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如今如何在课堂中高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课堂教学中的思维现状作如下分析.1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简单化,脱离学生实际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特定情境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本质是由情景决定的,情景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而知识则蕴含于产生知识的情境之中.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流于形式,轻视“思维”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2.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呢? 一、营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学  相似文献   

3.
“教”是为了“导”,“导”是为了“学会”、“会学”。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师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学生“会学”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  相似文献   

4.
所谓“情境式”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获得知识本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会学,我乐学”的目的。笔者结合所教化学学科,谈谈“情境式”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 ,利用必要的信息等 ,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因此 ,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作为组织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积极思考、勇于争辨 ,达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的。一、创设悬念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 ,更应该创设一些悬念情境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产…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现代认知理论主张 :学习是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重新建构过程 ,通过建构 ,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知识并非客观存在 ,它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 ,具有主观性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更是这样。所以 ,现代教育界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地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提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等等。那么 ,是不是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呢 ?不是的。小学生好奇心强 ,兴趣广…  相似文献   

7.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 ,知识不是由外界传递给学习者的 ,而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所获得的。教学就是通过“情景创设”、“协作学习活动”、“会话”等手段帮助学习者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过程 ,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精髓。实施网络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支持这两种学习方式。本文拟从分析网络教学的结构诸要素相互关系入手 ,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一、网络教学的结构诸要素及相互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是学习者借助某种认知工具 ,在某种教学策略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活动是一个探究新知的“学”与运用新知的“习”相结合的过程。数学学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探究阶段,将探究内容与学生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块结合,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初步掌握新知;第二,练习运用阶段,把新获得的基础知识、数学规律和思想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第三,整理构建阶段,把新知纳入原认知结构或重组新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网络。一、加强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获取过程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  相似文献   

9.
徐海霞 《课外阅读》2010,(11):122-122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那么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呢?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的学爿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动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片段中,能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设计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物理,会学物理和乐学物理,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不协调——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从而获得终身可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起着引导作用,通过发挥教学设计中创新能力,巧妙地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对于“学”,学生是在主动基础上进行思考的.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去学习与思考,并相对容易地获得知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主动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事实上都是导的作用。学是教的根本目的,本文研究历史教学中“导与学”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否学到家,教师是否恰当运用教学方法,都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研究“导与学”,首先教师要研究学生,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优美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运用现代化手段、编课本剧等方式,能充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是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学习是主体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就在于导学、助学和促学.“GX32字诀”教学原则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笔者认为用“GX32字诀”教学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建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笔者认为:爱是第一需要。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先要学生喜爱学习。怎样才能让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尝试把律动、活动、游戏有机地引入小学低数课堂,使教材在趋于活泼、富有趣味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外部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时所引起的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促进积极建构 ,谈几点作法。一、发扬教学民主 ,突出学…  相似文献   

19.
课堂从众心理的背后是学生主动让渡学习控制权的习得性无助。在从众性学习中,学生注意力流失,存在不学、少学、浅学、被动学的深度学习缺位,主要表现为源自学生思维游移的课堂沉默、源自学生“同群效应”的自动化思考以及源自学生“责任分散”的随大流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重视注意力控制,激活自我认知加工;面向异质性知识认同,促进深度学习;创设平行任务课堂,重建认知共识。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并经过其他学者补充发展的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强调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与知识有关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组织有利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协作交流,实际上提倡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顺应和建构当前所学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