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职业转换力是退役运动员顺畅实现职业转换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构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的理论概念维度,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开发测试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交互检验。研究认为:(1)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提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是指应对职业转换而采取行动、更好适应新职业的个体能力。(2)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量表包含能力拓展、生涯管理、适应调节3个维度共16个题项,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的二阶三因子测量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与其理论概念维度保持一致。(3)预测效应显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能显著提高就业质量,同时促使其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运动员培养与保障方案,了解并评价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状况,进一步提高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质量。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基于职业转换视角下的退役运动员适应能力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此指标体系包括了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5个一级指标及其权重依次为:职业关键能力(34.61%)、综合实践能力(28.11%)、沟通交往能力(14.25%)、自我管理能力(12.39%)、思想道德修养(10.64%)。此指标体系为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与判定提供了一个初步分析框架,建议在今后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向所占比重较大的能力倾斜。  相似文献   

3.
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渠道,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和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双重问题的必然途径,也是体教融合政策实现的关键目标之一。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对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完善运动员就业安置等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但现阶段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执教能力不匹配、从教项目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基于上述困境,分别从政策保障、项目适应、文化教育和校本培训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疏解策略,以期为推动体教融合政策落地、促进优秀退役运动员顺利从教、提升学校体育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祁丽  兰政 《体育世界》2014,(3):44-45
本文对文献研究中涉及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了解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呈现其关系模型,为今后促进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心理帮扶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对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心理帮扶的科学性。方法:使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对30名退役优秀运动员成功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其在不同阶段对创业成功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影响因素,构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心理影响因素模型。结果: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从退役到创业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3个主范畴,分别对应运动自我认同、情绪应对策略、退役自主性、自我角色认知、创业心理资本、自我控制能力、创业能力觉知、创业激情获得、创业角色融入9个范畴。结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和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成功有连续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2011年度国内部分省市的待安置退役运动员生活现状及其孤独感及生活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29%的运动员在退役5年后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有超过10%的退役运动员月收入低于1000元,退役运动员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参与率不足,社会保障不够完备。待安置退役运动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自身优势的认知;整体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且缺乏实现及时转型的动力和勇气。退役后心理落差较大,心理孤独感增强,而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受调查退役运动员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亟待得到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及社会扶助。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运动员社会化家庭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运动员社会化家庭环境因素有父母文化职业、父母教育严格性—学业期望、家庭规模—父母期望、父母的教育民主性和父母的帮助等因子,其中父母文化水平和职业地位是主要因素;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家庭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家庭社会化环境;父母对子女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母亲不同教育方式导致子女不同社会化结果,父母学业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业成绩;父母对实际情况判断影响到对运动员职业期望,家庭规模越小父母对运动员的职业期望越高;对父母教育的民主性的判断,与父母联系减少而形成的感受有关,与运动员远离父母不确切的评价有关;父母对运动员退役后谋取职业的帮助,取决于父母亲拥有的交换资源,取决于运动员独立能力;运动员过早离开家庭,生活依赖期较短,对父母的印象较少,对家庭的观念淡薄,家庭教育缺失。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现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加快体教结合进程,鼓励继续教育,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等对策,不仅保障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更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教融合是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保障运动员职业发展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1]。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体教融合视域下运动员职业发展权利实现的学理基础、内在逻辑,并对运动员职业发展准备、进入和退出三个阶段存在的困境进行审视。研究发现:运动员职业发展权利实现面临着准备阶段基础教育根基不稳、进入阶段学训矛盾突出、退出阶段就业转型困难等困境。鉴于此,提出运动员职业发展权利实践进路:切实抓好运动员职业准备阶段基础文化教育工作;协同推动运动员职业进入阶段学训共进、全面发展;积极拓宽运动员职业退出阶段退役就业安置渠道。