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辅导员的IAK素质结构模型,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辅导员的素质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为辅导员的素质构建提供了参照.IAK素质结构模型不仅对辅导员的素质结构进行了科学划分,而且把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从传统的人格魅力的层面上升到了整体形象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着最基础、最直接的管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本文从基本素质、业务素质、科技创新素质三个层面为切入点,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需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善素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养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对其自身的科研素质养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辅导员科研素质养成的必要性出发,从实践层面提出了科研素质养成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德华 《高教论坛》2011,(7):19-21,24
辅导员专业化是社会分工与教育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要求辅导员队伍在专业品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层面形成体系化的专业素质结构。本文尝试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方法引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来,针对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中的"短板效应",设计普遍适用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分层目标,为高校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目标设计提供可资参考的框架,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取得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对于其非物化工作成效的考核是辅导员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从胜任力素质理论出发,对辅导员的素质特征、工作行为、工作成效进行科学的考评认定。从辅导员胜任力素质分析入手,探讨辅导员胜任力素质视角下辅导员绩效考核、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建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考核体系,解决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惑。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012-2020年共八届全国大赛370名获奖选手的数据采集与挖掘,梳理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脉络与特点,归纳了大赛的模块设置与能力考察,从区域、高校和选手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现状,并从分类指导帮扶、开展竞赛评估、创新赛制构建三个方面对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尹洪廷 《时代教育》2013,(1):132-133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高校广大教师队伍的一员,又是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本文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予以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统计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可以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三维结构(“MKI模型”)在“工作目标”维度,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知识”维度,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在“价值”维度,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管理能力素质次之,专业知识素质再次。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于辅导员素质结构性别差异的研究不仅对辅导员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辅导员选拔以及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借鉴.本文运用实证研究,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性别差异及各自的素质特点,并针对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胜任力模型有两个基本的意蕴,一是把胜任力分为显性与隐性两个部分,强调隐性素质的重要性;二是以工作绩效为依据检测和评价职业的胜任力。这一模型同样适用于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的隐性素质结构包括个性特质与品格特征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热情与激情、坚韧(持恒)、耐心、包容、反思习惯与自尊自强等,后者包括爱心、责任感、诚实正直、公正无私、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胜任力模型启发我们要分析和把握素质与绩效的内在逻辑,要依据过程和结果双重维度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检测和评价,提升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质的重点是培养辅导员的责任感,同时要致力于工作情景条件的改善。职业化专业化是辅导员隐性职业素质结构提升和优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承担着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个人素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手段。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的必备素质、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对学生工作的影响和怎样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建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理性剖析与建构,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专业素质以及辅导员专业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局面,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审美素质是实现辅导员全面发展,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将着重对辅导员审美素质及其结构问题展开讨论,并进一步论证辅导员审美素质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旨在推进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审美素质的认同,不断加强自我审美教育,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新形势下对辅导员的切实要求。本文采用素质结构的"三要素"分析框架,结合辅导员岗位工作的实际,围绕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能,提升辅导员素质的知识基础;围绕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提升辅导员素质的职业能力;围绕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提升辅导员素质的"做人"品格。  相似文献   

15.
闫艳 《辽宁高职学报》2014,(1):90-91,109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界定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四方面阐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出政府与高校应为高校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注重自身的学习并加强自身的实践的路径选择,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辅导员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提出建立"辅导员主导、团队式管理、课程化建设、辐射式发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以"寻找短板、组建团队、开展工作、总结评估"四个环节和"团队式管理、课程化建设"两项内容为支撑开展了系统的实践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其实践外延。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信息素质,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信息素质的培育,应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结合辅导员工作性质,围绕信息素质的内容,从体制机制、学校实施、系院应用、个人发展层面着手,探索工作理念与工作路径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对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包括角色意识、角色知识、角色能力、角色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这些素质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则关系着角色功能的发挥,对于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辅导员角色素质结构特征及素质要素的联结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帮助研究生辅导员培养良好的角色素质,有效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辅导员素质水平决定了其是否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学生以及是否能在突发状况前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以配合学校建设、社会发展等,本文从辅导员素质现状以及提升途径出发,创新辅导员素质提升途径,力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政治辅导员的素质测评要素 根据人员功能测评理论,测评要素体系由素质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和绩效结构组成,每一结构包含一定数量的要素,例如素质要素包括政策性、事业心、责任心等要素;智力结构包括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要素;能力结构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要素;绩效结构包括完成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等要素。可见,这里的素质主要是指政治思想素质,而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人员功能测评理论为我们探讨政治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