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乳酸菌知识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梅 《生物学教学》2008,33(10):63-64
什么是乳酸菌?乳酸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称,它是指可以利用发酵性糖类(如葡萄糖、乳糖等),并使之转变成乳酸的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乳酸菌一般不会运动,在自然界中种类很多,分布极广。有些种类生活在动物的肠、胃、口腔之中或皮肤表面,乳、乳制品、肉类制品中也有乳酸菌存在;有的生存在水果、蔬菜、谷物及植物制品上。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一:“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代谢产生乳酸”。人体处在剧烈运动状态,会欠氧债这是客观存在的。但仍以有氧呼吸为主,其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乳酸。误区之二:“生殖细胞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减数分裂。”·有些种类,例如进行泡子生殖的根霉,抱子不经过减数分裂即可产生,产生的泡子也不经两两结合,由单个抱子就能形成新个体。误区之三:“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中,胚柄无明确的功能,它属于胚的一个结构。”研究表明,胚柄有将胚推进胚乳中的作用,胚柄还能合成生长素,还有从周围吸收营养物质供胚发育的功…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或乳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细菌便可称之为乳酸菌,乳酸菌主要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益生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进行调节,从而保持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并且乳酸菌能够有效地提高食物消化率以及生物价,从而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的产生,最终能够显著地抑制人体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及产生。然后在基础上为人体制造一定的营养物质,并刺激组织的发育,从而对人类机体的药物效应、营养、细胞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除了食用菌的构造物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外 ,食用菌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 ,在其生长后期或在不正常的代谢条件下 ,还会合成和积累一些次生物质。如抗生素、麦角甾醇、维生素、甾体、多糖体、橡胶类等。其中有些可以用作制药工业、食品工业或发酵工业的原料 ,或制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鲜味剂等物质。1 抗生素过去 ,抗生素的生产主要是放线菌类。现知很多食用菌都能产生抗生素 ,供开发利用的前途广阔。已知食用菌产生的抗生素有 60多种 ,它们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噬菌体和丝状真菌等。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中学学习生物课时,知道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这是对高等生物而言。但是.对于微生物来说就不完全正确了。有的细菌不需要阳光,在深海里它们生活得很好:还有些微生物,它们不但不需要空气,甚至空气中的氧气还能毒杀它们。我们称这些怕氧气的微生物为厌氧微生物。相对于厌氧微生物.大多数需要氧气的微生物,就称为好氧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的分离及乳酸发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从新鲜酸乳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得到了纯种的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将分离得到的纯种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及两种菌的等量混和液进行乳酸发酵,在对乳酸成品进行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得到了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量混合发酵且所得酸乳饮料效果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乳酸链球茵(1actococcuslactis)为究对象,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PB试验设计,对影响Nisin代谢产量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中的14个因素进行降维处理,以抑茵圈直径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优选出与Nisin代谢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发酵温度、KCl的添加量及葡萄糖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以怀山药为主要原料,以优质新鲜酸奶为发酵剂对怀山药进行乳酸菌发酵,从而探讨出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加工工艺.实验表明:工艺过程中选择0.1%NaHSO3+1.0?Cl2+0.2%柠檬酸+1.0NaCl(pH≈3.00)护色1~2h 左右,接个乳酸菌菌种,盐水浓度为6%~8%,另加入调配好的菜卤(pH=5.51),出坛时pH=3.51.  相似文献   

9.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95提到:"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产生酒精的叫做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叫做乳酸发酵。"同时教材P.95的"资料分析"介绍了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酒、食醋和味精。微生物的发酵包括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发酵的概念,但多次多处使用"发酵"一词,制作果酒有厌氧发酵,果醋为需氧发酵。河  相似文献   

