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八妇女节”要到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封信: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学生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嚷了起来:“老师,我没什么可写的,我不写了行吗?”听了学生的话我的心一颤,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母亲已经养了他们12年,倾注了她们全部的爱,在妈妈的节日里,他们却没什么好说的、好写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羽衣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当被问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是谁时,他们往往这样回答:“我的母亲。”你的回答呢?如果让你写自己的母亲,你又会从什么角度写呢?此次选取三篇文章,让同学们抒发一下对母亲的感情。末篇从戏曲落笔,写的其实也是母亲这样的人,大家可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3.
曾有人这样问我:“你当语文老师最怕的是什么?”说句心里话,每当让学生写作文时,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又写作文……怎么写呀!写什么呀……”这成了我的一个心病。我相信童言无忌,但同时又经常被它深深地刺伤。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位有求知进取心的教师,可是,从教多年来,却找不到改进这种局面的正确而科学的办法。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师“教”不得法,致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在寻寻觅觅……最终,我还是拿起了《作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部编著)一书,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才发现,原来“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也许因为我在当学生时也有过视作文为“畏途”经历的缘故,在做了老师以后,便更加理解也更加同情我的学生作文时“自眉担耳咬笔杆,下课急胡作文选”的无奈与为难。和我一样,他们也为“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难题所苦。怎样消除农村的小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一、消除们见,格把素材很多农村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一种动物,宁肯搜肠刮肚写那些少见的珍奇动物,也不习惯于描写那些身边的家禽家畜;写“我的妈妈”,总觉得自己当农民的妈妈远不如人家当教师、当医生以至当清洁工…  相似文献   

5.
王俊卫 《教育文汇》2004,(11):38-38
有人问我:“你当语文教师最怕的是什么?”说句心里话.我最怕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听到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老话:“又写作文……怎么写呀!写什么呀?”  相似文献   

6.
心声     
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我都要问一句:“你们准备以后选择什么职业?”回答五花八门,有选择从医的,有选择从戎的,有选择经商的,也有选择从艺的,唯独没有人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这让我颇感沮丧。我心有不甘,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教师太累了,收入也不高。”可见这帮后生小小年纪就活成了人精,  相似文献   

7.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写论文对某些教师而言可能是难念的“经”之一;而当编辑最难念的“经”是什么?我个人以为,那就是每每教师朋友要问我的:最近写什么题材比较容易被采用,什么样的稿子是好稿子,什么样的文章是不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今天写什么?     
按照惯例,星期三的下午是作文课。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呢?几乎每次备作文时我都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知道,好的作文素材不仅能燃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能唤起他们真切的体验,使他们写作时“有米下锅”,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写什么呢?我眼前一亮:干脆今天倒打一耙,让学生们猜猜今天的作文课写什么,给他们尝尝猜作文的滋味!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同学们,每次上作文课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这还用问,自然是老师您让我们写什么了!”班长吉小晶脱口而出。“就是,写什么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下面不少同学也在附和,看来今天的开局不错。…  相似文献   

9.
“餐厅里的山珍海味我不稀罕老师希望你们能自己做菜,只要是你们亲手做的,我就一定爱吃……”这是一堂作文教学观摩课结束时,授课教师为反对学生抄袭作文,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做的小结。细细回味这位教师说的话,“自己做菜”不就是要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想法吗?可是,学生又何尝不想自己“做菜”呢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存在着以下误区:其一,“做菜标准”定得过高。闲暇之余,和孩子们聊天,他们低着头,小声说:“我真不知道写什么……”难道学生真的不知道自己写什么吗?不,是我们教师的思想在作怪:平日里,…  相似文献   

