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相圭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30-32,29
悲剧精神是一种正视人生苦难、反抗命运的作弄、争取人的自由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穷达,他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他的生活相结合,构成了他的悲剧精神。人生遭遇的不幸,对柳宗元来说,实在是祸福难辨。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一生的荣辱成败与令狐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他两人的关系, 学界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令狐绹以李商隐依附李党为背恩忘主, 对其打击压制无遗力, 对造成李商隐的人生悲剧起到重要作用。从他两人交往的忠实和诗文, 结合晚唐的幕府文化考察可见, 李商隐的人生悲剧主要是由他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行为言论造成的, 而令狐绹对李商隐长期以来一直都有力所能及的帮助、照拂。设若没有令狐绹, 李商隐的人生殆将更加艰危、悲惨。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有关司马昱的记载多达50处,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昱的为人处事、性格风范以及他无可奈何的人生轨迹.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作为傀儡皇帝,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的悲剧既是个人、历史的悲剧,更是那个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的诗歌表现了他一生怀才不遇、与黑暗现实和权贵格格不入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本文试从李白的悲剧人生和浪漫人格,及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失意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揭示李白诗歌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实质是: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自私的,也是虚伪的,他对侍萍的凌辱、摧残,对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都充分暴露了他的自私、冷酷和虚伪,说明他是一个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是他一手造成了侍萍的人生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6.
吴尚贤是清代乾隆年间石屏州人,著名茂隆银厂的厂主,曾说服缅甸向清廷纳贡,在佤族地区有很深的影响力。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获取功名、跻身上层社会,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饿死狱中"。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而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根源就是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  相似文献   

7.
作为长篇寓言,《怀念狼》图画了一部现代悲剧,即人的悲剧,人与自然的悲剧,寄寓了作家独有的社会现实、宇宙人生的深邃思索。  相似文献   

8.
悲剧的性格悲剧的结局——论宋江性格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的双重性格."忠""义"思想是他思想性格中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这种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使宋江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左右摇摆.性格决定命运,悲剧的性格造就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
柴亚茹 《成才之路》2013,(16):47-47
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以悲剧结束了,但就是这悲剧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悲剧美的感受,人们在同情他的悲剧人生,感受他的悲剧情感的同时,也欣赏着他的悲剧美的魅力。他一生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爱情世界,用多愁善感的心灵体会着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情感。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还是比较进步的。苏涌源在《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一文中写道:"如果说李白是风,李贺是电闪雷鸣,那么,李商隐则是雨;有时是春雨,柔柔的  相似文献   

10.
每当小学同学见了面时,都说这一生最难忘的老师不是中学的,也不是大学的,而是教我们小学一二年级的武永周老师。他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都非常尊敬他、爱戴他.也非常怀念他。怀念他略胖的身材,怀念他国字脸上的皱纹.也怀念他那满脸的胡子茬,更怀念他慈父般的微笑。  相似文献   

11.
卢照邻在初唐诗坛有独特的地位,然而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并不等同于政治追求和人生理想的一帆风顺,相反,卢照邻政治、生活、信仰皆以失败告终,一生是这"三重悲剧"的重合。他的悲剧人生的根源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他的恃才傲物的性格,这些与他的文学创作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抒情诗就是作者在向人们敞开他的心灵世界.当我们翻开曹植的诗作,走进这位志存高远、才华卓绝,而又命运不济的天才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中,徜徉在他的思想、情感的天地之间时,如果进一步和他做一番心灵上的沟通,那么或许会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了解其文的艺术堂臭了.一、寻求以“立功”、“立言”、“立德”、传“声名”为精神支撑点的真实人生境界曹植的一生无疑地是执着于实现人生价值和对人生有着过多感慨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但他的人生悲剧并不在于没有做皇帝(或许也正是由于此才促成了他文学上的喜剧),而在于因为卷入了皇权之…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可分三个阶段,1892年至1899年为早期,探索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道路为其主要倾向。围绕着个人与个人的悲剧冲突、个人与群体的悲剧冲突、个人与社会的悲剧冲突,高尔基对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给予深刻揭示,从而提出自由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还人以人的尊严”的思想,显示出充分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他一生的创作,使他探索,使他痛苦,也使他伟大  相似文献   

