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龙县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紧扣时代脉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998年以来,先后试点并推行了优化组合、“三制一管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和“四定”方案(定编、定岗、定员、定薪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2年全县“两基”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和教育部的认定,2003年和2004年全县“两基”和“普实”工作均通过了省政府的年审。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今年秋季学期安龙县又迈出新的重要一步,在全县中小学实行教师交流和服务期制度,进一步打通了富余人员的分流渠道,架起了师资流动的“立交桥”。 一 1998年,安龙县优化组合、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是建水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时期,也是建水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平凡的5年。5年来,全县教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基本实现了由“教育大县”向“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教改实验的基本过程青浦县数学改革实验已进行14年,教改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其基本过程为“调查、筛选、实验、传播发展”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1977.10-1980.3) 在“十年浩劫”中,青浦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但教育现状究竟处于哪一个临界点,这是我们首先要调查的。 1977年10月下旬,全县中学最高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统测,共有4373名学生参加。  相似文献   

4.
从“三制”改革带来了教育的大变化———对桃源县教育局进行“三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郑树清陈咏1991年起,桃源县就开始进行“三制”改革的探索,教育局先后在漆河镇中心小学、马鬃岭乡中学、热市镇联校等几个学校进行试点工作。去年下学期,局里根据省、市有关“三制”改革精神,结合部分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先后出台了《桃源县中小学校“三制”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案补充意见》,全面推进并不断完善了“三制”改革,使“三制”改革基本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全县有8215名教职员工参加应聘,应聘上岗人员为7831人,…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2008,(7):40-40
平罗县始终把“两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两基”工作。1995年全县高标准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1998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2001年全县“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复查验收,2001年平罗县教育局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通过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推进“两基”实施素质教育评估验收。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08,(6):24-2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两基”为先。贺兰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全力实现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征程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1995年全县高标准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1997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县“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复查验收,2003年,通过银川市人民政府推进“两基”  相似文献   

7.
平阳小学“项目学评”从2008年在一所小学开始实践,到2012年在全县部分小学试点,到2014年作为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在全县所有小学铺开,到2017年平阳县成为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县,在全县所有小学持续推进,2018年,我们研制推出“报告单”并开发“网络平台”,至今已经走过12个年头遥12年来,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稳步开展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8.
射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从1982年发展到1995年,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分布格局,全县有具有“农”字特色的、办学经验丰富的国家级重点职中——县职业高级中学;有具有“工”字特色的、引导二、三产业发展的《国标》省级重点职中——县职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2008,(13):38-39
1979年以来,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大胆改革现行学校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校长选任责任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责任制(简称“三制”),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改革农村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使钟庄乡的教育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全乡教育质量从过去的全县下游水平而跃居全县上游,1984-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教育先进单位,1986年“三制”改革获江苏省普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1987年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基础教育先进乡”。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4,(5):37-37
本刊讯(通讯员 陈雪梅)新学期开始,巧家县确定教育人事制度“两条主线”“四项改革”改革目标,全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强化评估再上新台阶武清县教育局武清县是全国扫盲先进县。1990年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获市发牌匾;1992年基本实现“普九”,同年被天津市确定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1993年全县34所乡镇成校基本达到天津市颁布的一类校标准,基本完成了实施燎原计划...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民勤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下,连续多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全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顺利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全县中小学“四率”一直保持稳定水平。2002年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98%、99.96%;初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底,针对全县教育基础设施薄弱、队伍素质不高、总体办学效益偏低.特别是教育质量小学不实、初中不稳、高考成绩增幅不大的问题.古浪县提出了“发展抓项目.改革促质量”的总体工作构想,将2004年确定为全县“教育质量促进年”,并开展了系列抓管理、促质量的活动.其主要举措是: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入手,于1984年4月开始,在全县对中小学实行“县、乡两级管理,县、乡、村三级办学”的试验。一年来的试验证明,这项改革基本符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干部、群众、教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泸溪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库”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996年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8年全县示范性职业中学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2000年全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被评为省“普九”工作先进县,今年2月荣获“湖南省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目前,我县实行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体系。素质教育取得明显进展,农村…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等有效手段,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7.
“春催桃李花果香,一树樱桃带雨红”。素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正宁教育,沐浴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阳光雨露,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丰硕成果。1985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1996年实现“两基”达标,1999年普及实验教学;2004年被确定为庆阳市唯一的全国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县,同年被列为全省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县。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0所,专任教师2474名,在校学生55393名,占全县总人口的25.1%。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从告别窑洞小学、实现“一无两有”到“义教工程”、“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全县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1995年以来,全县…  相似文献   

18.
寿阳县是一个拥有22万人口的山区县。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县中小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围绕教育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把握“一个理念”,促进“两个转变”,落实“三个维度”,实现“四个突破”,抓好“五个有效”,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城域网工程实施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大胆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创了全县教研教改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粉碎“四人帮”以来,随着我县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在全县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已得到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流动率控制在1%以内。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正在积极进行,全县已创办了17所农业中学。在青少年中,文盲已基本扫除。此外全县有360多个大队办起了幼儿班,5至6岁入学的幼儿达1万零30人。教育战线出现了这种大好形势,条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县委一班人关心和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20.
桐梓县“两基”工作自2003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基本合格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围绕“龙头引领、骨架构建,血肉支撑、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以加快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事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