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茶多酚等复合添加剂对中式腊肠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猪肉为原料,对食用大豆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茶多酚、异抗坏血酸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中式腊肠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食用大豆蛋白添加量为3%,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2.0%,茶多酚添加量为0.06%,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为0.05%时,中式腊肠的色泽和质构特性达到最优。结论:为生产品质优良的中式腊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面包粉、白砂糖、酵母为原料,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海藻酸钠三种乳化剂复配研究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三种乳化剂的基本添加量,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种乳化剂的最优复配方案.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最大,大豆磷脂其次,单硬脂酸甘油酯最弱;添加质量分数为0.4%的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分数为0.5%的大豆磷脂、质量分数为0.1%的海藻酸钠,制作出的面包感官品质最好,面包表皮色泽鲜亮,质地柔软,形态完整,口感香甜细腻,保存时间长,不易老化.  相似文献   

3.
以鲤鱼为原料,食盐、味精、料酒、生抽、白砂糖等为辅料,制作了一种鱼肉松.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对食盐添加量、味精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生抽添加量4个关键调味参数,初炒温度、初炒时间、打松时间和复炒时间4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鲤鱼肉松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鲤鱼肉松最优的加工工艺条件为: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味精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白砂糖添加量质量分数为6%,生抽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初炒温度120℃,初炒时间5 min,打松时间12 s,复炒时间1.5 min,感官评分值达91.25分.在此条件下,鲤鱼肉松的含水分量为19.59 g/100g,含脂肪量为8.73 g/100g,含蛋白质量为47.41 g/100g,含总糖量为9.45 g/100g.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鸡肉糜凝胶品质,提高花椒籽仁附加值,研究了花椒籽仁对鸡肉糜凝胶持水性、蒸煮得率、质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花椒籽仁添加量的增加,凝胶的L*值逐渐下降,a*值、b*值逐渐上升;持水性、蒸煮得率、质构特性均在花椒籽仁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最高,而持水性和质构特性在花椒籽仁添加质量分数为5%~7%时,差异不显著(P0.05);G'值随花椒籽仁添加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而言,当花椒籽仁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制备的鸡肉凝胶致密均匀、光滑细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从菜西瓜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山西省临汾市菜西瓜为材料,采用酸法进行了提取果胶的试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45min的前提下,从瓜瓤中提取果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原料重量的4倍,85℃下,添加原料重量0.3%的多聚磷酸钠,果胶得率可达2.03%;从外果皮中提取果胶,加水量为原料重量的4倍,75℃下,添加原料重量0.7%的多聚磷酸钠,果胶得率可达2.98%。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玉米膳食纤维质量分数、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对肉丸品质和出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丸配比中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为12%、玉米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5%~6%时,肉丸感官品质较好,出品率最高可达182.68%.  相似文献   

7.
菠萝蜜籽是加工食用菠萝蜜后的副产物.为开发利用菠萝蜜籽的新途径,用菠萝蜜籽粉代替部分面包专用粉制作面包,探究菠萝蜜籽粉、水、糖粉、食盐添加量对面包的感官品质及比容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菠萝蜜籽粉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面包粉149 g,菠萝蜜籽粉6 g,水添加量为面包粉和菠萝蜜籽粉总量的50%,糖粉添加量为22%,植物油16%,鸡蛋10%,奶粉10%,酵母1.1%,食盐0.8%,改良剂0.6%;焙烤时的上火温度185℃,下火温度160℃,时间15 min.按此工艺配方制备的菠萝蜜籽粉面包,其感官品质较好,且优于普通面包.  相似文献   

8.
以山药和鹅肉为主要原料,猪脂肪、淀粉、香辛料等为辅料,研究了山药鹅肉火腿工艺的配方.以感官评价为考核指标,在脂肪与鹅肉质量比,淀粉、水和山药的添加量等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药鹅肉火腿的最优配方为:m(脂肪)∶m(鹅肉)=3∶7,山药质量分数为12%,淀粉质量分数为7%,水质量分数为16%.在上述条件下,制作的火腿产品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段飞 《华章》2012,(24)
以芒果、白砂糖为原料,研究加工工艺参数对芒果果冻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汁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12%,混合胶(琼脂:卡拉胶为3:7)添加量为0.7%,柠檬酸添加量为0.2%为最佳加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以微孔红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制备硬脂酸微孔红薯淀粉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硬脂酸微孔红薯淀粉酯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硬脂酸添加量2%、盐酸添加量0.07%、微波时间4.0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硬脂酸微孔红薯淀粉酯吸油率为67.38%、取代度为0.071 2。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桂花糯米藕食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出现品质败坏现象,进行了工艺参数的单因素分析和正交优化实验,通过对样品的感官评定,确定了其最佳品质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氯化钙浓度0.6%,保脆10min、柠檬酸添加量0.06%、混合糖(麦芽糖浆20%、三氯蔗糖0.008%、低聚异麦芽糖1.6%)糖煮3.5h、杀菌121℃10 min、桂花干添加量0.10%.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制作符合大众口味的杏鲍菇南瓜馒头,研究了添加杏鲍菇粉和南瓜粉对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全面粉馒头的搅拌时间、发酵时间、醒发时间和加水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馒头制作的最佳基础工艺,然后在小麦面粉中添加杏鲍菇粉和南瓜粉制作馒头,研究杏鲍菇粉和南瓜粉的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南瓜馒头制作的最佳基础工艺为:面粉95 g,杏鲍菇粉2 g,南瓜粉3 g,加水60 g、酵母粉1 g,搅拌7 min,32℃、85%RH环境下发酵50 min,室温条件下醒发15 min,然后汽蒸20 min.  相似文献   

