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析清代中俄恰克图互市贸易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89年8月自中俄两国雅克萨战役之后中俄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尼布楚,楚鲁海图、恰克图被定为三个官方允许的三个通商口岸,其中恰克图口岸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数代晋商的不懈努力而成为18至19世纪末中俄两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也使得这个边境小城声名远播。但随着东清铁路的开通以及国际海运的发展,恰克图贸易逐渐衰落,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人认为中国甘肃、陕西地区出产的大黄是最具强健脏腑、镇静清热等疗效的药材。因此,他们希望透过各种管道取得大黄。自雍正五年(1727)年起,恰克图开市之后,清廷准许穆氏家族在恰克图卖大黄。俄国也派商人,前往恰克图买大黄。乾隆三年(1738),俄罗斯官方独揽大黄生意,以毛皮或其他物资向穆氏家族换购大黄。穆氏家族与俄国人买卖大黄时有纠纷,例如:拖欠俄罗斯人货期、缺额,或者压低大黄产地价格,高价卖给俄国人;优质与劣质大黄混充卖给俄国人。俄国人也曾拿优劣参半的毛皮与穆氏家族交易,或者不依合约另找商人买大黄。因此,中、俄双方官员不时得监督两方商人交易大黄情形,减少纠纷与冲突。因为大黄贸易利润丰厚,穆氏家族得应付恰克图章京事务处、衙门差派与陋规,而且家族成员之间也常发生利益纠葛,数度请求库伦办事大臣调解家族纷争。由此可见穆氏家族与中央、地方衙门关系匪浅。中、俄的政治情势、经济状况、外交政策、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均影响中、俄商人大黄交易量与换购商品种类。例如:18世纪,清廷数度关闭恰克图市集,大黄因法令限制不得出口俄罗斯,但欧洲市场需求大黄热切,俄罗斯商人转向走私贸易。由于俄国购买中国大黄数量、价格受欧洲市场影响。在俄国官方垄断大黄贸易期间,经常面临走私竞争压力,数度设法制裁走私活动。自1782年以后,俄罗斯开放大黄自由交易,大黄贸易逐渐由莫斯科、沃洛格达和库尔斯克等商人垄断。19世纪起,俄罗斯手工业逐渐兴盛,加上在西伯利亚过度猎捕动物,毛皮逐渐短缺,使得俄国商人改以毛纺织品、棉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取代毛皮向穆氏家族换购大黄。  相似文献   

3.
17世纪前半期,随着俄国势力向我国黑龙江地区侵扰,中俄两国开始直接交往。中俄直接的交往是清初,在军事冲突的血与火中揭开了序幕。有关俄国哥萨克侵扰我国黑龙江地区和中国清政府抗击俄国入侵军事行动的历史,在清初官方文献及清代中国人的著述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4.
于澜 《林区教学》2014,(9):36-37
"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前半期的沙皇俄国代表作家的作品之中。在19世纪前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着力塑造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文学人物形象,即以"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这一系列人物为典型代表的多余人。"多余人"的诞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也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基于此,在分析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重点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龚书铎、方攸翰两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近代史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受到广大电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该书关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曾规定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叙述却是不准确的。书中说:“中俄《北京条约》除清政府承认《瑗珲条约》的条款外,又将《瑗珲条约》中规定的由中俄双方‘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俄国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了俄方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的走向,为日后进一步侵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据查:中俄《北京条约》根本没有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的规定。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俄国在张家口贸易的条文是:“第五条,俄国商人,除在恰克图贸易外,其由恰克图照旧到京,经过之库伦、张家口地方,如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     
《新高考》2009,(3)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16世纪初,希瓦汗国建立后很快与俄罗斯帝国产生了关系。从16-17世纪,两国的政治经济交往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从18-19世纪,除了贸易之外,俄国逐步使希瓦汗国在政治上臣属于它,对希瓦汗国发动侵略。19世纪下半叶,希瓦汗国最终成为俄国的附属国。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俄为了争霸亚洲,围绕印度展开了激烈角逐。究其原因,对英国而言,印度不仅是英国重要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也是英国推行世界霸权的战略基地;对俄国而言,征服印度不仅将实现俄国人多个世纪以来的温水港梦,而且印度也是俄国重要的原料市场与未来新兴的产品市场。为实现各自在印度的利益,两国在印度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近一个多世纪的明争暗斗。最终因俄国国力有限,直到沙皇倒台也最终未能实现占有印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一个教育大国,它的发展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俄国师范教育制度始建于18世纪7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世纪至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8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彼得一世即位后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年代,沙皇政府开始在各城市开设国立小学、中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已有各类学校550所,学生6万名。这些学校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寄宿学校。这类学校共有60多所,在这里学习的贵族子弟约为4000人。第二…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34-137
清代中期,广州是一口通商贸易的口岸,当时活跃在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与外国商人来往密切,中西方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各方面日益频繁。而广州花船作为交通工具和娱乐场所,在商业贸易与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通过西方人独特的眼光,留下了许多对花船的描写与记录,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折射出当时广州商都的民情风俗与社会百态。  相似文献   

11.