14.
裘德,这个饱受折磨的灵魂,正是托马斯哈代所描绘的悲剧人物长廊中极具特色及颇多争议的一位裘德的悲剧是一生遭受挫折的悲剧。他对人生有独特的见解,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去阅读人世间这一本厚厚的书,幻想着超越自我,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使自己成为臻于完美的人,但他又有着好冲动,意志薄弱的致命弱点,他不能离开所依附的社会,不能离开他所厌烦的平庸之人,这些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在哈代眼中,人生是个悲剧大舞台,剧中的男男女女上演着他们各自的角色。他们来自虚无缥缈,最后回到虚无缥缈之中。自古至今,人们都生存在自己的主…  相似文献   

15.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他的人生在他自己和当时社会众人的眼里是悲惨的、不幸的,然而,正是这悲剧的人生,才成就了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他对宋词形式和内容上的大量革新和开拓,无疑加快了宋词走向繁荣的进程,他是宋词发展的拓荒者、引路人。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一生是辉煌的,他的一生也是悲剧的,"立功"仕途的悲剧是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安史之乱与建功立业、重振家声、执着的性格之间尖锐的矛盾,这是理想与现实不了调和的矛盾。仕途的悲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生活的悲剧和"立言"的悲剧。生活的悲剧是由于贫困和老病。立言的悲剧是由于诗人的风格与当时主流的盛唐气象相异而不被认可。这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互相影响,综合形成了杜甫诗歌的悲剧色彩,并可以从中探讨杜甫人生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陆游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的典型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质。其政治上的最大悲剧是“塞上长城空自许”,“死前恨不见中原”,即为国立功的壮志未酬,收复中原的理想破灭;其家庭生活上的最大悲剧是“断云幽梦事茫茫”,“灯暗无人说断肠”,即与唐婉结褵而又仳离的婚变和由此带来的对唐氏的终身怀念。前者同南宋  相似文献   

18.
晏几道是小令这一词体的忠实捍卫者与传承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及狷介狂放的性格,使他在词作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笔者以1055年、1074年为界,将晏几道的一生大致分为前、中、后三期;同时,结合《小山词》中的部分作品及代表性词句,从内容及艺术特色两方面对小山词作分析,并简要探讨其成因。总之,《小山词》是晏几道一生心路历程的形象再现,也是其性情的真实书写。  相似文献   

19.
邹勇 《学语文》2014,(5):47-48
北宋初年,晏殊、晏几道父子以词生辉于词坛,世称"二晏"。其词虽都是承袭南唐遗风,但小晏的词作有别于其父。大晏以雍容清远之笔描绘富贵显达之态,小晏以冷寂凄迷之歌诉胸中抑郁不平之气。二人词体异貌,源于各自的人生遭际不同。毕竟,词是心头的茉莉花开,适时而发,不同的生活环境深刻影响着词人的创作风格。晏几道虽贵为宰相之子,但家道中落,又不善交际,故一生寂寥。因此他的词一洗乃父的富贵之态,平添了几分回雪冷风。  相似文献   

20.
杜甫一生习儒至深,他感慨地称自己为"乾坤一腐儒"。可以说,"腐"儒是他对自己尴尬身份的认定,是他遭遇复杂而腐败的社会政治现实的重创后无奈的自嘲,也是他沧桑一生的感叹,是他悲剧人生的深刻暗喻,有着显而易见的悲剧性。论其原因,一是因为杜甫的性格无法链路现实政治文化,二是因为当时社会政治体制极端腐败不能眷顾个人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