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旻星 《视听界》2006,(1):90-91
在观众收视心理状态迅速变化、民生新闻异军突起的传播形式下,传统的时政新闻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主旋律和收视率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无锡广电集团的《新闻全方位》是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电视新闻栏目,是无锡广电宣传市委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  相似文献   

3.
2012年,新疆把民生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党报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必须紧密切合当前热点,将民生新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担当弘扬主旋律、舆论监督、热点引导的社会责任。民生新闻的民生主题那么,如何让民生新闻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充分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中宣部对于当前新闻战线"走转改"的现实要.  相似文献   

4.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凸显了强烈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意识。主旋律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新闻观的本质体现,主旋律意识应该让“中国故事”、国家软实力得到更精彩的呈现,让新闻的脊梁意识得到积极凸显。弘扬主旋律是对个性化传播、自媒体传播、多元化传播的必要价值廓清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贾永是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他的大量获奖新闻作品在突出主旋律的同时也在写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使得主旋律新闻作品具有了不一样的风采.本文从角度创新、结构创新、手法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几个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希冀会对新闻作品的写作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增长"视野下的新闻舆论环境是一种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注重人与自然的齐头并进以及允许理性争辩的新闻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所关涉的对象实际上是这样三个层面:人与人的世界、人与物的世界以及人的观念的世界。要在这样三个层面上构建一种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新闻舆论环境,我们应努力实现如下三个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效率向注重公平、正义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人的物质成就向注重人与自然的齐头并进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不争论向允许理性争辩转变。  相似文献   

7.
陆剑 《传媒观察》2006,(6):24-25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是主旋律。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强化经济新闻的报道,无疑就是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白京 《青年记者》2006,(4):26-27
不少新闻工作在抢新闻、报新闻时存在做“无用功”现象。新闻工作在工作中应该围绕什么转?新闻工作工作的重心和“主旋律”是什么?是每个忙碌着的新闻工作应该弄清的。  相似文献   

9.
宫正 《出版广角》2015,(7):90-91
在以渊源学、影响学、媒介学为代表的纵向传播被美国“平行研究”打破之后,尤其是受新媒体平行话语的解构与影响,电视主持人媒介的主流文化话语体系散落为平行话语的“国民意识形态”沟通与交流。电视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引导、把握平行传播的话语环境,在民生类节目中把握与幸福文明生活品质,建设世界文化对话的主旋律。同时,要融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等“人民本位”与民生主体思想文化体系,承续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观,更好地提升民生节目的文化内涵,在“平行传播”主旋律构建的文化转型中,更好地重塑自我的主体内涵与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于时代与大众。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主旋律报道,不断丰富和发展报道形式和方法,对所有媒体而言都是一个迫切的现实课题。在近年的新闻实践中,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独辟蹊径,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大型新闻行动承载主旋律宣传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景兵 《新闻知识》2004,(12):37-38
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主旋律”成了宣传领域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电视机,主旋律报道占据了每日综合新闻的大部分版面和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报道属于主旋律报道呢?从我们每天接触的新闻看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贾明 《新闻前哨》2010,(11):97-98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的主打新闻之一,在提倡向主流媒体转型的今天也不例外。《荆门晚报》在探索向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从社会新闻开始,以“拍案警醒”系列报道为发端,深入挖掘内涵,担当社会责任,让社会新闻“奏”出了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陆地 《报刊之友》2002,(4):47-48
新闻媒体总的来说,高奏的是导向正确的主旋律,这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但主旋律中不时夹杂着不和谐杂音,这大概也是广大读的其识。笔以为,目前某些媒体热衷于炒卖的“虚假新闻”、“暴力新闻”、“色情新闻”就是这些杂音中最刺耳的“噪音”。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新闻是新闻舆论的导向标,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更是广大读者关注的主旋律。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凸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民生意识,已经在政闻宣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最大的政治是民生,最大的民生是政治,老百姓的事比  相似文献   

15.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宣传报道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是新闻媒体的起码职责和本份;新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对此均高度重视,用功最勤,用力最多。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在宣传主旋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多数新闻媒体对主旋律宣传是驾轻就熟的,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对主旋律宣传也是并不陌生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宣传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地方党报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生产状态的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党报的新亮点。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近6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  相似文献   

17.
媒体需要营销,新闻是否需要营销?在软性新闻盛行的时代,硬新闻特别是以宏扬主旋律、承担宣传任务为主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赢得受众?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用自己五年来的创新实践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坚持正面报道,唱响主旋律是党报的天职。然而主旋律怎样才能唱响,正面报道如何才能出彩呢?不少人认为正面报道读者不感兴趣,党报记者难当。其实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反面报道,只要是真正的新闻,都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在举国上下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如何紧扣时代主旋律,加大民生报道的力度,突出地方本土特点,发挥电视媒体优势,营造关注民生的深厚氛围,让民生新闻成为地方政府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具体体现,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利渠道,这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逐步深入社会生活,传统的媒介生态格局逐渐被打破,并引发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变革。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上的无序状态和虚假内容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针对我国媒介生态的现实情况,本文从传播新闻信息、进行舆论监督和弘扬社会正气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