10.
用两步法将玉米棒芯生产木糖后剩下的废物木糖渣生物转化为乳酸,先用纤维素酶水解木糖渣生成葡萄糖;然后用乳酸菌发酵葡萄糖产乳酸。纤维素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pH=4.8,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8h,此时葡萄糖含量可达41.76g·L-1。混合菌比例5:1,温度40℃左右,时间32h为乳酸菌发酵产乳酸的最佳条件,温度42C时发酵液中乳酸含量可达2.12g·L^-1。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菌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乳酸菌的种类、应用于肉类发酵的乳酸菌的品种、特点、作用及影响其发酵的因素作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初中生辅导》2012,(11):35-37
奶酪是方便携带的固体牛奶,也是种类繁多的美味零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奶酪也叫干酪,是发酵的乳制品,在原乳(一般是牛乳或羊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或凝乳酶,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并加盐经过压榨、排除乳清后,就得到了这种美味食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凉州熏醋传统酿造大曲中细菌区系,对大曲中的细菌总数、醋酸菌、乳酸菌及耐热菌进行计数、分离纯化和鉴定,通过显微镜镜检、革兰氏染色、接触酶反应、需氧型、产酸产气、发酵性等特性测定,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具体菌属鉴定.结果表明,大曲表面与大曲中心细菌区系差异明显;大曲中共分离到5株醋酸菌、8株乳酸菌和4株耐热菌;醋酸菌分属为醋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乳酸菌分属为糖球菌属、链球菌属、魏斯氏菌属、乳球菌属和索丝菌属;耐热菌分属为微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4.
陈建新 《生物学教学》2010,35(10):64-65
1常见的发酵食品 根据所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常见的微生物发酵食品有以下几类:①单用细菌进行发酵的食品:如酸牛奶、味精等。②单用酵母菌进行发酵的食品:如啤酒、葡萄酒及其他果酒、威士忌、白兰地、面包等。  相似文献   

15.
樊正林 《化学教学》2002,(8):45-45,41
乳酸的生产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淀粉、牛乳等为原料 ,用乳酸菌发酵而制取。本文的生产方法是利用淀粉厂的废酸液制取。具体的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1 实验原理淀粉厂用以沉淀分离淀粉的酸浆液 ,是用淀粉质原料经戴氏乳酸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C6H12 O6葡萄糖乳酸菌 2CH3 CHOHCOOH乳酸淀粉生产中 ,将制取的乳酸液加入淀粉乳中沉淀淀粉时 ,乳酸溶液被稀释 ,酸度降低。然而 ,在沉淀过程中 ,乳酸继续因发酵而生成 ,酸度逐渐升高 ,随之淀粉被沉淀。当本批淀粉沉淀完毕 ,少量酸液被用于下一批淀粉沉淀之用 ,而大量的乳酸液被排…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生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 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乳酸、已酸的生成量. 发现在发酵初期控制 较低温度, 可以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群, 抑制乳酸生成. 在发酵中后期控制较低温度, 可以使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出现两个峰值, 促进已酸的生成. 初步 解析了发酵温度对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影响, 以及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消长与乳酸、已酸的生成量的关系. 表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 酵温度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乳酸生成量, 提高已酸生成量.  相似文献   

17.
1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概念与分布正常人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除了母体中的胎儿外,世界上没有无菌的人。胎儿一旦出生,离开母体几个小时,皮肤、粘膜、呼吸道就会有微生物存在。据瑞典研究者Gustafsson报道,健康的人体内与外界隔绝的组织、血液中是不含细菌的;正常成年人的菌群分布,主要是在体表以及和外界相通的体腔中,如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等处,总重量可达1.3千克,种类有上百种。由于它们经常存在于人体(其中有些菌种在与人长期的共同进化中适应下来),一般情况下,非但不侵害人体,而且为人体正常…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课时的教材分析、教法选择、目标、教具等略。这学期我们来学习这册生物(示教科书)。同学们想想,谁能记得上学期学过的有关生物类群知识。我们学过哪些类群?(生:……;教师评价。副板书。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尤其是植物这一类群,种类很多。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生:……;教师评价。副板书:30多万种)。除上述己学过的生物类群,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再次示教科书):动物(副板书:动物)。大家看书的封面,爬在树权上的动物叫什么?(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优化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等4种混菌混合发酵玉米豆粕型饲料的最佳发酵菌种比例组合.方法:以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定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9组不同的菌种比例组合,总接种量按4%,发酵初始水分设定为36%,30℃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分别发酵48、72、96 h后测定样品pH值、乳酸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优化其最佳发酵组合.结果: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样品pH值最低,发酵速度最快;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比例为3:3:2:1时,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菌种比例组合(P<0.05);发酵时间为72 h时,干物质回收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物质损失在4.60%.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发酵是指在产能代谢过程中,电子(氢)供体和电子(氢)的最终受体都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通常所说的发酵指生物或离体的酶,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酒精)以及二氧化碳等的作用。生物利用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所利用。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化学工业产品。发酵是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发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