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8)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领域。作为工业发展的一个领域,工业大数据是在工业领域智能化进程中产生的。智能化制造过程中,大量的数据被分析,实现了多源分散,从而实现了多格式工业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并最终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产品和服务,因此,科学技术对于制造业的价值更高。产业大数据与大数据有些不同。第一,工业大数据是工业领域的智能数据。其来源虽小,但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工业大数据的服务对象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但大数据的服务对象是广泛的。就研究方法而言,行业大数据是通过数据流实现的,而行业大数据主要集中于统计分析,因此行业大数据的分析效果相对较高。通过分析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础,而人工智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应用为主题的"双清论坛"讨论内容,阐述了我国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以及解决途径,从智能感知、智能建模、智能控制、智能优化决策和智能安环五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流程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体系的核心内容,并给出了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3.
智能制造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将制造业推向的顶峰,本文阐述了智能制造的背景下的工业物联网、研究了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最后对工业物联网的研究方向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智能制造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制造中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其中,促使人们实现智能化的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为了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逐渐兴起工业中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制造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同时促进智能制造的大发展。文章主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征以及工业的智能制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智能制造业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工业大数据是实现“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要素。本文研究工业大数据环境下我国制造企业如何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变革管理问题,为推动工业大数据在我国制造业成功落地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本文探讨了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可能在我国制造企业引起的技术、个人与组织变革;同时挖掘了可能影响这一系列变革的阻碍因素。为了解决工业大数据实施过程中的变革阻力,本文提出了四类变革干预措施并构建了制造企业变革管理模型。相关成果可为制造企业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组织了数百位院士和专家开展研究,形成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是《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基本范式与"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工业2050”“工业4.0战略计划”等一系列战略,对国际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把“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先进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中,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利润和服务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开拓制造业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科技革命对产业变革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当前各国普遍存在政策焦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足,对新科技革命的认知还存在误区。通过政策分析和文献综述,提出要正确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本质,尤其要把促进新通用目的技术的扩散作为驱动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对于正在发生的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能在核心技术尤其通用目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就能赢得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重塑制造业的发展要素、生产体系、商业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然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存在不少问题与障碍,融合实践进展缓慢。需要找准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发展范式和战略路径,积极推动两者融合发展。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多种不同的竞争性范式中,智能制造范式最具有包容性,工业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支撑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实体经济或者制造业为实施载体,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为核心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业发生深度融合,彻底改变制造产品、过程、装备、模式、业态等,促使制造业发展步入智能化阶段。智能制造范式代表了未来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是推动新科技变革的通用目的技术,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载体之一,融合的关键在于将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所有发展阶段、全生命周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联发展、同步发展。制造业企业、技术提供商和互联网企业是参与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角色,从分工来看,对于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对于集成方案供应商,主动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企业,帮助制造企业实施云平台布局。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强烈愿望,我国要不断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用目的属性,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模式,并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尽早形成主导应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需要保持高度战略定力,明确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目标、方针和路径;通过推广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及其融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补齐行业短板,打造工业互联网体系;探索数据信息规范监管,规范网络平台治理问题,以及强化人文学科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基础环境、技术支撑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建立工业大数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选取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年来,工业大数据和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总体呈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工业大数据分指数中,工业应用指数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大数据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工业大数据影响更大,可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建设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装备。而数控技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其应用程序标志着我国现代智能制造业的水平,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智能制造的基本特征及智能制造中应用数控技术的优势,并重点分析数控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要点以及数控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毅  罗穆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1):1316-13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工业大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长期以来对美国重视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认知相反,自2010年至今,美国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3届政府都将振兴美国制造业、激发美国制造业创新活力作为保障美国经济领先地位的核心战略,并通过《2014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等一系列政策完善了美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为美国智能制造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意见。文章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智能制造政策的演化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与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两大典型实践,总结了美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基于美国的政策及相应实践,结合我国国情与产业基础,文章梳理总结了美国智能制造政策对推进我国政策改进的6点启示:(1)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2)培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扶植中小企业发展;(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性技术的发现与商业化进程;(4)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与融合;(5)改革考核评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6)完善教育与培训体系,强化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5)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也发展的基础,也是制造也工业变革的基础。智能制造是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绿色、高效生产功能的制造过程。它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充分应用智能技术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将全面改善产生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绿色生产的目的。本文就来探讨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高效应用。旨在为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而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是其发展的起点,云制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正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中试用。根据动态能力研究框架提出了云制造对制造业集团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模型,通过跨案例分析云制造模式应用效果,验证模型并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业设备和生产的网络,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转型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内容.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制造的关键使能技术,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竞相角逐的前沿科技.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率先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此后工业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目前,工业互联网以德国"工业4.0平台"、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为典型代表,同时工业互联网作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与重视,"十三五"规划、"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都明确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家全面部署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程,并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列入制造业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赵程程  杨萌 《现代情报》2015,35(11):101
发展智能制造业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SCI中1995-2015年发表的2894篇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通过高频主题词分析,确定智能制造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检测词频变动趋势显著的主题词,确定智能制造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借助Citespace Ⅲ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出智能制造研究演化路径与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归纳总结其特点,明确了智能制造的研究前沿与发展方向,为我国政府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做出战略性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声音     
随着互联网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的发展,人类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海量数据,例如,社交媒体每天要产生12T B的数据;在制造业,波音737的引擎每飞行30分钟就会产生10TB的数据。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将工业大数据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目前中国工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将大数据融合到经营管理与生产运营活动中,来促进制造企业向服务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工业大数据的价值非常重大,可以说大数据将在工业各个方面创造价值,像产品的创新、工业物联网、工业供应链的分析优化等等。当前,大数据正从零售、金融、电信、物流、医疗、交通等领域加速向工业拓展。百度的工业大数据监测平台已应用到汽车、日化等行业,三一重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智能工程机械物联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结合了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综合优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的进展情况,使用Cite Space对2006—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从我国智能制造的研究作者与机构、研究进展及前沿热点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15—2018年为热点研究时期,智能制造研究由传统制造业的工程技术、机械工业、行业和经济等领域向制造业的智能化、技术、企业管理与职业教育领域细化.未来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将集中于专业化、服务化和绿色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制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制造业。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正面临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及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向挤压”。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文章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内生变量,选取2002--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深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大。一方面制造业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技术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传统制造技术的生产效率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绿色经济发展大目标下研发绿色制造技术并加以应用,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绿色制造发展现状、问题及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