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及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相关显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发现,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中发挥多重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也通过影响多种情绪调节策略而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量表法对420名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和求职行为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求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且职业价值观对学生求职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青少年害羞量表、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77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47岁,SD=1.94)进行测试,探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分析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阶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法检验发现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P<0.05).这说明情绪智力不仅能直接预测社会适应,还通过羞怯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调研数据,探讨环境支持、求职行为及求职结果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支持、求职行为对求职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求职行为在环境支持和求职结果之间具有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从个体、学校及...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教学效能感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量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随机选取的161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总分、教学效能感总分、工作投入总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投入各因子及总分与职场希望感各因子及总分、教学效能感总分、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职场希望感各因子及总分与教学效能感总分、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显著正向预测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职场希望感对工作投入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以及个人教学效能感在职场希望感与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565名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考察主动性人格、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一是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能负向预测大学生择业焦虑;二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三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独立中介作用不成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79名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同时还能通过生涯适应力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的间接效应,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9%。生涯适应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损耗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微信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损耗量表、微信成瘾量表对11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损耗、微信成瘾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r=0.323-0.373, P<0.01);(2)消极应对方式可以直接预测微信成瘾(95%置信区间:0.228-0.376),也可以通过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微信成瘾(95%置信区间:0.098-0.164),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分别为69.91%和30.09%。结论:消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微信成瘾,还可以通过自我降低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微信成瘾。可以通过减少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损耗来缓解大学生微信成瘾。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幽默风格(自强型幽默和自贬型幽默)和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3个维度)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幽默风格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对23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自强型幽默和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即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间存在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贬型幽默无显著相关.自贬型幽默仅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中的焦虑显著相关.结论:自强型幽默通过两条路径作用于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第一条是直接影响路径,即直接对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条是间接影响路径,即自强型幽默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再间接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不能充当自贬型幽默和心理健康3维度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学新生人格、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256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学校适应与自我效能感和内外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01);(2)自我效能感和内外向对学校适应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学校适应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01);(3)自我效能感在内外向、神经质和学校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值均〈0.001),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3000和0.2758。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人格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察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诊断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32.26%。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人际关系困扰,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证实变革型领导风格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分析组织氛围和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之间的中介效应。通过量化分析发现:(1)变革型领导风格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存在显著影响;(2)组织氛围在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四个子维度(愿景激励、德行垂范、个性化关怀、领导魅力)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组织氛围在德行垂范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强,而且为完全中介;(3)自我效能感在变革型领导风格的三个子维度(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领导魅力)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在德行垂范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中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186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以考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均对积极应对具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17.86%.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深度学习为调节变量的包容型导师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450份在校研究生问卷,并运用SPSS和MPLU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包容型导师风格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并且研究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会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深度学习正向调节包容型导师风格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生深度学习程度越高,包容型导师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越大;(3)深度学习正向调节包容型导师风格、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间接关系。根据研究结论,建议研究生要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注重深度学习,而导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包容型指导风格。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仍是当前高等教育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试图探究认识论信念、教师创新支持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同时考察创造动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认识论信念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创造动机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创造力。教师创新支持通过创造动机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创造力。从培养大学生认识论信念、激发大学生创造动机、增强大学生创新自我感和鼓励教师积极正向的支持行为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认知对自身职业认同的影响,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55名医务工作人员,采用医患关系量表(PDRQ-10)测量被试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测量其对自身整体性的评价,职业认同量表测量其对医务工作的认同感。结果 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核心自我评价在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认知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是唯一的中介变量,中介作用大小为-0.22 (95%,LLCI=-0.3263,ULCI=-0.1220)。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在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认知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是唯一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可以检验校长的社会技能与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来自重庆41个区县275名中小学校长的调查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优势分析发现:校长的社会技能与自我效能感都是校长工作绩效的显著正向预测变量;自我效能感是在校长社会技能与其工作绩效关系之间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校长的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