13.
苦瓜葡萄糖酸—δ—内酯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苦瓜汁的加入量、豆浆浓度及葡萄酸-δ-内酯的加入量对豆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添加苦瓜后丙酯豆腐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瓜内酯豆腐的最佳配方为:苦瓜与豆浆的体积比为1:3,豆浆的质量分数为0.143,白色粉末状固体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添加量为豆浆质量的0.30%,该产品具有营养和食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卡拉胶、海藻酸钠、蔗糖脂肪酸酯、豆粉、复合磷酸盐、瓜尔胶、黄原胶的添加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新型紫薯饼保水剂.以持水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保水剂,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采用质构仪、快速黏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紫薯饼的质构特性、糊化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以小麦粉的质量100 g、紫薯粉10 g为基准,卡拉胶添加0.59 g,豆粉添5.20 g,海藻酸钠添加0.20 g,所得紫薯饼持水率达到37.98%,添加保水剂的紫薯饼硬度、咀嚼性、黏性降低,弹性增大,糊化程度增大,糊化过程吸热焓值减小.  相似文献   

15.
以糯米和蛹虫草为主要原料,采用酒曲发酵,研制了一种蛹虫草糯米保健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酒曲添加量、蛹虫草粉量、黄酒干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四个因素对蛹虫草糯米保健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为1.5%,蛹虫草粉占干糯米质量的7.5%,发酵温度30℃,黄酒干酵母添加量为0.08%。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蛹虫草糯米保健酒,不仅香气浓郁,鲜甜可口,风味优雅,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枸杞菜汁为营养素,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大豆为原料,研制出枸杞菜营养内酯豆腐.通过单因素试验来测定枸杞菜汁的添加量、豆浆出品率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的加入量对枸杞菜营养内酯豆腐品质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枸杞菜营养内酯豆腐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枸杞菜营养内酯豆腐的最佳配方为:枸杞菜汁与豆浆的体积比为1∶9,大豆出浆量为4kg,白色粉末状固体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添加量为豆浆质量的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无铅皮蛋制作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鸡蛋为原料,对纯碱、红茶末、食盐、浸泡温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皮蛋品质和质构的影响。结果:皮蛋制作工艺中生石灰添加量、纯碱的添加量、红茶末添加量比例分别为6∶1.6∶1,溶液中食盐的含量为4.43%,氢氧化钠的含量为4.6%,浸泡温度为20℃时,皮蛋的品质最优。结论:为生产品质优良的无铅皮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芥菜发酵过程的食盐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提高芥菜冲味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生成量,并促进芥菜中总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的溶出,旨在确定芥菜标准化加工工艺,为企业大规模生产腌制冲菜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芥菜最佳加工工艺为:在芥菜丝(以100 g为基准)中添加食盐6 g,腌制20 min后脱水75%,加入白醋6 g、白糖1 g、白酒2 g、10 mg/m L的Vc溶液4 m L,于46℃发酵3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芥菜冲味足,综合品质好,其总酸含量为1.089 1 g/kg,AITC质量分数为1.546 1%.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枣和牛奶资源开发一种新型饮品,确定了原料的最佳配比以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产品状态,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为评价标准,考察红枣汁与酸奶配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和黄原胶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红枣汁与酸奶配比对饮料的感官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白砂糖和柠檬酸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影响最小;当红枣汁与酸奶配比为15∶10、白砂糖添加量为7%、柠檬酸添加量为0.11%、黄原胶添加量为0.18%时饮料的品质最优.该工艺制作得到的红枣酸奶饮料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可口,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芡实醋饮料调配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以芡实醋和滁菊提取液为主要原料,以模糊综合评价分数和透光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芡实醋饮料的最佳配方是芡实醋添加量10%、滁菊提取液添加量30%、复合甜味剂添加量9 g/100 mL和甜味剂赤藓糖醇与白砂糖比例2∶3.芡实醋饮料最佳澄清方案是壳聚糖添加量0.5%、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60 min.经调配和澄清的芡实醋饮料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