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报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是在一百多年以前开始的。我们现在仍处在这次革命之中。第一次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第二次革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第三次革命则是电子学的应用。最近一次革命从发明电报机开始,但现在才真正掀起高潮。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电子媒介,广播曾给人类传播史上带来一次重大的革命,后来随着电视时代到来,声音与图像结合的强大冲击力使电视迅速成为大众传播的新宠,广播的收听时间急剧下降,再加上纸质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3.
华语电视,面对跨世纪的革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给华语电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黄匡宇一、跨世纪的革命已经爆发“信息高速公路”的问世,标志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突破口的新一轮科技、经济、国际地位的竞争开始了。这场竞争将使人类的文明跃进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高...  相似文献   

4.
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向信息社会。本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信息革命”(亦称“电信革命”、“电子革命”)使整个社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技术的革命引起了社会传播体系的结构大调整。电脑和通讯网络的结合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以印刷传媒(报纸、杂志等)和电子传媒(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及  相似文献   

5.
维拉德·D·罗兰得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米奇尔·特瑞塞也是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他们对国际大众传播状况有较深的研究。本文以较翔实的材料,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公共广描电现在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意识形态、经济、技术三方面的挑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和方法。作者指出,新左派和新右派以及旧有的政治观念,加上其根本的商业因素导致了公共广播电视在政治上的“两难境地”。作者认为根本左右公共广播电视的是“商业化”倾向。任何非商业产品的背后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商业因素。作者还看到技术进步及发明是公共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损害其“公共特征”的另一因素。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明和技术进步本身就带有“私有特质”。虽然作者认为有些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所奉行的“暂时野蛮”政策极可能长久化,但是,其在人们对公共广播电视的信任方面,依然持有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根源于各国日益增多的加强本国大众传播媒介政策建设及增加本国节目制作的各种努力。这不能不说是深刻而较有远见的。遗憾的是作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状况提及甚少,也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传媒政策、理论、实践的成功之处,及其对发达国家的反辐射作用。显现出作者的“电子沙文主义”观念。不过,本文依然不失其深度和见地,对我们的传媒研究和实际工作亦多有启迪。  相似文献   

6.
朱向东 《视听界》2000,(4):15-16
正当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鼎足之势已成之时,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Internet诞生了。它兼容了各家之长,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自由向社会各层面施加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互联网络出现之后,传统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已称不上大众传播,互联网络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传统大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象信息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重要资讯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则导致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并将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跃入信息社会.这场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文化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曹经在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华传统文化应抓住机遇,在第二次信息技未革命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溪 《现代传播》2007,(4):156-158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在总结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时曾经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性",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知识、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至1994年,我奉派美国洛杉矾熊猫电视台工作,对外身份副总裁.四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电视节目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四年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洛杉矾华语电视的发展概况、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有了真切的体会.对于90年代初期洛杉矶地区华语电视,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背靠祖国.熊猫台一枝独秀。一、“‘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作为电视大国的美国.从未给予中文电视应有的位置,但90年代的美国西海岸南加州首府洛杉矾却出现了一个少有的华人电视火爆局面.除了老牌的世华…  相似文献   

11.
出版电子化与出版管理思想的革命尤丹立出版电子化:出版史上一次新的革命早在中国古代,印刷术、造纸术就和火药、指南针一起构成华夏的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这两项发明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出版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世纪中叶,德国谷登堡发明铅字印刷术,革新印...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争夺受众、扩大影响的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酝酿着一场新闻媒体的重大变革。 一、网络信息技术正在引发现代新闻史上的第四次大革命 15—16世纪古登堡发明的机器印刷术,促使“新闻纸”问世;19世纪上半叶,以电报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新催生了新闻通讯社,进一步促进了报纸媒体的发展壮大;本世纪30到50年代,电力和电子技术革命导致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王岩玲 《青年记者》2007,(10):67-68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和普及,大众传播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人们第一次真正自由地面对一个信息海洋,沟通和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从十九世纪后期电报、电话相继发明以来,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们就开始了电视的研究工作。他们首先进行尝试的是将电力技术应用到工业和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无疑为二十世纪初电视广播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8年,斯堪尼亚塔狄的一家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这次播出虽然只有半小时,但从此揭开了人类电视时代的序幕,它显示出了声光电结合的诱人前景。由于第二次  相似文献   

15.
自八十年代电视在我国迅速普及以来,电视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具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但是纵观我国电视界近些年来的理论实践不难看出,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作为娱乐的电视而不是大众传播的电视。比如关于电视文化、电视艺术、电视文学、电视纪实等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广泛见诸各种电视论著,而关于电视传播学方面的理论文章则很难一见。如果说“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兼艺术”的话,那么这种状况显然反映了我国当前电视理论探讨中存在着较深的断层。它很容易将我们引入理论上的误区,即电视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娱乐的载体,而忽略了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第一属性。 就大众传播而言,它的实质和核心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这一定义对于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来说,也毫不例外。当然电视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多姿多彩的节目形态确实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审美愉悦,但电视艺术并不是电视与生俱来的。现在人们公认的世界电视诞生日是在1936年11月2日,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对一场盛大的歌舞进行正式电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介才有60多年的历史,便以它独特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后来居上,成为传媒中的新秀和骄子。这种传播优势与它的高科技武装是分不开的。电视本身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它的传播功能和形态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臻于完善,并向更高阶段发展。本文先从电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考察电视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然后再考察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大环境下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前景。(一)电视作为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全世界几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结晶,主要进程是:1817年布尔兹列斯(瑞典)发现了…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在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团体等上网成为传播者时,传播者成分的多元化是否会动摇专业新闻传播媒体的地位。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对所有“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18.
张沈平 《视听界》2010,(4):110-110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观众分享了嘉宾的故事与情感。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人际传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电视访谈节目的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只有现场的嘉宾、观众谈得尽兴,电视机前的受众才能看得尽兴。  相似文献   

19.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媒介形态与社会文化的剧烈变化,人们的交往方式与社会的传播模式也随着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话语环境,尤其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宣告了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受众中心视角的确立与参与式文化的形成,更是迫切地要求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范式革命,新媒介素养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成为当代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在上一篇有关电视文化的论文中,把当前电视界的热门话题“电视文化”作了这样一种解说,即电视文化是指“电视介入社会生活后,在电视社会成员中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并非下定义)这个解说的关键点,也即隐含的前提在于,把电视的出现和存在,与当代人类内外行为规则的变化放在一起进行考察。以这样的视角进行考察,电视就既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定发展阶段上科技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成为改变人类自身的一种驱动力。正如把资本主义的形成归结到古登堡发明印刷术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发展,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会逐渐形成另一种政治,另一种教育、另一种文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样的视角进行考察,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就具有了文化哲学的意味,具有了真正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