10.
王栋生 《师道》2004,(3):18-20
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有一次我问学生:“当你们出门时,父母对你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们笑了,不说,我请他们说,大家都不好意思,异口同声地说是“外面坏人多”。是的,如今每逢孩子出门,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第二个问题:“小时候大人用什么吓唬你?”答曰:“老拐子”。——也难怪,社会有些邪恶现象是我们当年想不到的,尤其是在一家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谁都怕孩子遭遇不测。我向许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了解过,他们指着满街目中无人的汽车、摩托车和乱闯乱撞的自行车,无奈地说,他们宁可让孩子晚几年自立也不愿意孩子面临危险。当传媒批评中国孩子生存能力差,中国的家长溺爱子女时,可能应当先呼吁尽早健全社会法治意识,呼唤人们有爱的意识。但是现在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意识中有没有很强的“防”的意识?“外面”的坏人多吗?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12.
情书     
顾工 《现代语文》2004,(11):5-5
当母亲的偷看一封女儿尚未寄出的情书时,是种什么滋味?喜呢?悲呢?忿懑呢?还是感伤?——杜雅一早起来.就把女儿芳芳关起房门写了一夜的信,悄悄藏进自己的衣兜..芳芳背起书包要去学校时,乱拉抽屉,乱翻纸篓,四处寻找,大声嚷嚷:“妈妈,您看到我写的一封信了吗?一封赶写的信!”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14.
写作诱因:学校举行了一次“小公民道德建设”征文比赛。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时,感到非常茫然,脑海一片空白。写什么好呢?我感到无从下手。我想:写“小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让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把我们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样的“大道理”可怎么写呀?不过,围绕着“如何做人”这个主题,想来想去,倒是有不少生活细节涌现在脑海中……材料闪现:平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都是一点一  相似文献   

15.
老师们在备作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合适的写作素材而犯愁。我在学校时,什么时候最吃香?备作文课时最吃香。这时,老师们不请自来——请教我写什么,怎么写。有一次写“踏青”,可是杨老师的班里有两个学生没参加,他们写什么呢?我眉头一皱说:“我给他们二人出个题:《那天,家里只有我自己》。”结果这两个人写得还真好!  相似文献   

16.
到学校调研,有些教师关于教学反思所谈的话题令我始料不及,他们说:“教学反思是不是一定要课课思?”“有时候课上完了什么感觉也没有,思什么?写什么?”“写教学反思究竟以多少字为宜?我们学校规定必须要在两百字以上,愁呀!”“教学反思到底应该写在哪里?是写在教案上.还是要专设笔记?我们学校要求既写在教案上义抄在教学反思录上,一月还要选交一篇到学校,忙呀!”  相似文献   

17.
常听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嘴巴说说蛮厉害,有时候还说不过他们,可等到写作文怎么就不行了?现在的好作文越来越少了。”之所以出现“好作文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评学生的作文时并不是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而是自己先设定一个“标准”。最近,我们就遇到一件事:有位学生按教师要求写“发生在傍晚生动的事”时,以他们放学后“丢沙包”的事为内容,但教师不满意,当学生问及应写什么好时,教师的回答是要写在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人们活动的情景,最好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有意义的,我想大家都明白)。这虽然是一个例子,但我们认为带有普遍性。在这种“标准”下,难有好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8.
当一节语文课的下课铃敲响时,许多教师总爱这样叩问自己:我的这节语文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上得成功吗?有哪些环节处理得很好,还有哪些环节没有把握好?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什么,我  相似文献   

19.
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结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作文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作文中结尾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放风筝》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多同学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回家。”结尾与内容不太相符,不自然,不贴切。于是我就启发他们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采用结尾的方法:一个同学的风筝又漂亮,又飞得最高,得了第一名。我问他:“你回家时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自豪,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说:“你就把你的感受作为结尾。”有一个同学的风筝得了第二名,我问:“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我盼着下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早点到来,我要准备一只精致的风筝赛过那个第一名。”我点头说:“好,你就把你的这个想法作结尾吧!”  相似文献   

20.
过把导游瘾     
学完了《桂林山水》一课,我让学生以“小小导游员”的身份写一写导游词或广告词,同学们写得有声有色,演得亦惟妙惟肖。可我总觉得像少了些什么,毕竟是演练,要是孩子们真的能当一次导游,那该多好啊!“十一”放长假,孩子们一定会在爸妈的带领下赴家乡的风景区———浮来山观光一番。我决定趁机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一番当导游的滋味。当我把这个设想告诉同学们时,尽管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激动得还是跳起来!“想不想让自己令大家刮目相看?”“想!”同学们异口同声。下面是出发前我们师生近十天的课外准备工作:1.选定景点:结合浮来山近年新开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