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与细腻度举世闻名。《火烧云》这篇课文就是一例。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情景 ,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瑰丽奇特的画卷。教学中 ,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具体做法如下 :a .利用幻灯 ,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火烧云》一课重点描写的是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教学时 ,可利用彩色的幻灯片 (抽拉幻灯片 ) ,并在配乐声中提问 :霞光一照 ,天上、地下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  相似文献   

3.
九义教材第九册《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进行描写,突出了火烧云变得奇、变化多、变得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变”字,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一、联系旧知,情境导入(师课前板书:24.火烧云)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火烧云》这篇课文,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火烧云写清楚的吗?生: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写的。师:说得真好!(师板贴:颜色、形状)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火烧云的颜色,你会说——生:五颜六色。生:五彩缤纷。生:五光十色。  相似文献   

5.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 ,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 ,运用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 ,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心设计 ,重视预习。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 ,有事可做 ,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 :1 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 ,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 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 火烧云的形状…  相似文献   

6.
张艳丽 《山东教育》2003,(10):25-26
《火烧云》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的奇妙景象。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积累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句子,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本文的导入,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7.
《火烧云》一课通过描绘晚饭后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中,第二自然段的归属问题往往成为学生争论的焦点。教参认为全文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顺序先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然后写火烧云上来后的情景,把第二自然段归入第二段中。我们认为,这样理解值得商榷。把第二自然段归入第二段中,无法理清第二自然段与后面写火烧云变化的自然段之…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美妙奇异的形状变化,以及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欣喜心情。 教学本文时,可根据课文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品味语言,来感受和欣赏火烧云的美,以此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注意不断地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火烧云》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它生动地描述了晚饭过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充分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教学本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认真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读写结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思考、领悟:找规律  学习文章的第四至六节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默读,说说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接着可运用引读法:天空出现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学生边读边思考,领悟作者在写马、狗、狮子时采…  相似文献   

10.
孙志辉 《湖南教育》2001,(16):54-54
找重点。文章的重点是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火烧云》一课的重点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师以此为关键,教学生想象。学生把天空幻想成童话般的世界:八仙过海、葫芦娃吐火……,并用“柠檬黄”、“咖啡色”等词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全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其中的第二段最能体现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和描写火烧云的方法,是全文的重点段。对这一段的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讲读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那么这一课在讲读中究竟该怎样渗透美育呢? 一、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境美。本课共有七个自然节,1—2节写火烧云上来时,  相似文献   

1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浮和沉》一课的教学欧阳娅(南昌市育新学校)《浮和沉》是'九义"教材《自然》第二册第二课,从教学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实验能力。在此以前,一年级学生从来未获得实验技能的训练,因此这一课具有启蒙性质的特点,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  相似文献   

14.
《火烧云》四步教学设想安徽王友清《火烧云》是现代作家萧红的散文,作者通过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形态及变化,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抓住了四个字:看、说、读、想。“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挂图上火烧云的色彩和形态。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两幅挂...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画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选入的阅读课文 ,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一)针对课文特点 ,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 ,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2 语感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能画风的高兴心情。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动口、动手的能力。4 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二)设重点为 :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2 朗读…  相似文献   

16.
《火烧云》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多和变化快这两个特点,描绘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美和景美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再现情境。教学前,我把夏天的火烧云这一自然景现实录下来,配上录音。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录像,整体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己理清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清楚“火烧云变化极多”这一主要内容的,培养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的能力。2.结合火烧云变化的图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邓敏 《四川教育》2006,(10):41-41
现代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本课意在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观察自然的兴趣。执教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后练习的第二个问题: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特级教师杨丽娜来陕西上示范课,一堂《火烧云》烧出了轰动效应,听课者齐说“妙!”笔者静思回味,觉得杨老师“引”的艺术颇为高明,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显“变”引“看”。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不断变化,从地面到天空,从色彩到形状,从静态到动态,变化多端。由此看来,火烧云的变化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杨老师以“变”为线索,特制了火烧云变化的两幅幻灯片,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等等。通过看图,学生不仅了解了火烧云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火烧云》教后体会□云南昆明市武成小学董卫民《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再现了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文章按照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个顺序写的,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作了细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