现存的英语教学理论多种多样,众说纷纭。通过应用韩氏理论而形成的功能语篇分析理论是指导英语教学的新方法,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本文通过对《高级英语》中所选的语篇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期体现及物性过程对语篇建构的作用及对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并由此为中国英语教学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着重阐述经验功能及物系统六种过程类型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对弗罗斯特的名篇《未选之路》和其译文进行了及物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功能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吴霜 《海外英语》2011,(14):218-219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依据,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理论对朱自清《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功能对等的概念,分析散文英译的得失,并探讨功能语法在翻译批评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滕子京致范仲淹的《求记书》,对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封信在文学、史学、美学三个方面均具有很高的思想、文献和艺术价值,不但能为《岳阳楼记》、岳阳楼和滕子京的研究提供史料依据,而且对当下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靳楚楚 《海外英语》2014,(16):225-226,228
Steve Jobs:A Biography与简体中文版《史蒂夫·乔布斯传》全球同步发售,引发全球读者热捧。乔布斯于结婚二十周年之际写给妻子劳伦·鲍威尔情书的译文引发了中国读者对这中文快译本翻译质量的讨论,并在广大网友中掀起情书"热议",网友"自译"的译文风格迥异。该文选取其中呼声较高的两个译文与出版的中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为框架,定性、定量地对比译文质量,试验证及物性理论作为翻译批评的可行性,说明及物性理论对翻译过程、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FairE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工具,对“9.11”事件后《中国日报》的6篇新闻报道进行了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文本小句的主位结构分析和新闻媒体及背景的解读,揭示了如何通过批评阅读把握新闻报道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培养读者的批判眼光。  相似文献   

20.
沈爱玲 《文教资料》2011,(12):48-49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和语域理论出发,通过对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和衔接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与语境的三个变项即语场、基调和方式相联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