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对运动员职业发展进行相应的指导,以及制定适当的干预措施,是建立全面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对运动员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至今我国对促进运动员职业决策的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为运动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背景,而社会支持可以作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优秀运动员社会化研究的意义和内容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社会化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运动员社会化研究是优化运动员来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需要,疏通未成才运动员通道的客观需求,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客观要求,运动员退役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动员社会化研究可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其生存发展奠定基础;提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我国竞技体育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道路;加强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依据对人的社会化的理解,提出运动员社会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安置退役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两者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维度上差异不大,其余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举重退役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乒乓球退役运动员,两者在松弛与紧张(焦虑)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其它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的调整质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5位中国香港的精英运动员退役调整的质量、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系统和退役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后发现,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后调整质量受到他们的运动成就和退役过程中所获得的来自家人、朋友等的“个人支持”的多寡之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专注于退役后的新工作和专注于学习是对于运动员退役调整质量有显著帮助。所以运动员乃至社会都要改变对精英运动员运动成就的看法,不应只是以奖牌为衡量标杆,而社会和政府也应当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学习机会,从而提高退役运动员的调整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是为建立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培训分组筛选指标,并为制定配餐式培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2名退役后顺畅转型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索顺畅转型的诱发因素,揭示顺畅转型运动员的情商及职业倾向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顺畅转型7个诱发因素按运动员引证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高自我认同、退役前的规划与准备、转型积极应对策略、运动生涯出现退役意识、退役获得的社会支持、退役后的多重角色和内部动机.7个诱发因素可作为心理辅助培训分组的筛选指标,且为心理辅助课程设置提供主要方向.顺畅转型运动员情商平均值为5.23,属于高分,提示可以将运动员情商培养和训练作为心理辅助培训的重要课程.顺畅转型运动员职业类型排序前两位为社会经营型(28.57%)和社会艺术型(21.43%),25名运动员的职业类型达到分化性和一致性的特点.顺畅转型退役运动员择业价值取向首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占35.71%;顺畅转型运动员职业倾向主客现测评达到匹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8.57%,且达到理想职业人格中身份认定的标准.职业类型匹配和职业倾向主客观评价匹配可作为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分组的筛选指标,同时,为心理辅助培训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敏  胡咏梅 《体育科技》2012,33(2):41-44
类型学生涯理论提出职业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中的表露。个人职业倾向是否明确,是个人选择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河北、山东、天津、河南、上海、广东等省市退役运动员中发放《中国版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研究结果:(1)退役运动员职业类型共17种匹配,排序前五位的是社会经营型、社会艺术型、社会技能型、技能社会型、技能艺术型,五种匹配的职业类型完全符合霍兰德理想职业类型一致性和分化性特点;(2)退役运动员选择工作时考虑最重要因素是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特长。选择工作时考虑次重要因素是工资高、福利好;(3)退役运动员主、客观职业倾向完全匹配人数占总人数18.67%,基本匹配人数占总人数57.33%。本研究为将职业类型匹配和职业倾向主客观评价匹配作为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分组筛选指标,并将职业类型匹配设置为心理辅助培训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的视角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劳动就业权的内涵,认为退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依法享有平等的选择职业和平等就业权等权利。就业的机会平等是其特殊含义的体现,其基本内容为就业机会均等,禁止就业歧视和合理的差别对待。从实践的视角,研究讨论了运动员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并进而结合社会权和生存权两项基本人权系统分析了对退役运动员实行"倾斜保护"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当前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途径及现实困难分析了制度保障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立法保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为探讨退役运动员的劳动就业权,不仅关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体现了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公正、可持续的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全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出其影响因素:应从改善运动员自身退役后的从业就学条件和加强对运动员祖国培养意识、普通公民意识等内环境,以及完善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强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等外环境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役安置工作.结合重庆市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旨在为重庆市退役运动员转型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安置渠道较为畅通,但是安置面较为狭窄,渠道较为单一;退役运动员虽然继续教育程度较高,但是仍然无法从事要求高学历高文凭的职业;退役运动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大,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其今后就业的主要手段。在役运动员还未完全转变就业观念,过分依赖政策性安置手段;在役期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役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就业表现出失落、茫然,对退役后的职业转换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退役运动员应充分利用在役期间和职业转换过渡期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培训,领会掌握一技之长对于在今后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通过"体教结合"解决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素质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扶持基金,完善相关政策,提高运动员创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退役运动员数量的增加,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相关问题凸显,主要存在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宣传不到位、运动员非专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和安置路径单一等问题.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退役运动员安置转型提供了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讨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