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素描作为绘画造型的基础,它从属于西方具象写实性素描的范畴,与中国画造型原则有着一定的差异,因而这种素描不适合于画中国画的人学习。从东西方艺术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西画遵循“艺术摹拟自然”的传统,追求客体的写实与再现,而国画着重印象,崇尚神韵,追求人的心灵意蕴的抒发。中国画既表现客观对象外在之形,更重视主体主观精神的表达,是缘物寄情的意象艺术。在素描教学上必须试行改革,适当吸取素描中有益于国画造型的因素,形成一套具有民族特点的、科学的、完整的“现代中国画写生法”,走出一条中国画素描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是借物抒情的意象艺术。它的造型只有求变才能达到意与象统一、物与我交融之境界。这种夸张变形,是画家观察事物时受情绪所促使的“移情”所致。而今作为绘画造型的基础课———素描,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基本上是属于具象素描的范畴。因为它是以肖似原形为准则,同中国画造型观念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这种素描很不适合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课。用意味性的观察方法去改造具象素描(特别是用线表现的结构素描),形成一种新的意象素描,将会把中国画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素描是一种单色造型艺术,就是用单一颜色在平面上反映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它不仅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素描艺术的目的是通过素描绘画来掌握造型艺术的方法和规律,最终为艺术创作积累能力,奠定基础.如何用现代的素描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运用有关的素描艺术的理论去进行观察、分析、理解和表现素描对象,透过对素描对象的整体把握,全方位体验素描这门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无疑是艺术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重要任务.对于素描艺术创作者来说,观察方法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不管画什么东西,只有看得见,才能画得上;只有看得准才能画得对;只有看得细致,才能画得深入.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可能理解形体结构之间微妙、复杂的变化与明暗对比,其表现力难以摆脱素描的盲目和孤立.要会看才能会画,"看"是要讲方法的,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不会顾此失彼,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尹小平 《文教资料》2011,(2):115-117
作为中国画的基础,素描若全盘照搬传统西式素描,肯定是弊大于利,而要尽量避免基础素描教学与中国画专业脱节现象,就要充分考虑中国画的造型特征及中西绘画的共性来制定适用于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模式,以让学生的学习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方素描教学体系的引入,给传统中国画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如何使素描教学更加适应中国画教学体系,一直以来是争论的话题。通过东西方绘画的比较,将表现性及抽象性的素描语素加入中国画素描教学实践中,用文化的共性部分推动素描教学与中国画教学的联系,摒弃以往的单一的素描教学模式及表现形式,使其与中国画专业教学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
素描是绘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传递艺术观念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向别人传达理念和情感的语言.素描情感的表现既是对客观对象的欣赏,又是对客观对象的索取与创造.在素描学习中,培养并把握素描中的情感表达,可以以更轻松的心态学习素描,从而使艰苦而枯燥的训练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7.
绘画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是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基础,由于专业要求不同,对两种素描形式的要求存在差异,本文就基础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在观察、表现、理解和造型手段等方面的侧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素描是当今美术学科中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技能。具有独特民族绘画风格的中国画专业也不例外,素描已成为其造型基础训练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中西方绘画意识及造型观念存在差异,导致中国画专业在素描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注重强化体现中国画特点的造型意识,做到中西方优长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素描艺术在反映客观对象的同时,必须运用点、线、面、黑、白、灰这些绘画语言元素表现画面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0.
林伟 《青海教育》2008,(7):62-63
中国画是东方最古老的绘画艺术,从古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笔墨一词,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统称,又具体为中国画工具材料之所指,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笔墨蕴涵中国画的审美特质,对笔墨可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
徐悲鸿一生非常重视素描 ,他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一定要严格训练。素描的基础最根本的是培训正确地观察、分析、综合对象并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徐悲鸿擅于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各种养份 ,同时也很注重“洋为中用” ,对西洋素描法及其发展都有独到之见解。在素描的风格上 ,徐悲鸿并不要求简单划一 ,他认为各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2.
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是当前中国画人物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必要前提.要最终完成好人物画创作,必须在写生教学中强调创作意识的培养,而不至于将二者割裂.因此,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需在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敏锐察觉与表现、画面的完整性、绘画语言的选择等诸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锻炼了造型能力,另一方面,最终的作品以创作的方式呈现,必将极大地激励学生对工笔人物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速写是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既是锻炼造型能力、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门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通过加强对速写的训练,可以通过运用线条这种简单直接的造型语言,探索自己的表现风格,表达自己对客观物象的认识、情感、思想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水墨写生是中国画家对自然山水深入细致的认识过程,是从自然过度到创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审美开拓和形象意境的创造过程。山水画水墨写生既写自然的性灵,同时也是抒发画家的心境和性情的对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美术院校的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一直是造型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素描是最直接的造型艺术形式,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为宗旨,学生自觉地、创造性地学习具象绘画的艺术精髓,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加深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现代抽象素描,它依托于西方现代主义,以形式的创造力、艺术的感知力为表现标准,要求学生以素描的理念为指导,把培养艺术思维观念纳入教学范畴。现代素描丰富了写实性素描的表现理念,有着更广泛的形的美学含义,但其基础还是写实素描,只有在写实素描的基础上,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造型和表现意识,才能使艺术思维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写生在当代山水画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与创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者通过写生,可以更好地接近自然,感悟自然,这就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前提;而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交替进行,又使它们相互促进,这又使山水画写生为更好地进行创作提供了可能。但是写生与创作之间又有很大区别,它与创作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但又有本质区别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素描造型方式,是在当代绘画潮流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起来的。素描教学是美术学生学习的必由之路,历来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随着美术生源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为了适应现代艺术发展的要求,现代素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它有别于传统的造型手法,但是与传统造型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传统具象绘画进行批判、改进后的产物,是现代绘画意识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艺术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美术界对素描的理解也日趋本质和深化。在美术教学和创作上,虽说人们对素描含义的理解各有所见,但是,在素描是美术绘画和造型的基础这一点上却是无异议的。素描教学是高校艺术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的一门极重要的主课,素描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绘画造型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美术课素描教学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基础素描课程教学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绘画艺术理论,结合大中专院校艺术(绘画)专业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对于绘画艺术中的观察方法、艺术表现方法需要重新认识的观点,并进行初步探讨。以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出发点,综合全因素素描和结构素描的重点,结合大中专院校美术系或美术专业学生的绘画功底不够扎实和艺术修养较为欠缺这一现状,在今后的基础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结构素描为主,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解剖,结合全因素素描所强调的明暗、透视、空间、立体的教学理念,使大中专院校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加强大中专院校美术系或美术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确立基本素描理念,积极主动地融合全因素素描和结构素描技巧于一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为今后的基础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师的素描教学中单一的强调明暗调子的素描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画、油画专业的创作教学,而且远远不能适应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导入设计素描教学理念,进行高师素描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