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学校和班级都存在一些在思想、学习、能力等方面较为落后的学生,而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能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改善学风和校风等问题,也是决定一个学校内部各项事业能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如何对待后进生问题上,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如何正确看待电大成人大专后进生,以及教育和转化这类学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史如选 《大观周刊》2012,(51):452-452
我从教以来.几乎班班都有差生。这些学生根本跟不上课程,于是便成为了所谓的后进生。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原因.如:惰性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等: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每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  相似文献   

3.
王大信 《大观周刊》2012,(25):190-190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俱差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和发展,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诸多方面的原因。后进生问题一直是困忧众多教师.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在一个班里,后进生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力却不小,他们是班上不安定因素,在班上有时还有一定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彭进 《大观周刊》2011,(22):100-100
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必须了解后进生。据我多年来对初二和初三的后进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后进生能力低,成绩差的原因,除了天资、基础差等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以及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兴趣,创新意识的培养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张国杰 《大观周刊》2013,(6):218-218
后进生,指在班上学习,纪律各方面较差,进步很慢,甚至没有进步的学生。他们基础差,平时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开小差,反映迟钝,接受力差,平时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缺乏积极性等等。造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赵丽 《大观周刊》2011,(26):84-84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英语学科后进生数量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成正比例的增长.特别是升人初中二年级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学习比较困难,渐渐地形成了心理障碍,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正确教给后进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长利 《大观周刊》2012,(16):210-210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一个班级必然存在着这样一部分相对或绝对后进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求自己的学生水平相当、都非常优秀是不现实的。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下去。因此后进生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中不可摒弃的必然存在理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向阳 《大观周刊》2011,(52):93-93
信息的时代.开放的社会.使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说教更直接更生动。青少年很易受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偏离人生正确的轨迹。在这多元化的社会.留守学生也特别多,他们缺乏父母的爱.这无疑又导致他们成为后进生。因为一个班级既有好学生又有后进生.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爱洒向他们,公平对待全体学生,特别关爱后进生、留守学生.多给他们以鼓励,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管婵的核心引导者.席焦样对待玟批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廖立新 《大观周刊》2011,(43):66-66
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有句名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更重要的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克服其缺点。面对课堂.后进生反应冷淡、精神压抑,并缺乏活力、对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卑、恐惧、逆反、依赖这四种不健康的心理所致。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后进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呢?  相似文献   

10.
汪杰 《大观周刊》2013,(6):136-136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不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要把他提高。首先,我们对后进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差,关键是怎样引导。如果教育得法.他们把潜在的内因调动起来,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不仅能赶上去,甚至能超过好学生。如何对后进生进行管理.怎样才能提高后进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孔祥博 《大观周刊》2012,(28):275-275
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方法策略的激发都有利于扩展学习风格。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扩展其学习风格.更好解决不同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明 《大观周刊》2011,(6):203-203
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恰当的把握批评的方法,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田晋芳 《大观周刊》2012,(23):112-112
一、转变教育观念,真爱全体学生 要搞好大面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工作态度,真爱全体学生,树立每个“后进生”都能成才的观念。教师在思想和言行上要慎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切不可因为基础太差或素质较低而歧视他们,不可因为表现欠佳而鄙视他们,也不能因为他做了件什么错事就认为他是无可救药。其实,他们何尝不想自己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材,何尝不想将来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应当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实施教育过程中允许学生犯一些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的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  相似文献   

14.
石敬芳 《大观周刊》2013,(11):294-294
在实施几年义务教育的今天,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人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媛媛 《新闻世界》2010,(11):225-226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找到孩子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策略。简单的基础知识,像计算类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没太大难度,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方法,所以要求人人必须过关;对于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的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更主要的是鼓励教学,树立学生自信,但转化的工作也并非三五日就能有成效,它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16.
苏丽娟  何杨菊 《大观周刊》2012,(19):245-246
学习后进生的转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学生学习基础、策略、动机、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学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教学两大转困对策,并简要阐述了转困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石春梅 《大观周刊》2011,(2):192-19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喊“为了一切学堂,“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应有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尖子生”自不必说,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其良好的素质,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能依据他们的心理,灵活巧妙地对症下药,投入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后进生”也能够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起来,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安爱丽 《大观周刊》2011,(32):177-17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同一个班级里,几十名学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好,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学习相对来讲比较弱的后进生。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碰到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后进生是自然而又现实的情况。他们经历了几年外语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对外语学习的信心已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放弃。  相似文献   

19.
孟全景 《大观周刊》2012,(6):173-173
素质教育的春风已吹了多年,无奈老的教育模式根基太稳,春风吹过,大厦只是稍稍摇动但依然存在。我们的教学模式要么是“传授式”——老师讲,学生听,讲者满口粘沫,听者昏昏沉沉;要么是“启发式”——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问者随意,答者无心,张口就来,都是一些不需要思考的问题。结果是,老师将知识像水一样泼了出去,但学生的知识却没增加多少。什么原因呢?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黄毅 《大观周刊》2012,(19):156-156
目前,中职学生难教难管是不争的事实,而留守中职学生,因其家庭教育的缺位其教育难度更大。为了搞好这批学生的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对这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作为留守学生的家长及其后面的家庭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以及当地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多管齐下,共同营造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