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实施办法》,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大庆石油学院2003级女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追踪研究,揭示了黑龙江省部分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情况变化规律,对如何提高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群体抽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研究,了解目前农村中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农村中学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试图找出农村学生的BMI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村中学的体育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布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同聚类群体存在明显的体质健康短板。建议合理选择与搭配体育课程内容,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薄弱环节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运用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布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同聚类群体存在明显的体质健康短板。建议合理选择与搭配体育课程内容,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薄弱环节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生源的大学新生的体质状况,以3 65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试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①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在身高、体重等测试项目上显著性大于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P<0.05),而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在耐力项目得分、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总得分等测试项目上非常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P<0.01)。②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中女性同学在肺活量测试项目非常显著大于农村生源大学生(P<0.01),而在800m测试、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总得分等方面农村生源的女性新生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女性新生(P<0.01)。③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中男性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测试项目非常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男性(P<0.01),而在1 000m测试、坐位体前屈和总得分等测试项目农村生源的男性新生非常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男性新生(P<0.01)。结论:农村生源大学新生的体质显著性好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但城市生源大学新生的身高、体重的显著性高于农村生源大学新生。生活的环境、应试教育和对困难的认知能力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了解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同期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与研究。为促进我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医科大学新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西医科大学1992~1997年新生形态、机能、身体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群体形态和机能发育一般;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爆发力较好,耐力一般,速度较差,男生上肢力量很差,女生腰腹力量较好,体质综合评定81.45%处于中等水平以下。分析结果发现医科大学新生综合体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发展不平衡。提出了改善体质综合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指标的实地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并与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公布的2000年黑龙江、吉林、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比较;为全面了解黑龙江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有重要意义,也为我省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与保证。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体质指标的分布特征的比例。女生BMI值偏低的达到17.87%,远远高于男生的9.34%。由于受到现代审美观的影响,女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比较注重体型的发展,甚至盲目地追随社会上的各种“减肥运动”,“减肥方法”,进行不合理的饮食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BMI值偏低。2.BMI指数与…  相似文献   

10.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百分位数分布曲线及参考值。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法对我国16个省份32个城市的288所中小学5 048名儿童青少年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其中男性2 779名,女性2 269名。测试内容依次由反映身体形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性的6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运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在模型拟合中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的参考百分位数曲线。结果表明,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总体随年龄的增长显著提升,各相同年龄段男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普遍优于女生,各项测试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特征且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研究尝试构建了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P5-P95百分位分布曲线与参考值。结论:研究所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与参考值对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与常规模型参照体系的修订、体质健康数据库建立、学生身体素质的长期系统监测以及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分流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与国家颁布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照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东华大学体育课学习的270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项目测试,给出了各项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健康测试结果表明:体质健康达到及格线以上的学生达到99 6%;在体质健康测试的五项指标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项测试有接近50%的在校学生呈现体重超重、肥胖;其它四项指标均达到99%及格线以上。本校把测试项目作为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纳入体育课成绩管理,占体育课成绩的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持续几年实行不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入学6个班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不同的锻炼内容、方式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以保证锻炼得以顺利运行.结果:连续4年在每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实验班”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比2008的指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也有多项指标比同期的“对照班”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班”有的指标有所提高,有的指标则提高不明显.结论: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全面深刻的影响和显著性的提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重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体质测试等方法对天津城建大学2009-2011年度男、女学生总计11456人体质测试的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天津城建大学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了学生在体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学生体质状况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995年全国汉族7~22岁男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学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优这一层次;高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差层次;初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中等层次;小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分属于优、中、劣之间。同时显示出,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的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群体体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月娟  王勤 《精武》2012,(30):80-80,82
大学新生作为一个刚刚走入大学校门的群体,由于环境、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因素的改变,一部分大学生会表现出虚弱无力、食欲不振等气虚体质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的通过运动、饮食、心理调适等来改善。八段锦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保健项目,对改善气虚型体质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以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中气虚型体质新生的健康促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八段锦功能、实施策略的深入分析。以期为提升大学新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随机抽取甘肃农业大学2010级汉族男大学新生与民族预科班男生各85人进行心理健康(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与攻击性测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男生心理健康和攻击性进行了比较与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预科与汉族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指标除焦虑、敌对和附加项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汉族与藏族大学男新生在攻击性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可能是居住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篮球和乒乓球教学课对大学新生凝聚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体育课的项目不同把被试者分成两个组,利用群体环境问卷(GEQ)对98名大学新生在体育课前后分别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T检验分析.目的是通过不同项目体育教学课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的研究,探讨大学体育课对促进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为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篮球课(F(1,52)=2.24,P<0.05)对提高大学新生的群体凝聚力有显著作用,而在乒乓球课(F(1,46)=1.15,P>0.05)中则没有发现这种显著作用.认为体育课对提高大学新生的群体凝聚力有显著作用,不同体育项目对凝聚力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重视不同项目体育课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测数据,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的性别差异和追求“健康”的手段,并试图为进退两难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缓解之道。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体测成绩;面对下滑的体质和不合格的体质测试成绩,部分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追求“健康”结果。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表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从测试本身、测试过程以及学生体育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