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伴  李延喜 《科研管理》2010,31(6):144-150
摘要:本文以2006-2008年59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管理者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董事会人数、未领薪酬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董事持股比例、监事会特征、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而且与终极产权角度确定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分散度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事务所特征、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利润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分散度显著正相关,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R&D支出数据为基础,本文采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通过削减R&D支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盈亏幅度较小的公司,削减R&D支出已经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另外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对国有控股公司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都能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持股比例较低时对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对我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创新效率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研究结论证明:董事长持股比例对创新效率影响为正;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创新效率高度正相关;监事会主席持股比例对创新效率影响为正;而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规模则对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另外,研究发现董事长、高管和监事会主席的持股对创新效率影响力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以2009—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创业企业IPO后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企业IPO后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正相关,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及股权分散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关系亦是如此;进一步发现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交互作用加强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而在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三重交互作用中,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持股股权分散程度之间存在互补作用,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替代作用;研究还揭示外部专家型董事而不是外部监管型董事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更为关注.研究结论从董事会结构进化论的视角,为创业企业优化IPO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方面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控制自愿披露视角,重点探究了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影响.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的销售性盈余和生产性成本操控程度更低;不同产权性质、规模各异的公司,其内部控制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考察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内部控制基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报告等程序,所以能够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契约的不完备性要求契约标准具有较高质量,因此盈余作为重要的契约标准,其质量对于契约的有效实行至关重要,从而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有效性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在理论上具有动态依存的影响关系.本文以2010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应计项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标准,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发现:高效率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即能够提高盈余质量;而且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也就是盈余质量较低时,内部控制效率也较低.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本文还发现,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即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深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沪市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于应计项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魏锋  孔煜 《软科学》2006,20(3):64-68
以我国1998~2003年沪、深两市31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和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当采用OLS方法进行估计时,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而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非线性关系;(2)当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时,结果与OLS估计的结果有较大差异:以ROA度量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但逆向关系不成立;而当以Tob in’s Q度量公司价值且没有控制变量时,公司投资影响公司价值并进而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反过来,管理层持股比例变动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但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验证了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