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集市上看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鸽子。那是一只黑色的鸽子,全身羽毛发亮,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看着我,小小的鼻子,几乎看不见。我拿出仅有的5元钱买下了这只鸽子。鸽子买回来的那一天,正是我弟弟的生日。阿姨买了生日蛋糕,我把生日蛋糕的盒子做成了鸽子的小屋,还拿了很多小米和水来喂它。可是它好像心事重重,大概是想念它的亲人了吧,一天都不吃不喝,还不停地走来走去。第二天我来看鸽子的时候,鸽子一直对着我叫,好像在说:“请放了我吧。”我看到这些,就不由得想到了它也是一个小生命啊。我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2.
徐柏容 《出版史料》2007,(3):109-114
我的藏书中有本《引玉集》,是我经常欣赏的一本书。它在我身边的岁月已经超过一个甲子了,这一个多甲子中,可说是风风雨雨、万方多难,因而有许许多多早于它或晚于它收藏的书籍,或在这样、或在那样的劫难中都早已散失,而它却至今能留存我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虽然多少也与我的对它备加关爱并非无关。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7,(8):14-14
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看国际新闻,因为讨厌那些拗口的国名和人名。但是,工作原因,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了解这些信息。呵,一接触,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是太有意思了。在节目里,战争使我担忧,和平使我安宁,趣闻令我开心。有了种种不一样的新闻,我才有了与别人在一起的更多谈资。真的很感谢我从事的新闻工作,它虽然给我的日常作息带来了晨昏颠倒,但它更给了我一个多彩的世界。我很喜欢它,也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它更大的进步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爱阳光,因为它是金黄的;我爱天空,因为它是湛蓝的;我爱小草,因为它是嫩绿的;我爱枫叶,因为它是火红的;但是,我更爱生活广播,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2005年3月1日,河北乍活广播开播周年特别节目中,一个12岁的小听众用她童稚的声音朗诵了这首她自己创作的小诗。而一位年逾花甲的书法爱好者则在纪念册上留下了一行笔力飘逸的行书“活色生香入味来”。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个荣誉证书,整整二十年了,一直都珍重地保存着,是因为它是由一次特殊的采访而得来的,它的上面镌刻着我的骄傲与笑脸,也烙印着我的泪水与痛痕……  相似文献   

6.
常回头看看     
一天,我独倚窗前,苦觅创作“灵感”。忽然,一只五彩的蝴蝶撞进了我的视线,匆匆向窗口飞去。它摸索着、挣扎着、盘旋着,然后直直地朝玻璃上撞去,重重地跌落在窗台上,彩色的双翅扑闪扑闪着,稍稍,它又奋力向玻璃冲去……周而复始,它的确有点儿累了,伏在窗台上一动不动。突然,它“忽”地飞了起来,绕着玻璃打了个弯儿,飞出了窗口,飞向了那片属于它的空间。   这不正是我的真实写照吗 ?刚当报道员时,我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写稿上,整天足不出户读业务书籍,精心研究报纸,曾创下一天赶写 12篇大小稿件的记录,并将所有津贴费…  相似文献   

7.
黄儿     
梅洁 《出版参考》2004,(4):24-24
黄儿是舅奶奶家的一只母狗。我看到它时,它已很老了,没有记住它的年龄。它有点枯瘦如柴,肚子总是吸得扁扁的,脊梁的肋骨很突出;尾巴也不蓬松卷曲,总是有气无力地拖在身后,一点也不好看,像只可怜、孤独的老狼。我跟它开始有感情是在小妹生下之后,小妹拉屎后,只要母亲唤一声“黄儿,喔——”,它就迅速地跑来,把地上的屎舔得一干二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6,(3):45-45
我住的地方,几乎是在大纽约的地理中心点上;但是从我家步行一分钟,就可到达一片森林。春天,黑草莓丛的野花白茫茫一片.松鼠在林间筑巢育子,野草长到高过马头。这块没有被破坏的地方,叫做森林公园——它的确是一片森林,也许与哥伦布发现美洲那天下午所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我常常带雷斯到公园散步,它是我的小波士顿斗牛犬。它是一只友善而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我们在公园里很少碰到人,我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相似文献   