自1768年以來,恢復恰克圖貿易中俄貿易大為增加,從二百萬增到三百萬盧布。為了控制這些貿易的活動,政府強加二個方法:第一個是管制恰克圖商人執照。并且由庫倫辦事大臣控制了這些執照有效性。第二個方法將劃分物品成八個類別:緞、布料、羊毛、細青茶、磚茶、煙草、糖和乾果和瓷。但是,只有老成的商人與恰克圖章京一起定價。中國商人被要求被成一體,當換與俄國人和時不漏任何商業秘密。在同一時間,他們需要減少物品的價格從俄國和獲得更高的贏利為物品從中國。因而這些商人只經常購買了俄國物品在他們的價值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广州行商是清政府指定对外贸易的封建商业组织,享有专营权,在鸦片战争前一直主导着对外贸易.但随着外贸环境的恶化、出口商品定价权的逐渐削弱以及交易成本渐次升高等矛盾的日渐突出,其外贸专营权逐步丧失,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海阳县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为以墟市为中心的地区贸易体系的完善,及以庵埠、汕头为中心的海关口岸对外贸易圈的扩大。在商业贸易繁荣的同时,商人阶层在地方社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不少商人通过捐纳获得了士绅的身份。但是,此一时期商人的社会活动仍主要以绅士的名义来运作,商人与传统乡土及宗族之间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出传统时期商人阶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简论清代前期的外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代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直被称为是闭关政策, 而外商政策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却体现了清朝对外商的友好与开放。从清代管理外商的机构、优待政策、具体管理等方面看, 说明清代已形成自己系统的外商管理政策。这种政策与一口通商形成互补, 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前期对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声势浩大的始由北京学生掀起,进而波及全国阶层,形成群众爱国运动。商人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选取以响应北京学生五四游行最热烈的上海一地,考查了上海商人介入运动的全过程,分析了其所起的作用,以及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独具的特征。文章认为对商人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积极方面的作用,固然不能忽略。但亦不能加以夸大。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前期,为了满足民用国需,越南阮朝采取较为灵活的外贸政策,以对华贸易为主导,发展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并与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通商关系,对外贸易一度较为活跃,但由于受自身社会经济结构限制和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西方殖民入侵的戒备心理,这一时期越南参与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贸易的程度和规模都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7.
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茶叶贸易是徽州商帮在明代中叶形成以后最重要的经营活动之一。入清之后,徽商叶贸易经厉了兴盛、低谷、中兴和衰落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经营方式一体化,经营活动季节性、兼营现象普遍和资本组多样性等突出的特点。光绪中叶以后,因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打击,国际市场上洋茶的冲击及徽商本身在非经营性消费方面投入过多等因素,徽商茶叶贸易最终走向衰落。清代徽州茶商的兴衰历程,正是传统的中国封建商人近代社会中的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徽商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商帮之一,在明清两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徽商身上体现的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和有礼、仁爱好施,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尤其是传统美德的体现,又极具商业精神。徽商的兴起和存续有其特定的社会、地域原因,但受传统道德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影响,更发挥着持久绵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政府通过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国内手工业,打击外国商人势力,保护英国商人利益,吸收鼓励金银进口,限制甚至禁止金银出口来繁荣本国商业贸易。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毛纺织工业和呢绒贸易的发展,增强了英国的国力,奠定了英国近代贸易繁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education and literacy practices of Bristol merchants involved in overseas trad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by focusing on their business concerns. It argues that these demanded complex literacy skills and the discussion explores why writing was so central to their work. The merchants required specific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duce and handle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ir mercantile activities. As well as receiving practical training under apprenticeship with a master, merchants’ manuals were available for further guidance. A manual produced by John Browne, a Bristol merchant, is examined to highlight the principles that guided merchants’ literacy practices. Business writings by other Bristol merchants are also discussed to reveal the values that governed their practices. The discussion aims to illustrate how their literacy practices were situated in the context of early modern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