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接受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和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 社区养老保障(辅助) 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建立农民工社保的问题上存在顾虑;制度上的城乡分割状况;一些民营企业参保不积极;农民工个人对参保缺乏积极性;城镇社会保险门槛高,操作缺乏灵活性;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短视。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七点建议:让地方政府同企业一起承担义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设计出一套统一完善、各省统筹的保障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型”,“低缴费低待遇”,“多层次广覆盖”政策,并作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基石。等七点建议;对农民工的个人养老储蓄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个人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通过对L市即将步入老年的农民(未来养老保险的保障群体)及其子女(影响养老保险发展走向的群体)两个群体的参保态度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制约农民参保意愿;缴费金额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关性不大;家庭养老成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农民子女职业不同,倾向的养老模式也不同;子女养老压力与性别无关;子女对于父母参保越支持则越倾向于独立的养老模式;政府补贴+子女赡养模式成为年轻人理想的养老模式。因此,加强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养老力量的参与,加强文化宣传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有意愿差别,对供给的社会保险项目存在偏好位序。经测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这样的参保意愿偏好中,农民工个体层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条件中就业保障形式、工作时间、月收入,以及保障能力层面和了解社会保险政策的程度等9个因素,对农民工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重点、有先后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养老保障水平不足;政府保障支持不到位,法律法规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村养老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养老观念保守,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不强等困境。通过守牢家庭养老底线、破除农民僵化的养老思维、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政府统筹农村养老工作等举措,可有效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困难重重,迫切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我们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支撑,以消除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为重点,完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土地、教育培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全面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水平不高,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普遍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社会保险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部分企业主认知上存在误区,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参保意识不强.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入手,构建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差异化社会保障模式,完善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本文利用2010年成都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对参保有正的影响,但当年龄增大到一定阶段以后参保概率开始下降;从事纯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参保的倾向更高;家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参保的可能性越大;户主的年龄越大,参保的概率越高.同时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参保的概率反而越低;家庭规模越大,参保的可能性越小;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参保的概率越低.出乎意料的是,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均资产对参保并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性别、婚姻状况、党员身份、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户主性别等,对参保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对我国推进新农保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关键是保险关系跨区域便利转移。但是,目前因对接制度缺乏、统筹层次低,地区利益纷争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严重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按参保农民工在各参保地的参保时间分段计算养老权益的转移机制,既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又与现行体制相适应,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快捷转移。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保险是农村现行主要养老模式。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农民有强烈的参保意愿。只有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才能彻底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继续发挥家庭和土地的保障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年龄轻、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市民化意愿及市民化能力相对较强等特点,制度障碍是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的主要原因。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加快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能进得来、留得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开始要求获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因而市民化意愿日趋强烈。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旧有体制的桎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面临困境。应统筹各方面力量,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解决其子女义务教育和升学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和支持体系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7,(8):46-53
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集体养老等方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能满足农民多元化养老需求。商业养老保险的构建需要遵循效率、公平和法治原则,政府可以特别给予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一方面能引导农民积极参保,另一方面也能激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国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建立的,是在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后的一种社会化选择,推动了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型与进步。中国幅员辽阔,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中,形成了多种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实践。本文从保障范围、筹资方式、缴费办法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的成功范式——中山模式和宝鸡模式的基本框架及突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在参保、筹资、财政补贴等机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探索、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苏南地区在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改善农民工住房、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以及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入等方面,有着诸多经验。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需要从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房价挂钩制度、逐步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分类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破冰"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学教育等环节着手,进一步加强苏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问题。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具有与上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新特征,而且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等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为此,只有改革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建立社保关系"转续"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保障缺失的难题,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6,(3):45-48
建立健全适合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是社会转型时期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文章基于农民工两栖生活模式,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发展的障碍因素出发,针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偏高、农民工和用工单位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困难的情况,指出需要政府完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强化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多元化筹集养老保险资金;打破城乡二元化体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很突出,养老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必然要求家庭之外的养老的制度性构建。2007年,南阳的新农保试点就开始探索,"南阳模式"在最初就得到了人社部肯定。随着南阳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逐步扩大,农民参保意愿不积极、捆绑式的强制性参保政策等问题影响了南阳市新农保试点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普适性的价值观来促进南阳市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25个县(市)173家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民对养老保险水平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影响显著,应该列入制度改革的考量范畴;农民养老观念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不同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已往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新农保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村民的参保意愿及如何完善新农保的对策等问题,而缺乏对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保之间的比较、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会工作制度之间的衔接等问题的研究。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应将新农保的研究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寻找激励村民及早参保的具体措施,探究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会工作制度间有效衔接的具体方案,理顺新农保与家庭赡养、社区服务之间的关系,整体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政府、社会和家庭发挥合力,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