9.
这也许是我小时候形成的一个癖好,每每拿到一本崭新的书,都忍不住打开它,嗅嗅它的书香,感觉很好呵。不知像我这样爱书的人多吗?  相似文献   

10.
爱书说     
记事的时候,书是一叠有字的纸,它告诉我:字有大小多少; 长高了,书是一对欲飞的翅膀,它昭示我:天地无比广阔;  相似文献   

11.
浩然出书慰亡灵·孟皋卿·今年春节,借拜年的吉日,我有幸见到了浩然同志。问候之后,池送我由他主编的《北京文学》1996年第二期,我一翻目录,离地看到浩然同志写的一篇文章《用灵魂和生命镌刻的碑石》,它像磁铁吸住了我的视线,我一口气将它读完。回家后,我又读...  相似文献   

12.
我的职业是我从小喜爱的东西,这是我很幸福的事情。但一项运动作为爱好时,它是你自己可以完全享受的东西。而作为职业,它却成了残酷的比赛。  相似文献   

13.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康健我这个人看书不多,然而,在几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新闻战线》却一直是我必读的报刊之一,几乎没有间断过。如今,我从新闻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经五年了,但是,我仍然在坚持阅读《新闻战线》。因为,它使我受益匪浅,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一1958年初,...  相似文献   

14.
遍地姻缘     
庄羽  萧枫 《出版参考》2005,(3):10-11
迄今为止,我养过一只狸猫,她在一岁三个月的时候被野猫搞大了肚子,大概没脸回来见我,只在阳台的废纸箱子里留下一窝贼眉鼠眼的后代,从此音讯全无。后来,我又养过一条公狗,叫晃悠,虽然咬牙给它上了户口,但由于它的身形过于庞大,在去年轰轰烈烈的打狗运动从文斗转向武斗之后,最终成了牺牲品,我至今记得那一天当我怀揣着五千块钱哭天抢地的跑到派出所去要狗的时候那个胖子扔给我的白眼,  相似文献   

15.
大棉袍伴我访津西──平津战役天津前线采访生活片断李平我曾经有一件细布做的大棉袍,藏青色的面,银灰色的里子,絮的新棉花,里表三新,开放的地方还缀着一排子母扣几。它又当棉衣穿,又当棉被盖,伴我度过解放战争的三个严冬。平津战役的时侯,我穿着它在天津前线采访...  相似文献   

16.
落叶     
不知不觉中,秋婆婆披着她的长纱巾,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渐渐地,天气变凉了,风儿也不再温柔了。大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翅膀忽上忽下,我知道,它们一定是在与我告别呢。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片片飞落,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忽然,一片树叶轻轻地掉在我的头上,我把它拿在手中,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这片树叶和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上边有大小、粗细不同的纹路,非常清晰,我想它大概就是书上说的“叶脉”了吧。它的“衣服”黄绿相间,还“剪着”水波纹一样的花边。看着看着,我不免觉得阵阵惋惜。好好的树叶为…  相似文献   

17.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8.
一支派克笔     
在我的挎包里,珍藏着一支特殊的派克笔。它是美国国防大学赠给中国国防大学新闻工作者用的钢笔。每次看见它,都能引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那是一年前的一天中午,从炊事班返回宿舍楼的我,见整个楼道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感到纳闷:这卫生区一直由我们单位战士打扫的,可刚才我们都在食堂啊?原来我对门换了主人,来了一位年轻的少校。两天后,我从战友那里了解到,住我对门的这位少校,是我们国防大学新闻中心的干事,他文章写得不错,曾多次获得全军好新闻奖。我心里暗自庆幸:哈!现在我写文章入门可有希望啦。可之后都快一个星期了,…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新读者,今年2月底为写一篇文章查找关于我国新闻界发展情况的资料,图书馆工作人员便“对号入座”向我推荐了《新闻战线》第2期。读后爱不释手,便又找来去年的杂志翻阅起来,虽然我不是搞新闻专业的,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杂志,个性很鲜明,是读者的良师益友。 说它是良师,因为它具有权威性、指导性,《专稿专论》、《台长论坛》等专栏发表的各级领导的文章,还有新闻界权威人士的经验介绍、心得体会,都是高屋建瓴,对如何办好广播电视和报刊具有指导性,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讲也可以开阔眼界。 说它是益友,因为它越办越活泼了,只…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当我初学写诗的时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一位编辑在给我的退稿信中写道:“一首诗首先要有一个完整新颖的构思,再有一两句警句,它就是一首好诗了。”她的话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写诗所遵循的原则。 构思二字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诗的人无不在构思二字上下功夫。一首诗的成败主要在于它的构思巧拙和选取角度所决定的,然后才是语言的新鲜和形象的选择等一系列工程。我自己也曾把诗的构思比喻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一首诗和一座楼应该看成同是一项工程,一座楼首先要确定它是高层还是低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