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语感成为语文教育的又一支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积累、体验、培养、发展语感的要求,为语文教师实施语感教学提供了依据。语感教学对改变当前忽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忽视学生对语言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的教学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感素质的培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切实地得到培养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相似文献   

6.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文章语言的解析能力,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语言的韵味。本文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感,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本文就以品词析句为抓手谈几点感悟:一、推敲品析、比较揣摩,积累语言典范;二、层层引读,反复吟诵;积累语言素材;三、入境想象、读说结合,积累语言情感;四、过程中生成、提升,积累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能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产生丰富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开展品读式阅读教学,在引导孩子们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精彩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文章语言的解析能力,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语言的韵味。本文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积累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必须把握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积累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必须把握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培养学生诵读和揣摩语言的能力;要加强阅读指导,感受生活,加强积累;要使阅读和写作要有机结合,丰富和完善语言表达,提高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积累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必须把握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受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必须从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语感的积累、熏陶和培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成了当代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