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自然灾害学是对古代时期自然灾害状况、演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建设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天象、地象、气象、水象、海洋象、生物象、人体象等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观察记录,为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49年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其持续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使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学研究水平在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目标及其方针、途径,主导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刘飞 《历史学习》2006,(12):4-7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多种史学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引进和发展,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了很大改变。这些现象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也有反映。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有很大不同。通过比较人教版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针对"洋务运动"评价问题的变化历程,分析演变特点,总结变化原因,为历史实践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战略,一是建国初期(1949-1950年末)的"一边倒"战略;二是20世纪60年代的"两条线"战略;三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战略.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后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德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国陈述的特点和变化进行概述,聚焦于当代历史背景下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陈述。本研究选取了近50年的教材(文理中学或初中,每10年5本,9年级和10年级)。除了定量研究外,还强调了教科书中关于中国陈述的代表性特征,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缺失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探讨呼唤女性回归历史教科书的时代因素和基本途径,以期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国历史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的视域下,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不是简单的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判断标准的两大阵营对垒的雅尔塔两极格局,而是以是否维护世界和平,是否尊重平等与独立等国际关系法理基础,以及国家的独立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为依据的"两极"至"三极"的世界格局。通过敏锐捕捉世界格局的微妙转换,毛泽东积极、及时地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作出调整,从而使中国在险象环生的国际背景下能够始终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苑 《教育学报》2005,1(1):90-95
晚清时期修身教科书在民国以后向公民教科书的转换,是展现中国国民教育近代化历程的生动模本。修身教科书在内容上包含了以孝为首的纲常伦理观念、个人修养教育和国家社会观念的灌输,开启了近代国民教育的第一步。到20世纪20年代末“公民”教育代之而起。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化的影响,公民教育更多地表现出了政党色彩和历史局限性。即使如此,它对国民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近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工厂"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逐步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及有可能继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之后,  相似文献   

12.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 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一扫国内外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时间里,国内(本文主要指大陆地区)学术界关于基督教的研究和介绍主要出现在大学历史系和哲学系的相关教学过程中,而且大都以介绍性叙述为主,专业化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除了个别的学者在大学里开设过有关基督教的课程之外,①几乎没有专业性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在这一时期,鉴于中国百年来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经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某些论点的片面理解,往往将基督教视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绝大多数涉及到基督教内容的教学或者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1991、1996、2003、2005年四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体现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由高一年级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高二年级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三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发展到高一年级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二年级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高三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再发展到高一年级学习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外经济制度史,高二年级学习中外文化史。加上选修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探索历史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基于对世界历史的分析和判断,不断调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先后两次引导中国从世界体系撤离。第一次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中国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脱离出来,加入到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第二次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以中苏论战为开端,中国又逐渐脱离世界社会主义阵营。19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国际战略,打开封闭的国门,中国逐渐重返世界舞台。上述两次对外战略调整都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进而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第一、二册)与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二、三、四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因为编写此套教科书所依据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本)》在2000年做了一些修订和调整,与之相适应,这套教科书也做了相应的修改。修订后的人教版全套初中历史教材(共6本),在2001年已经全部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要使用这套修订后的初中历史教材,其中,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中国历史》的第一册;2002年秋季开始使用《中国历史》第三册和《世界历史》第一册。2003年春季开始使用《世界历史》第二册、也就是这套教材的最后一本,下面对这册教材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与旧版教科书相比,增加了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等内容。基于课标要求和教科书内容分析,我首先确立了具体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史实并正确分析其原因;通过了解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12月5日在该校举行,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毛泽东与20世纪的中国、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与北京大学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在20世纪举足轻重的世界伟人。他的革命与建设的思想、理论与实践,不仅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他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19.
周婷 《文教资料》2011,(16):96-9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教科书竞争之详细历史过程,论述了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读史,20世纪70年代庄严号召:"要学点历史".这一号召至今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读史对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读史是为了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导当前的斗争,决不是颂古非今.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当前,台湾当局为了分裂祖国,大搞教育台独.提出所谓"本国非中国"的谬论后,台湾"教育部"立即将中国历史从历史教科书中分离出去,列入外国史范畴,企图将"台湾史"和"中国史"一刀两断,用心极其险恶.日本少数右翼分子一再修改其历史教科书,隐瞒侵华罪行,也在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了当前现实斗争,必须认真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